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林下经济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1]。
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已经成为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的新型生态产业,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种、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海南省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热带天然森林的分布区,同时也是我国天然橡胶生产的主要基地。
截至2011年年末,海南天然橡胶种植面积50.1万公顷,其中开割面积34.6万公顷,森林空间、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0.5%[3]。
近期研究表明,海南橡胶林下植物物种资源丰富,同时海南还是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具有发展林下经济必须的种植和养殖条件。
本文在分析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天然橡胶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以供政府、企业及农户参考。
一、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一)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2007年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的关怀与林业部门的重视下,我国林下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发展速度加快。
全国各地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林下经济更好更邓静飞1 汪秀华2(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 海南儋州 571737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海南海口 571101)快发展(见表1)[4]。
近年来,全国各地均着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其中东北、山东、浙江、安徽、广西、云南、北京等地区发展较快[5]。
东北大兴安岭林区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先天优势,着力发展以林下资源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对林下浆果、药材等资源进行集约化经营,利用无林地、疏林地以及其他林间空地,适度发展浆果、药材、食用菌人工种植和森林养殖,取得了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6]。
山东省林下经济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林下种植养殖业发展主要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大户带动;二是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多样化,林下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三是现有林下经济生产模式是传统种植养殖模式的延伸;四是林下种植养殖与林木生长相互促进,形成依赖关系。
并发展了林粮、林禽、林(草)畜、林药、林菌和特种种植养殖等不同模式[7]。
浙江安吉依托丰富的竹林资源,不仅在林业、竹产业发展方面是全国典型,林下经济发展更是走在全国前列,国家林业局曾多次前去调研。
目前浙江全省实现林下经济效益826亿元,其中,种植产值553亿元,养殖效益49亿元,森林观光旅游和农家乐等年产值达到224亿元[8]。
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林地资源,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43.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31.7%。
2012年实现林业经济产值450亿元,同比增长45%,林农基本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9]。
2011年广西林下经济面积达到193.51万公摘 要:在分析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省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天然橡胶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旨在为海南省发展天然橡胶林下经济提供参考。
关键词:天然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对策;海南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本级)资助项目(1630012012017)。
作者简介:邓静飞(1956—),男,大学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通讯作者:汪秀华(1977—),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管理。
E-mail:274892827@。
表1 近年来发展林下经济相关政策文件时间 人物、机构 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相关内容1999年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垦区森林经营管护责任制实施方案》,确定了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主要包括林药、林菜、林菌和林果四大资源立体培育模式2007年2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好林下经济很重要国家林业局要在发展林下经济上取得突破,要探索高效合理的林地复合经营2007年 模式,扶持林下产品加工业,以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种植、养殖业的大发展,全局长贾治邦面提高林下经济效益2007年 北京市2007年提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建立林菌、林药、林禽、林草示范点20处,面积666.7公顷,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奋斗目标已基本实现《河北省林业局关于大力发展林下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林业主体和农、林、2007年5月 河北省林业局牧合理配置的总体思路,指出促进复合经营体系发展,提高林业综合经营效益2007年11月 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鼓励综合开发商品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林业资源优化配置2008年 