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药物依赖性
第十三章 药物依赖性
药理学教研室
第一节 概
述
1)习惯性:指连续应用某药,停药后
病人会发生主观不适感觉,渴望再次 用药。 2)成瘾性:指停药后出现严重的生理 功 能 紊 乱 , 即 戒 断 综 合 征 ( abstinence syndrome),或称为 撤 药 综 合 征 ( withdrawal syndrome)。
1.阿片类
以作用维持时间长、成瘾性较 低的阿片μ受体激动药替代毒品,逐 渐减量,直至停药。
1.阿片类
(1)美沙酮(methadone): 耐受性和依赖性发生较慢,戒断症状 较轻。疗效较好。 维持疗法需长期服药,可形成对美沙 酮的依赖。
1.阿片类
( 2)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 为阿片受体激动 -- 拮抗药,既可缓 解戒断症状,依赖性又比阿片受体 激动药低,吸毒者乐于接受,临床 效果也较好。
4.感染
5.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6.其他
四、药物依赖性潜力的实验评价
药物依赖性动物实验模型分为躯
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实验模型 两类。
(一)躯体依赖性模型
1.阿片类躯体依赖性动物模型 (1)自然戒断试验 (2)替代试验 (3)促发试验 2.
镇静催眠药的躯体依赖性模型
依赖性: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 一种精神状态 表现出一种强迫性地要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 有时也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
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感受它的精神效应,
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耐受性。同一个人可以对一
种以上药物产生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反复用药引起的机体
对该药心理和(或)生理的依赖状 态,表现出渴望继续用药的行为和 其他反应,以追求精神满足和避免 不适。
强化效应
强化效应( reinforcement
effect) 分正性强化效应和负性效应两种。 正 性 强 化 作 用 又 称 为 奖 赏 ( reward)效应,指能够引起欣快、 偷悦、促使人和动物主动觅药(或 寻求刺激)行为的强化效应,是精 神依赖性的基础。
强化效应
负性强化作用又称厌恶(aversion)
2. 镇静催眠药的躯体依赖性模型
可采用自然戒断试验或替代试验。
这类药物的戒断症状中出现惊厥,
指标明确。
2. 镇静催眠药的躯体依赖性模型
可采用诱导试验(induction
test) 的方法,通过药物或铃声刺激诱发 惊厥建立躯体依赖性实验模型。如 听源性发作和戊四氮惊厥等。
(二)精神依赖性实验模型
(2)东莨菪碱
戒断综合征往往表现为迷走神经功 能亢进。 国内学者用东莨菪碱加冬眠疗法, 可迅速控制症状,不成瘾,并有一 定抑制精神依赖性作用。 副作用:口干、眼花、尿潴留等, 个别人反应严重甚至致死,故需加 强呼吸、循环管理并逐步完善。
(3)麻醉药
若使成瘾者处于麻醉状态,则可使 其没有痛苦地度过戒断期。 氯胺酮已试用于临床戒毒,近期效 果明显。动物实验发现氯胺酮可增 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延缓吗啡耐受 性的形成,这可能与氯胺酮激动阿 片受体、阻滞 NMDA 和 M 受体有关。
五、药物滥用的防治原则
(一)预防 当前对药物滥用预防的策略包括两 个方面:
1、减少依赖性药物供应
联合国设立了三个机构负责禁毒:
国际麻醉品管制局
麻醉药品委员会
联合国国际禁毒计划署
减少依赖性药物供应的内容包括: 控制罂粟、古柯、大麻等的种植; 打击非法贩运; 严格控制毒品的生产; 加强医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 理等等。
2、降低对依赖性药品的需求
必须进行长期的、科学的预防性的 教育,内容包括: 1、普及有关知识,使人们了解可 造成滥用的药品种类和危害; 2、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3、精神卫生教育; 4、职业和技能训练; 5、开展健康的文艺体育活动等。
教育的对象:应面向全体公民,重
点是青少年、教师和家长、医药工 作者和其他重点人群(无业人员、 个体户、汽车司机等)。
1、自身给药实验 2、药物辨别实验 3、条件性位置偏爱实验
1、自身给药实验
药物的精神依赖性使人产生对使用
该药的渴求,对觅药行为和用药行 为具有强化效应。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强化效应可通 过自身给药实验来测定。
2、药物辨别实验
依赖性药物使人产生的情绪效应,
如欣快满足感等,属于主观性效应。
在给受试药后,将动物固定放入一
盒内(伴药盒),在给生理盐水后, 将动物放入另一盒内,动物每次在 盒中停留时间一样长。
第六天在平日给受试药的时间, 将动物放在已互通的两盒之间,记 录15min内动物在伴药盒与另一盒 中分别停留的 时间,如果动物停 留在伴药盒中的时间较长,表示它 对伴药盒有偏爱,说明该药具有精 神依赖性潜力。
(4)其他
阿片类耐受和依赖与 NO 及 NMDA
受体有关,故一氧化氮合酶抑制药 和NMDA受体拮抗药有一定疗效。 地 西 泮 、 氟 哌 啶 醇 和 伊 波 加 因 (ibogaine)等也可缓解戒断症状。
