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
城镇污水治理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从当前我国城镇污水治理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现实情况出发,提出适合各新建城镇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
关键词:处理工艺;城镇;处理技术
1、前言
随着城镇化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小城镇污水问题已经水污染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
城镇污水处理具有规模小、水质和水量变化大、地方经济承受能力弱、运行管理人员缺乏经验等特点,故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小城镇的简易、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城镇生活污水包括洗浴水、洗衣用水、冲厕水等一系列生活废水,这些污水中含有较多的生活杂质,可生化性好,回收利用的可行性较高,部分地区的生活污水中还混入了一定量的工业污水,使得水质成分较为复杂,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许多环境学者也研究出了一些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2、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2.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最为成熟,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在现阶段的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中得到了普及应用,活性污泥法由格栅、初沉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污泥回流系统和曝气系统等部分组成,主要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其工艺原理比较简单,污水治理效果好。
[2]根据活性污泥法的系统结构划分,其处理流程可以简单的表示如下:首先是将待处理的生活污水采取沉淀操作,然后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与二沉池中回流的活性污泥一起混入曝气池,这些活性污泥中含有较多的微生物,在曝气池中,菌胶团能够将部分有机杂质转化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并吸收转换为自身物质的一部分,最终以代谢的形成转化为CO2排放出去。
2.2氧化沟
氧化沟又称循环曝气池,属于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法,下图是以氧化沟为生物处理单元的污水处理流程图。
[3]在构造方面氧化沟一般呈沟渠状,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沟深取决于曝气装置;在水流混合方面的特征主要具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的特征,这种独特的水流状态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生物絮凝作用,用以进行硝化和反硝化;氧化沟在工艺方面可以不设初沉池,不单设二沉池使氧化沟与二沉池合建,可省去污泥回流装置;氧化沟对水温、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龄一般可达到15~30d,为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4倍左右;此外氧化沟的污泥产率低且多为稳定的程度,勿需再进行消化处理。
2.3 SBR法
【精品文档】
SBR法,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以往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工艺不同的是,SB 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4]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体,将一个池子分为了四个区域分别是进水、初沉、生化反应、二沉,整个系统中不专门设污泥回流系统。
SBR对水量负荷的适应性较强,[5]尤其是对间歇性排放的生活废水和分散点源污染的小规模污水处理更具其独特优势。
该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廉、主体设备往往只需要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甚至调节池、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较少,在城镇污水处理工艺中使用较多。
2.4CASS工艺,
通常情况下,CASS工艺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将反应池沿着池反应方向设计成前、后两部分,其中生物选择区选择前部分,[6]就是将前半部分作为预反应区,后部分作为主反应区。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在主反应区后部安装升降自动撇水装置。
一般情况下,曝气、沉淀、灌水、闲置四个阶段共同构成其工作过程,进行周期性循环。
同时在预反应区连续进污水,并且污水经过隔墙底部流入主反应区,在进行曝气充氧的情况下,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在同一池子内,可以周期性循环完成整个工艺的曝气、沉淀、排水等过程,而相对于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去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并且可以连续进水,以及间断的排水。
该工艺是在生物选择区内,借助生物酶快速转移机理,使污水中大部分可溶性的有机物能够被微生物迅速的吸附,后通过快速积累高负荷的基质,[7]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水的水质、流量、pH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进行一定程度缓冲,膨胀丝菌的受到抑制。
并且能够控制污泥的膨胀;在主反应区,基质降解通常情况下需要经历一个较低负荷的过程。
对于CA SS工艺来说,往往是集反应、沉淀、排水、闲置等功能于一身。
从时间的角度进行分析,可知污染物的降解推流的过程,在好氧、缺氧、厌氧的周期性变化中,借助微生物可以除去污染物,同时除磷、脱氮功能良好。
3.结论
城镇污水处理应当探寻一条低投入、高效率、低运行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少的污水处理工艺之路,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的去追求部分大城市中所采用的高端污水处理工艺。
本文所介绍的几种污水处理工艺技术,主要是一般地区在使用的污水技术,技术工艺较为成熟,当然我们也不能固守这些模式不变,而应适时调整技术工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环境危害和资金上的浪费。
此外,污水处理企业还要加大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推进污水的市场化运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