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乙炔充装站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目录乙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 1乙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 3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丙酮泵加压法) 3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氮气加压法) 4乙炔瓶置换操作规程 5乙炔瓶充装操作规程 5 乙炔压缩机操作规程 7乙炔发生器操作规程 9乙炔净化操作规程(酸碱法) 11乙炔瓶充装前、后检查操作规程1充装前的检查气瓶充装前应逐只检查,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严禁充装:1.1.1非自有产权或档案不在本单位的;1.1.2不具有“气瓶制造许可证”的单位生产的;1.1.3进口气瓶未经安全监察机构批准认可的;1.1.4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或表面漆色脱落严重的;1.1.5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1.1.6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1.1.7瓶内无剩余压力或怀疑混入其它气体的;1.1.8瓶内溶剂重量不符合《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13591要求的;1.1.9首次充装或经检验、拆装、更换瓶阀、易熔合金塞后,未进行置换的;1.1.10超过检验期限的;1.1.11瓶体有变形、裂纹、鼓包、较深的划伤或明显凹陷的;1.1.12瓶体有较深的点腐蚀或较严重的大面积腐蚀的;1.1.13瓶体与底座拼接焊缝开裂的;1.1.14瓶体有烧灼痕迹的;1.1.15瓶阀侧接嘴处积有炭黑或焦油等异物的;1.1.16易熔合金塞融熔、流失、损伤的;1.1.17对瓶内的填料、溶剂的质量有怀疑或填料有松动破损的;1.1.18有其它影响安全使用缺陷的。

检查剩余压力1.2.1检查前乙炔瓶应在室内静置8h以上,用压力表逐瓶测定瓶中剩余压力。

1.2.2根据剩余压力及环境温度,按《溶解乙炔充装规定》GB13591-92中的表2~表6, 查取乙炔瓶的剩余乙炔量。

下表为40L乙炔瓶不同温度、压力下剩余乙炔量。

查乙炔瓶的皮重,用称量衡器称乙炔瓶实重(即回瓶重量)。

对公称容积≥40L 的乙炔瓶,如乙炔瓶实重减去剩余乙炔量后,其值高于乙炔瓶皮重0.5kg或低于1.5kg,则该瓶应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经检查合格的气瓶应标识,放到可充瓶区;不合格的气瓶标识后,放到不可充瓶区。

2充装后的检查气瓶充装后应逐只检查。

置于称量衡器上称重,测定瓶内乙炔充装量。

乙炔充装量按下式计算:乙炔瓶内乙炔充装量(kg)=乙炔瓶实重(kg)-乙炔瓶皮重(kg)乙炔充装量应小于等于乙炔瓶内乙炔最大充装量。

乙炔瓶内乙炔最大充装量按下式计算:m=δ·VAmax乙炔瓶内最大乙炔充装量,kg;式中:mAmax────填料孔隙率,%;δ────钢瓶实际容积,L。

V────乙炔充装量超过最大充装量时,应将乙炔瓶置于称量衡器上,用回收装置将瓶内超装的乙炔回收到符合要求,否则严禁出站。

在正常充装条件下,乙炔瓶单位容积充装量,若低于0.12kg/L时,应将瓶内乙炔回收后送至检验单位处理。

从同一批同一时间内充装的乙炔瓶中,任意抽取两只,按GB6819规定的分析方法和要求,分析瓶内乙炔质量。

如其中有一只质量不合格,则对该批乙炔瓶逐只进行分析。

必须静置8h以上,然后从同一批中抽取10%的瓶(不少于两只),测定其静置后的压力,静置后的压力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发现有一只瓶超过下表的规定值时,同一批瓶应逐只测定。

对于超过下表规定值的乙炔瓶,应及时妥善处理,否则严按GB12137中规定的涂液法,逐只检查瓶阀和易熔合金塞是否漏气。

如有泄漏,应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出站。

已检查合格的气瓶贴气瓶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

3填写充装前、后检查及充装记录表。

4注意事项在检查乙炔瓶时,不得用铁器敲打瓶的任何部位,搬运乙炔瓶动作要轻缓。

待处理的气瓶,应进行瓶内气体分析,经确认合格后,在乙炔充装排上回收剩余气体,不得随处排放。

称量衡器的最大称量值应为乙炔瓶充装后质量的~倍。

称量衡器应保持准确,其检验期不得超过三个月,且每天至少用四等砝码校正一次。

乙炔瓶抽真空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将要抽真空的乙炔瓶放置在抽真空的汇流排上,接好软管接头。

