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生产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目录乙炔发生岗位操作规程 (2)乙炔净化岗位操作规程 (4)乙炔压缩岗位操作规程 (9)高压干燥器的操作规程 (11)乙炔充装岗位操作规程 (12)溶解乙炔生产工艺技术指标 (13)乙炔充装岗位作业指导书 (18)乙炔净化岗位作业指导书 (20)附件 (26)发生器岗位操作规程本岗位负责2台发生器操作,保证所需乙炔气的正常供应。
电石由人工在平台下面翻装符合要求后,由电动葫芦吊至电石加料平台上,再由人工安全均匀的一块一块地加入装满符合正常水位要求的发生器简体内进行水解产气。
反应温度控制在70—75℃之间,压力控制在4930.5—5884.2Pa。
绝对不能产生负压,以免空气侵入而产生爆炸。
由发生器出来的电石渣排入渣池。
发生器出来的乙炔气经洗涤器、干水封送往气柜,发生器排渣,气柜的乙炔气经逆水封送往发生器作补充,以防止产生负压.1 开车前准备工作。
1.1 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工具。
1.2 检查管道设备是否严密,无漏气。
1.3 检查各阀门是否好用,仪表是否灵敏、可靠。
1.4 检查水量、压力是否符合要求。
1.5 往发生器内加水至溢水管有水流出为限。
1.6 检查正逆水封的水位是否在规定位置。
1.7 检查氮气管路及其阀门是否严密,氮气压力及纯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1.8 与前、后岗位联系,准备开车。
2 开机2.1 接相连接岗位通知后进行开机。
2.2 打开气柜进气阀门,打开发生器的送气阀,排尽管道中的积水。
2.3 全面检查各种阀门、仪表是否正常,正、逆水封水位是否在规定位置。
2.4 全面检查发生器内的水位是否达到要求。
2.5 取样分析乙炔气浓度,如不合格则应吹扫直至合格为止。
2.6 通知下道工序准备开机。
2.7 向发生器内投料。
.3 干常操作3.1 根据气柜的高度进行加料。
.3.2 定期加电石,投料次数每小时2—3次为宜,每小时每台耗电石450~500Kg3.3加料顺序,先开冷却水,后投料。
加料速度不宜太快,先加碎电石,加完后提起分布器稳数秒钟后,再加大块电石.加电石时要间断地,一块一块地投入,严防电石间撞击或在中心加料筒中堵塞,同时要开冷却水降温。
不准用5㎜以下的电石加入100m3的发生器,加完料后提起分布器,封住中心加料管。
3.4加料时开环形氮气保护筒阀,供氮气,确保中心加料口附近安全生产。
3.5维持发生器操作压力4903.5~ 5884.2P a,溫度为7 0—7 5℃之间, 发生器内液位以溢流管有渣水流出为限。
3.6排渣时间每小时1次。
3.7排渣时要向发生器内加水,以保持一定操作液位,当排渣结束后恢复发生器液面至正常操作位置。
4停机4.1 发生器内电石用完后进行排渣,加水数次直到排出清水为止4.2 向正、逆水封加满水,关发尘器的出口阀,气柜的进口阀,打开发生器放空阀,并不断往发尘器内中心加料筒加水,使器内压力缓慢下降。
4.3 当压力降至0.0001MP,开发生器上氮气入口阀,通入氮气置换乙炔气。
4.4 分析发生器内乙炔含量<0.5%时,停止氮气置换,将发生器中的水全部排净。
5 停机检修5.1 打开发生器上人孔、手孔和排渣阀进行通风。
5.2 需进入发生器内清理检修时,分析发生器内氧含量>18—20%,且半小时后方能入内。
5.3 进入发生器内的人员要穿戴好防护服,用低压防爆灯照明,并有可靠接地措施,在专人监护下方准入内-5.4 清理棚板上电石渣或硅铁时,只能用木棒或木敲打。
5.5 清理后装好人孔、手孔和排渣阀,往发生器内加水至溢流管口有水流出为限,用氮气置换,使含氧量<3%。
5.6 待开机用。
