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 学 (理科) 【试卷综评】试卷的题型着眼于考查现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掌握情况。
整份试卷难易适中,没有偏、难、怪题,保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并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热情;在选题和确定测试重点上都认真贯彻了“注重基础,突出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培养能力”的命题原则,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整份试卷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复数i iz +=1(其中i 为虚数单位)的虚部是 ( ).A 21-.B i21 .C 21.D i 21-【知识点】虚数的概念;虚数除法的运算法则.【答案解析】C 解析 :解:化简得iz 2121+=,则虚部为21,故选C .【思路点拨】分式上下同时乘以分子的共轭复数再化简整理即可. 2.已知集合},1{R x x y y A ∈-==,}2{≥=x x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3 .B B ∉3 .C A B B ⋂= .D A B B ⋃=【知识点】集合元素的意义;集合运算;分段函数求值域.【答案解析】C 解析 :解:已知集合),,3(+∞-=A ),,2[+∞=B ∴B B A = ,故选C . 【思路点拨】{}|||1,A y y x x R ==- 指的是函数值域,将绝对值函数数形结合求值域,在验证各答案.3.某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9009001200、、人,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该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中抽取容量为50的样本,则应从高三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 ).A 15 .B 20 .C 25.D 30【知识点】分层抽样.【答案解析】B 解析 :解: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例为4:3:3,按分层抽样方法,在高三年级应该抽取人数为20433450=++⨯人,故选B .【思路点拨】利用样本三个年级学生容量比与总体中其容量比相同建立等式求值. 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5418a a -=,则=8S ( ).A 18 .B 36 .C 54.D 72【知识点】等差数列的性质和求和公式.【答案解析】D 解析 :解:由题意1854=+a a ,等差数列中8154a a a a +=+,所以722)(8548=+=a a S ,故选D .【思路点拨】先应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得8154a a a a +=+,再应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2n n n a a S +=求和.5.在二项式52)1(x x -的展开式中,含4x 的项的系数是( ) .A 10 .B 10- .C 5- .D 20【知识点】二项展开式通项的公式.【答案解析】A 解析 :解:由二项式定理可知,展开式的通项为rr r x C 3105)1(--,则4310=-r 得2=r ,所以含4x 项的系数为10)1(225=-C ,故选A .【思路点拨】先由二项式定理得通项r r r x C 3105)1(--,再根据未知量次数建立等式4310=-r 得2=r ,将r 值代回通项得系数.【典型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二项展开式通项的公式.6.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A 30 .B 12 .C 24 .D4【知识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答案解析】C 解析 :解:由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是一个三棱柱被截去了一个小三棱锥得到的,如图111345(34)324232V =⨯⨯⨯-⨯⨯⨯=,故选C .【思路点拨】先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再利用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典型总结】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的应用,利用三视图还原成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要求熟练掌握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公式.7.已知y x ,都是区间]2,0[π内任取的一个实数,则使得x y sin ≤的取值的概率是( ) 3 2 4 3 第6题图.A 24π .B π2 .C 21.D 22π【知识点】几何概型.【答案解析】A 解析 :解:此题为几何概型,事件A 的度量为函数sin y x =的图像在[0,]2π内与x 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即20sin 1S xdx π==⎰,则事件A 的概率为21422s P s πππ==='⨯,故选A .【思路点拨】利用积分找出满足题意的图形的面积与边长为2p的正方形的面积的比值即可.8.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θ,定义⨯为与的“向量积”,且⨯是一个向量,它θ=,若(2,0)u =r,(1,u v -=r r=+)(( ).A 34 .B 3 .C 6.D 32【知识点】向量加减运算;模的运算;夹角的运算.【答案解析】D 解析 :解:由题意()(1,)v u u v =--=,则(3,3)u v +=,3cos ,u u v <+>=,得1sin ,2u u v <+>=,由定义知1()sin ,22u u v u u v u u v ⨯+=+<+>=⨯=D ..【思路点拨】先求v ,再求u v +,数形结合求sin q ,最后套“向量积”的长度公式即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每小题5分,满分30分)(一)必做题:第9至13题为必做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9. 函数3log (32)y x =-的定义域是 .【知识点】对数函数的定义域.【答案解析】),32(+∞解析 :解:由023>-x 得32>x ,则定义域为:),32(+∞ .【思路点拨】本题对未知量的限制只在真数部分,列式直接可求得.10.以抛物线x y 42=的焦点为顶点,顶点为中心,离心率为2的双曲线方程是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方程.【答案解析】2213y x -=解析 :解:抛物线焦点(1,0),则双曲线中:1a =,且2c e a ==,得2c =,又222c a b =+得33b =,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2213y x -=.【思路点拨】据已知求a ,由离心率为2求c ,再由222c a b =+求b ,从而得到方程. 11.用数字1,2,3,4可以排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共有____________个. 【知识点】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优限法.