海南省农垦总局《海南农垦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08—2012)》,在规划的指导下,海南省林下经济的种植面积达到37.5万亩,林业职工收入有所增加2009年6月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林下产业的发展让农民增加自身收入,能够大幅度提高农民的购买力201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人民政府 意见》,规划在未来3年内发展林下面积2000万亩,实现年产值200亿元《关于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规划投资100亿元,发展林下2010年 重庆市经济面积1000万亩,力争3年内全区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复合经营的林下经济面积30万亩2011年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我省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热作林下经济,推广热作种植园间套种套养模式,提高热作综合效益2012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科学规划林下经济发展,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等内容顷,实现总产值228亿元,林业附加值大幅提升。
分布最广泛的林—鸡模式,平均每公顷林地最高年产值可以达到7.5万元。
全区林下经济产值超过10亿元的地级市有8个,超过亿元的县(市、区)达49个,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形成产业特色和产业化经营[10]。
近年来,云南省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水土等条件,充分发展林下经济,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并先后探索出林菌、林药、林殖、林菜和林下生态旅游等发展模式,2010 年实现产值40.71亿元[11]。
北京在对生态涵养区落实生态补偿机制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09年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超过1.07 万公顷,产值突破12亿元,带动24万农民致富[4]。
(二)海南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海南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随着配套制度改革工作,如免除税费、降低育林基金、政策性让利和发展林业产业,使农民来自林业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农民在自己的林地上精心经营,发展用材林、经济林,培育热带花卉,发展林下养殖、森林旅游、农家乐等林业产业,收入明显增加。
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海南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以天然橡胶林为基础的橡胶林下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橡胶林下经济产业主要有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加工和林下旅游4种类型,具体表现为橡胶林—南药、橡胶林—食用菌、橡胶林—草—家禽、橡胶林—家畜、橡胶林—花卉和橡胶林下产品加工等发展模式。
二、海南发展天然橡胶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一)橡胶林—南药海南植物药材资源丰富,被誉为“热带宝岛,南国药库”。
4000多种植物可入药的约2000种,占全国的40%。
药典收载的有500种,经过筛选的抗癌植物有137种,南药30多种,最著名的四大南药为槟榔、益智、砂仁、巴戟。
研究表明,橡胶林中有物种472多种,其中药类植物约有380种,约占橡胶林下植物资源总数的80%[3]。
目前海南儋州、昌江、白沙、琼中、保亭等市县大力发展南药种植,其中琼中县与山西华宇集团签约,投资约25亿元共同开发建设中国最大的南药园—琼中世界南药园。
另外,据海南省科技厅报道,力争到2015年初步形成生态型热带中药基地,大力开发药香两用特色芳香型和药食同源保健型南药产品,基本确立海南中药“香岛”、“健康岛”品牌,实现海南中药产业及关联产业年销售额100亿元。
这对发展橡胶林下种植南药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橡胶林—食用菌海南野生食用菌资源较丰富,可食用或药用的种类在200种以上[12]。
海南省农垦总局从2007年开始在海南西部的广坝农场、大岭农场,东部的农垦科学院文昌试验站等地橡胶林下复合种植竹荪、毛木耳、平菇、金福菇、褐蘑菇、大球盖菇、段木灵芝、菌草袋栽灵芝及鹿角灵芝等食、药用菌。
实践证明,发展橡胶林菌复合经营模式的贡献率十分显著,既实现胶菌共赢,提高了农业效益;又解决劳动力就业,优化了农垦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发展[13]。
(三)橡胶林—家禽利用橡胶林广阔的空间和资源,发展橡胶林下养殖家禽。
林下养殖家禽其肉质好,风味佳,符合人们对生态食品的需求,同时粪便散落林间可作为树木的基肥,促进树木生长,形成了以牧促林、以林护牧的多级能量利用的良性生态循环[14]。
目前海南的橡胶林下家禽养殖主要以养殖文昌鸡为主。
海南文昌鸡是中国优质家禽品种之一,用其做的美食是海南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首,有“无鸡不成宴”之美誉。
随着海南“无规定疫病区”、“生态省”、“健康岛”的建设与影响愈来愈大,在禽肉的消费中越来越趋向于优质化,人们对于文昌鸡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发展橡胶林下养殖家禽。
(四)橡胶林—草—家畜利用橡胶林下野生草本植物或林下人工种植饲料植物,为猪、牛、羊等大型家畜提供饲料,获得绿色、安全、畅销的畜产品。
如森林郁闭前,林下种植柱花草、王草、坚尼草、银合欢、红薯藤、紫花苜蓿、三叶草和黑麦草,并利用这些牧草进行猪、牛、羊的养殖。
据海南省养猪行业协会报道,2011年海南全省生猪出栏853万头,同比增长15%。
海南省是无疫区、健康岛,猪肉产品安全优质,使海南省家畜养殖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五)橡胶林—花卉海南气候资源优越,花卉资源丰富。
近年来,海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热带花卉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提出将全省划分为4个花卉产业区,“十二五”末花卉种植面积达到1.33万公顷,实现花卉产业年总产值50亿元。
目前,海南部分地区已开展橡胶林下种植散尾葵、发财树、宝贵竹等观赏花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15]。
(六)橡胶林下产品加工在橡胶林幼林时期,由于森林郁闭度较低,进行幼林橡胶间种木薯、番薯、花生、胡椒、绿豆、香蕉、菠萝等作物,可促进橡胶幼林生长[16]。
因此,进行橡胶幼林间间作,获得大量的林下原料产品,这些原料产品由初加工到深加工形成市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