检查真空泵是否完好,各阀门、接管是否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

2抽真空操作逐个打开乙炔瓶阀和汇流排支阀。

启动真空泵,当真空表指示值为时,停泵。

关闭乙炔瓶阀及汇流排支阀,卸下软管接头。

3填写气瓶抽真空置换记录表。

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丙酮泵加压法)1准备工作检查丙酮泵等设备是否完好,各阀门、接管是否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

检查丙酮是否足量。

检查称量衡器零位是否准确,并用四等砝码校验衡器。

逐只称量乙炔瓶的实重,称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出该瓶的皮重及其剩余乙炔量,按下式计算丙酮补加量:丙酮补加量(kg)=乙炔瓶皮重(kg)+乙炔瓶内剩余乙炔量(kg)-乙炔瓶实重(kg)对首次充装丙酮的乙炔瓶,应先抽真空。

2充装丙酮将待充装丙酮的乙炔瓶放在称量衡器上,并将丙酮管道上连接的软管接头紧固在乙炔瓶阀上。

打开乙炔瓶阀,再打开丙酮管道的出口阀。

启动丙酮泵。

按规定量充装好丙酮后,停泵。

先关闭丙酮管道的出口阀,然后关闭乙炔瓶阀。

充装丙酮时的压力应小于,严禁空气渗入乙炔瓶内。

充装丙酮后,对丙酮充装量进行复核,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超差的3填写充装前、后检查及补加丙酮记录表。

乙炔瓶充装丙酮操作规程(氮气加压法)1准备工作:检查氮气瓶及调压阀是否完好,各阀门、接管是否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

用小于压力的氮气(应符合GB3864中Ⅱ类二级品要求)将丙酮储罐内的丙酮压入丙酮计量器,然后关掉丙酮储罐与丙酮计量器之间的阀门,排放储罐内的氮气。

检查称量衡器零位是否准确,并用四等砝码校验衡器。

逐只称量乙炔瓶的实重,称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出该瓶的皮重及其剩余乙炔量,按下式计算出丙酮补加量:丙酮补加量(kg)=乙炔瓶皮重(kg)+乙炔瓶内剩余乙炔量(kg)-乙炔瓶实重(kg)对首次充装丙酮的乙炔瓶,应先抽真空。

2充装丙酮将待充装丙酮的乙炔瓶放在称量衡器上,并将丙酮管道上连接的软管接头紧固在乙炔瓶阀上。

打开与丙酮计量罐相连接的氮气瓶阀,用压力小于 MPa的氮气加入丙酮计量罐。

先打开乙炔瓶阀,再打开丙酮计量罐出口阀门。

丙酮的实际充装量以称量衡器为准,计量罐上的刻度可供参考。

按规定量充装丙酮后,先关闭丙酮计量罐出口阀门,然后关闭乙炔瓶阀。

当需要充装丙酮的乙炔瓶全部充装好后,关闭氮气瓶阀和减压器阀,打开丙酮计量罐放空阀,排放丙酮计量罐内的余气,打开放空阀时要缓慢,以免将丙酮带出。

操作时严禁空气渗入乙炔瓶内。

充装丙酮后,必须对丙酮充装量进行复核,其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超3填写充装前、后检查及补加丙酮记录表。

乙炔瓶置换操作规程新瓶、无剩余压力或经检验、拆装、更换瓶阀、易熔合金塞后首次充装的乙炔瓶,必须先抽真空后,再按下列规定进行置换。

1准备工作检查用于置换的乙炔是否符合GB6819的要求。

将要置换的乙炔瓶与乙炔置换输送管线上的软管接头连接,检查并确认其密封良好。

2置换先打开乙炔瓶阀,然后打开乙炔置换输送管线阀门。

置换时乙炔气压力宜小于。

置换完成后,关闭乙炔置换输送管线阀门及乙炔瓶阀,卸下软管接头。

置换后的乙炔瓶,应按GB6819规定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测定乙炔纯度。

对于混入空气或其它非乙炔气体的乙炔瓶,应先用符合GB3864中Ⅱ类二级要求的氮气进行置换;置换后经分析,瓶内气体的含氧量低于3%时,再按上述步骤的规定用乙炔进行置换。