净化岗位操作规程一、次氯酸钠净化原理次氯酸钠(NaOCl)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与粗乙炔气中的磷化氢、硫化氢反应,以达到净化目的.反应式如下:4 NaOCl+PH3=H3PO4+4NaCI4 NaOCl+H2S=H2SO4+4NaCl净化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碱液进行中和处理,防止对设备及管道的腐蚀。
反应式如下:H3PO4+NaOH=NaH2PO4+H2O .H2SO4+2NaOH=Na2SO4+2H2O二、净化流程简述2.1 乙炔气系统乙炔气由发生岗位乙炔气出口,经管道进入冷却器,使乙炔气温度由90"C下降至30"C以下,在分离器中脱除冷凝液后由下至上先后经过净化一塔、净化二塔.塔内清净剂由塔顶向下喷淋,气液接触脱除磷化氢和硫化氢后,乙炔气由下至上经过中和塔.碱液由塔顶向下喷淋,进行中和。
最后经分离器在次进行气液分离,气体送低压干燥.2.2 次氯酸钠清净剂系统次氯酸钠和水按一定比例,分别在配制槽⑴和⑵中混合。
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加压后由配制槽上部返回,打循环混合均匀,通过取样分析达到工艺要求后为配制完成.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次氯酸钠溶液,加压送至清净塔顶部喷淋.当清净塔内次氯酸钠液面达到2/3处后,停止从配制槽吸入次氯酸钠,改由清净塔底部吸入,加压进行塔内循环。
2.3 碱液中和系统片碱和水按一定比例在配制槽⑶中混合。
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加压后由配制槽上部返回,打循环混合均匀,通过取样分析达到工艺要求后为配制完成.用硅铁泵由配制槽底部吸入碱液,加压送至中和塔顶部喷淋。
当中和塔内碱液液面达到2/3处后,停止从配制槽吸入碱液,改由中和塔底部吸入,加压进行塔内循环.2.4 水系统采用新鲜自来水,不得使用电石渣清液。
通过自来水总管的各个阀门可分别向三个配制槽、净化塔、中和塔加水。
三、生产控制指标3.1乙炔气进入净化系统前:流量<100m3/h,温度<90℃,压力<0.09MPa,纯度>98%。
3.2冷却水:水压>0.25 MPa,水温<25℃.3.3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净化一塔内0.03~0.06%,净化二塔内0.05~0.08%,配制槽内0.01%。
3.4中和塔内氢氧化钠含量:5~15%。
3.5次氯酸钠和碱液循环量:15m3/h台。
3.6净化后乙炔气磷硫含量用硝酸银试纸不变色,纯度≥98%。
四、操作步骤4.1开车前的准备和检查⑴应按照工艺流程顺序,逐个检查压力表、溫度计、阀门、液面计,确保设备完好,全系统无泄漏。
⑵硅铁泵经盘车无异常。
⑶生产用清净剂和碱液,必备工具,劳动防护用品准备齐全。
4.2净化塔操作⑴净化塔次氯酸钠的配制向配制槽⑴加水至液面达到1/2处,将5.2Kg10%的次氯酸钠倒入配制槽。
开启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有效氯达到0.06%后关闭阀门和硅铁泵。
向配制槽⑴加水至液面达到1/2处,将6.4Kg10%的次氯酸钠倒入配制槽。
开启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有效氯达到0.08%后关闭阀门和硅铁泵。
⑵净化一塔开车接到开车指令后,打开冷却器、分离器、净化一塔的气路阀门,冷却水阀门,配制槽⑴底部阀门。
启动硅铁泵吸入配制槽中的清净剂,加压后送至净化一塔顶部喷淋。
当净化一塔内液面达到2/3处,关闭配制槽底部阀门,开启净化一塔底部阀门,进行塔内循环净化。
同时开启净化一塔内冷却盘管的冷却水进、出水阀。
⑶净化二塔开车操作方法与净化一塔相同。