(5)中药
西药脱毒较好,完全康复很难,国
内吸毒者半年内的复吸率高达95% 左右。
耐受性:指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
低,需增大药物剂量才能达到原有
效应。
产生依赖性的过程中多数伴有耐受
性的产生,少数可不产生耐受性。 产生耐受性的药物不一定引起依赖
性。
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分为两种:
. 躯 体 依 赖 性 ( physical dependence) 亦 称 生 理 依 赖 性 ( 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或躯体依赖性; 2 . 精 神 依 赖 性 ( psychic dependence) 亦 称 心 理 依 赖 性 (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2)替代试验
替代试验是研究受试药物对阿片类药物戒 断症状的抑制能力,如果换用受试药顶替 后动物不出现戒断症状,表明该药可能具 有类似阿片类的躯体依赖性潜力。
本试验也称交叉躯体依赖试验或称单次剂 量抑制试验。
(3)促发试验
促发试验:在短期内给动物大剂量
受试药,然后注射一剂阿片受体拮 抗药(纳洛酮)。如受试药与吗啡 同类,纳洛酮将促使戒断症状迅速 出现,观察和记录戒断症状的程度 及体重变化。
(1)自然戒断试验
自然戒断试验:给动物经过一段时期 的反复用药后,突然中断给药,观察记录 所出现的各种戒断表现,进行定量记分, 并与对照组(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作出 比较,以判断药物的依赖性潜力。此方法 亦称突然戒断试验。
(2)替代试验
替代试验(substitution test):给予动物阿片类的代表药 (吗啡)使之产生躯体依赖性后, 停用代表药,代之以单次剂量的受 试药,观察记录动物有否发生戒断 症状。
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意的感觉,并 在精神上驱使人们具有一种继续用药 的欲望,以获得满足感。 精神的欣快给人留下的记忆和渴求非 常强烈,精神依赖性非常顽固,难以 消除,是戒毒者复吸的主要原因,也 是当前治疗的难点和方向。
躯体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 : 是由于多次用药造成
的机体对药物的适应和依赖状态, 一旦停药,机体即出现严重的生理 功能紊乱(即戒断综合征),甚至 可危及生命。 病人非常痛苦,难以忍受,可能有 自残、自杀行为,因惧怕戒断症状 而继续用药。
药物滥用往往采用自身给药的方式。
常用术语
毒品( toxic
substance):指非 医疗、科研、教学而滥用的有依赖 性的物质,如阿片、二醋吗啡(海 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及其 他能使人形成毒癖的麻醉药品 ( narcotic drugs) 和 精 神 药 品 (psychotropic substances)。
常用术语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
躯体依赖性、引起瘾癖的药品。有 时简称为麻醉品。
常用术语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 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包括精神 依赖性和躯体依赖性)的药品。
常用术语
精
神 活 性 药 物 ( psychoactive drugs)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 统称。 吸毒通常指滥用麻醉药品或精神药 品,其方式包括口服、鼻嗅、吸入 及注射等。
另一方面,保证药品的正当使用。
(二) 治
疗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病史、正确诊断 2.制定治疗方案 3.心因治疗 4.回归社会
第二节 阿片类药物依赖
阿片类药均可产生依赖性,最常见
的是海洛因,其次是哌替啶。
一、依赖性的发生机制
(一)躯体依赖性的发生机制
阿片受体长时间过度被激活,引起
1
3.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躯体依赖
性可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而精神依 赖性则否。 4.多数有依赖性特性的药物(阿片 类、镇静催眠药等)兼有精神依赖 性和躯体依赖性,个别毒品如麦角 二 乙 胺 ( lysergide,LSD, 一 种 致幻剂)只有精神依赖性而无躯体 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 : 俗称“心瘾”,指药物可
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drug
abuse):指反复 地、大量地使用一些具有依赖性潜 力 ( dependence poten-tial) 的 物质,且与医疗目的无关。 药物滥用结果可使滥用者对该物质 产生依赖性。
药物滥用
麻醉药物滥用与通常所说的抗生素
或激素的“滥用”不同:后者与医 疗目的有关,且一般不产生依赖性。
二、治疗
海洛因成瘾的治疗应包括脱毒、 康复及回归社会三个前后相连、有 机结合的阶段。
(一)脱毒
脱毒治疗分为药物戒毒和非药物戒 毒两类,目前以药物戒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