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异位发酵床技术要点是什么?
异位发酵床也叫舍外发酵床,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畜禽粪便发酵产生的生物能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空气中,发酵残渣存于生物发酵床垫料中,使之转化为有机肥原料。
它在充分处理猪场固体粪污的同时,最大限度吸纳、利用猪场的污水,使养猪场固、液污染物配套处理,资源化循环利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目前销纳土地不够的养殖企业粪污资源化利用较好方式。
其具体修建要点是:
1、异位发酵床槽体要高,内装辅料要求标准:垫料厚度达1.4米-1.8米,保证有一个较大的底部储温区,这样持续高温才是基础。
2、翻耙机功率要大,翻抛深度要达到1.4米以上,这样的翻耙深度能够将表层的粪尿与高温区域的垫料混合,从而达到快速发酵持续高温,并且将热气水分散发出来。
3、菌种的选择和使用:选择菌种尽量含枯草芽孢杆菌、溶脂型芽孢杆菌、啤酒酵母粉、脱脂米糠等对畜禽粪便具备快速分解的能力菌种;定期添加生物菌,维持垫料中的发酵菌的高温降解作用。
如洛东U洁菌在发酵床垫料中迅速繁殖,控制微生态平衡,抑制垫料中有害菌的繁殖。
在管理好的情况下,能够产生高温的菌种(70℃左右)并能够持续产热可
以减少垫料的面积(体积),如产热一般的菌种(最高温低于60℃)每50立方垫料每天才能消纳1立方粪污,高温菌种可以做到15-30立方垫料每天消纳1立方粪污,差异显著。
4、增加爆养设施。
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分解粪便同时产生高温,同时又能改善养殖环境,保障发酵床的生物安全。
5、养殖场要做好雨污分流及饮水器改造工作,采用节水工艺,防止多余的水分流入集污池,给后续处理带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