4.3中和塔操作⑴中和塔碱液的配制向配制槽⑶加水至液面1/2处,加入122Kg98%的片碱,溶解。
开启配制槽底部和顶部阀门,启动硅铁泵进行配制槽内部循环,混合均匀后取样分析,氢氧化钠含量达到15%后关闭阀门和硅铁泵。
⑵中和塔开车净化一塔、二塔开车后,打开的气路阀门,配制槽⑴底部阀门,启动硅铁泵吸入配制槽中的碱液,加压后送至中和塔顶部喷淋。
当中和塔内液面达到2/3处,关闭配制槽底部阀门,开启中和塔底部阀门,进行塔内循环净化。
同时开启中和塔内冷却盘管的冷却水进、出水阀。
5净化系统停车5.1在发生器和压缩机停车后,净化系统进行停车操作。
停车时,将塔内的净化剂抽至配制槽。
当塔内温度低于30℃时,才能关闭各塔冷却水进出口阀。
5.2长期停车,先将净化剂从塔内全部放出,用水冲洗塔内填料及器壁。
6净化系统的置换6.1氮气置换置换用氮气含量应达到98%以上。
氮气可由发生器或冷却器前引入,经过冷却器、分离器⑴、净化一塔、净化二塔、中和塔、分离器⑵后放空。
在分离器⑵后取样分析氧含量在2%以下可降低置换气量。
5分钟后,再次取样分析氧含量在2%以下,则确定氮气置换合格。
6.2乙炔气置换将乙炔气引入净化系统,对氮气进行置换。
开启冷却器进出水阀,确保乙炔气出冷却器后温度30℃。
按净化塔、中和塔开车顺序进行全系统乙炔置换。
在分离器⑵后取样分析,乙炔质量达到GB6819-1996要求后为乙炔置换合格。
7正常维护工作7.1每小时分析一次净化塔内的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不得超过0.08%,低于工艺指标应及时从配制槽中补加。
7.2 每2小时分析一次中和塔内氢氧化锭含量8%以下应从配制槽中补加。
7.3 每30分钟用10%硝酸银试纸检验在分离器⑵后取样分析磷硫含量,不变色为合格。
若变色应立即从净化剂上查找原因,若净化剂无问题,应立即通知车间负责人处理。
7.4 随时检查冷却器后及各塔乙炔气温度,不得超过30,否则加大冷却水量。
7.5 随时检查各塔内压力和泵出口压力,应符合有关要求。
7.6 分离器冷凝液应常排少量排,严禁排尽,而使乙炔气排出。
7.7严禁系统有乙炔气泄漏现象。
7.8如需短期停车,系统应保压。
开车前,系统内若无压力,应取样分析,若达不到GB6819-1996要求,应进行置换操作.五、故障处理5.1净化效果不好,乙炔气磷硫超标原因:⑴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偏低;⑵次氯酸钠循环喷淋量不足;⑶电石中磷硫超标严重.处理措施:⑴严格控制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及时更换或补加;⑵适当提高次氯酸钠循环喷淋量;⑶对电石进行严格检查,停止使用磷硫超标的电石.5.2 塔内液面波动,不稳定原因:⑴塔内填料有堵或气量忽大忽小,压力时高时低:⑵泵的进出口阀门或泵有故障。
处理措施:⑴清洗填料或控制发生器的产气量;⑵检修阀门或泵。
5.3 塔内产生泡沫。
原因:次氯酸钠PH值偏高.处理措施:更换次氯酸销。
5.4 中和塔及管道堵塞.原因:碱液中碳酸钠含量过高。
处理措施:更挨碱液,清洗填料。
5.5 净化塔出现爆震。
原因:次氯酸钠中有效氯含量过高,于乙炔产生爆炸。
处理措施:关闭上下工序的供气阀门,调整次氯酸钠的有效氯浓度.压缩岗位操作规程本岗位是将净化合格的乙炔气,经加压到≤2.5Mpa后经干燥,乙炔纯度≥98%送入充罐岗位1开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1.1穿戴好劳保用品,准备好工具。
1.2检查设备管道是否严密漏气。
1.3检查各控制阀门是否好用,仪表是否灵敏、准确和完整。
1.4检查低压安全水封液面是否符合要求。
1.5检查压缩机的冷却水、压缩机注油器的油位,检查压缩机的润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