【答案解析】12解析 :解:由题意,没有重复数字的偶数,则末位是2或4,当末位是2时,前三位将1,3,4三个数字任意排列,则有336A =种排法,末位为4时一样有336A =种,两类共有:33212A =种,故共有没有重复数字的偶数12个. 【思路点拨】本题为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一定要先按排限制位即个位,个位有两种情况,再分类分别求个数,最后求和即可.12.设变量y x ,满足⎪⎩⎪⎨⎧≤+≤≥110y y x x ,则y x +的最大值是 .【知识点】线性规划.【答案解析】3 解析 :解:由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则目标函数z x y =+在点(2,1)B 取得最大值, 代入得3x y +=,故x y +的最大值为3. 【思路点拨】先由约束条件画可行域,再数形结合平移目标函数直线系得最优解,最后代入目标函数求值即可.13.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R ,2)1(=-f ,对任意R x ∈,2)('>x f ,则42)(+>x x f 的解集为 .【知识点】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其他不等式的解法.【答案解析】(1,)-+∞解析 :解:设F x f x 2x 4=-+()()(), 则F 1f 124220-=---+=-=()()(),又对任意R x ∈,2)('>x f ,所以F x f x 20??()()>,即F (x )在R 上单调递增,则F (x )>0的解集为(-1,+∞),即f (x )>2x+4的解集为(-1,+∞).故答案为:(-1,+∞)【思路点拨】构建函数F x f x 2x 4=-+()()(),由f (-1)=2得出F (-1)的值,求出F(x )的导函数,根据2)('>x f ,得到F (x )在R 上为增函数,根据函数的增减性即可得到F (x )大于0的解集,进而得到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二)选做题:第14、15题为选做题,考生只选做其中一题,两题全答的,只计前一题的得分。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极坐标系中,B A ,分别是直线05sin cos =+-θρθρ和 圆θρsin 2=上的动点,则B A ,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是 . 【知识点】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点到直线的距离.【答案解析】1 解析 :解:由题意,直线:50l x y -+=,圆的标准方程22(1)1x y +-=,则圆心(0,1)到直线l 的距离为,且圆半径1r =,故m i n 1A B d r =-=-.【思路点拨】先把直线与圆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所示,OAB ∆是等腰三角形,P 是底边AB 延长线上一点, 且3=PO ,4=⋅PB PA ,则腰长OA = . 【知识点】构造圆应用其切割线定理.【答案解析】解析 :解:】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作圆,则圆O 经过点B ,即OA OB r ==,设PO 与圆O 交于点C 且延长PO 交圆O 与点D PA PB PD PC =,即(3)(3)4r r +-=,得r =OA r ==【思路点拨】构造以OA 为半径的圆,由切割线定理建立关于半径的等式从而求出OA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02cos 22sin=-xx .(1)求x tan 的值;A P OB(2)求xxxsin)4cos(22cos⋅+π的值.【知识点】弦切互化;二倍角的正切公式.【答案解析】(1)43-(2)14解析:解:(1)∵sin2cos022x x-=,则cos02x≠-------------------1分∴tan22x=---------------------------2分∴22tan2tan1tan2xx=-----------------------------4分2224123⨯==---------------------------5分(2)原式22=---------------------------7分(cos sin)(cos sin)(cos sin)sinx x x xx x x-+=---------------------9分cos sinsinx xx+=------------------------------10分1tantanxx+=------------------------------11分14=------------------------------12分【思路点拨】(1)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tan2x,再利用倍角公式求出tan x即可;(2)把分母展开消项即可.17.(本小题满分12分)去年2月29日,我国发布了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指出空气质量指数在050-为优秀,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惠州市环保局对我市2014年进行为期一年的空气质量监测,得到每天的空气质量指数,从中随机抽取50个作为样本进行分析报告,样本数据分组区间为(]5,15,(]15,25,(]25,35,(]35,45,由此得到样本的空气质量指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 求a 的值;(2) 根据样本数据,试估计这一年度的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值; (注:设样本数据第i 组的频率为i p ,第i 组区间的中点值为i x ()1,2,3,,i n =,则样本数据的平均值为112233n n X x p x p x p x p =++++.)(3) 如果空气质量指数不超过15,就认定空气质量为“特优等级”,则从这一年的监测数据中随机抽取3天的数值,其中达到“特优等级”的天数为ξξ【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二项分布.【答案解析】(1) 0.03a = (2)24.6 (3) 35解析 :解:(1) 由题意,得()0.020.0320.018101a +++⨯=, ……………1分解得0.03a =. ……………2分 (2)50个样本中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值为0.2100.32200.3300.184024.6X =⨯+⨯+⨯+⨯= ……………3分由样本估计总体,可估计这一年度空气质量指数的平均值约为24.6. …………4分 (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该年度空气质量指数在(]5,15内为“特优等级”,且指数达到“特优等级”的概率为0.2,则13,5B ξ⎛⎫ ⎪⎝⎭. ……………5分ξ的取值为0,1,2,3, ……………6分 ()30346405125P C ξ⎛⎫===⎪⎝⎭,()2131448155125P C ξ⎛⎫⎛⎫==⨯=⎪ ⎪⎝⎭⎝⎭,空气质量指数0.032 0.020 0.018O 5 15 25 35 45 a()2231412255125P C ξ⎛⎫⎛⎫==⨯= ⎪ ⎪⎝⎭⎝⎭,()3331135125P C ξ⎛⎫=== ⎪⎝⎭. ……………10分∴ξ的分布列为:……………11分∴6448121301231251251251255E ξ=⨯+⨯+⨯+⨯=. ……………12分(或者13355E ξ=⨯=) 【思路点拨】(1)所有矩形的面积和为1解得a ;(2)代入公式求值即可;(3)利用二项分布求出分布列,然后求其期望值即可.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A BC ⊥侧面11A ABB ,且12AA AB ==(1) 求证:AB BC ⊥;(2) 若直线AC 与平面1A BC 所成的角为6π,求锐二面角1A AC B --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