3填写气瓶抽真空置换记录表。

乙炔瓶充装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检查并确保充装管路、阀门、安全装置及各连接部位均处于无泄漏完好状态。

检查并确保充装管路中的乙炔质量符合GB6819的要求。

按下式计算每台乙炔压缩机对应的最少充装乙炔瓶数:N=Q/V式中:N—每次最少充装乙炔瓶数(只);Q—乙炔压缩机的排气量(m3/h);V—充装时的体积流速,对于40L的乙炔瓶≤0.6 m3/h·瓶。

将经检查合格并挂有可充瓶标识的乙炔瓶放置到充装排上,将乙炔瓶与软管接头连接,检查充装软管接头与乙炔瓶口连接是否密封良好。

打开乙炔瓶阀及与充装排连接的支阀。

通知压缩机岗位操作人员开启乙炔压缩机。

2充装操作乙炔压缩机开始送气时,打开各充装排总阀。

打开冷却水阀,确保冷却水喷淋到每个乙炔瓶壁。

3充装中的检查检查喷淋冷却水,水量应均匀、稳定。

检查瓶壁温度不得超过40℃。

超温时,必须中断该瓶的充装,移至安全地点,用大量水喷淋降温后进行检查处理。

充装中,每小时至少检查一次瓶阀和易熔合金塞密封部位是否有泄漏。

如有泄漏,应立即妥善处理。

分次充装时,每次充装后的静置时间不小于8h,并应关闭瓶阀。

因故中断充装的乙炔瓶需要继续充装时,必须保证充装主管内乙炔气压力≥乙炔瓶内压力时,才可开启瓶阀和支管阀。

乙炔瓶的充装压力,任何情况下不得大于 MPa。

在预定结束充装时间前,从同一充装排上抽取3~5只气瓶进行称重检查,以确定充装终了的时间。

4停止充装当充装排管路上的乙炔压力表达到规定充装压力时,通知乙炔压缩机操作员停机。

关闭充装排总阀及冷却水阀。

关闭各瓶瓶阀。

缓缓打开回气阀,回收充装排管内的乙炔气。

关闭充装排上各支管阀。

5注意事项按乙炔压缩机排气量合理匹配充瓶数量。

确定每台乙炔压缩机对应的最少充装乙炔瓶数,乙炔瓶数不够的,不得开机充装。

保持整个工艺系统内乙炔纯度≥98%,才能充装。

首次开车、长期停车及设备检修后开车,必须先用氮气对全系统置换至含氧量<3%,再用乙炔气置换至全系统乙炔纯度≥98%后,才能进行充装。

开启或关闭乙炔充装排的阀门、乙炔瓶阀时,操作动作要轻缓。

间断充装过程中,静置时应将瓶阀关闭。

关闭瓶阀和充装排的阀门时应严而不紧,防止用力过度。

放空或回流乙炔气体时,动作不宜过快。

要注意对剩余压力较高的气瓶进行抽查称重,防止超装充装开始或停止、转换充装排、回流乙炔气体等操作,要与衔接的工序联系好,防止系统憋压。

操作时严禁用铁器敲击管路、设备和瓶体。

搬动气瓶动作要轻缓。

6填写充装记录表。

乙炔压缩机操作规程1 压缩机开车前的准备工作压缩机开车前必须对压缩机、电动机外观部件阀门,仪表进行检查,发现异常不能开车。

检查曲轴箱、减速箱的油量和油质,(如油色黑不能使用,需要更换)及时注油或更换。

注油时必须经滤网注入,当油温度低于5℃时,应预热到30—40℃。

检查压缩机水箱是否有足够的冷却水,水管是否畅通。

乙炔压缩机前部的设备、输气管路用气柜合格的乙炔气吹洗,经取样化验合格。

压缩机用人工盘车5一10圈,同时打开压缩机的吹除阀,用乙炔气吹洗压缩机,吹洗结束后关闭各级吹除阀。

打开高压干燥器,气液分离器的排除阀,开动压缩机用乙炔气置换压缩机后部的管路,在充气问取样化验,化验合格后,关闭高压干燥器和气液分离器的排泄阀(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压缩机是否继续运行,在用乙炔置换管路时,压缩机的三级压力表指示应为零,不得超压)。

2 开车操作压缩机正常开车前,要通知充气岗位,未经充气岗位同意不准开车压缩机在开车前必须用人工盘车5—10圈,发现故障不能开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