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历史强化训练(五)历史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历史强化训练(五)历史试题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历史强化训练(五)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

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

这表明A.诸侯各国丢弃传统文化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孔子对传统文化的尊崇2.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定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

这一变化反映了A.宗法族群观念受到重视B.统治疆域由东向南扩展C.君臣政治关系得到强化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3.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4.(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

)上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

据此可知A.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B.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C.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5.袁伟时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帮助中国人冲破意识形态牢笼,实现思想变革,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

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旨在A.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B.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C.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基础D.推动中国人民获得解放6.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

整个抗战期间,先后在国外设立12个办事处,分布于欧美各地,并与当地民间团体建立了相当广泛的联系。

该机构的设立A.有助于获取国际力量的支持B.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D.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7.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B.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C.营造经济建设良好外部环境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8.在古希腊,公民的自由是在城邦里分享社会权利,是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

而公民的政治则是与城邦相关的一切事务,它几乎囊括了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这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B.为现代个人自由提供了范式C.确立了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D.帮助公民树立集体荣誉观念9.“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

”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移B.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人口死亡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10.苏德战争初期,德国的闪击战使苏联陷入不利局面。

但苏联每年制造出4万架飞机、3万辆坦克、12万门大炮和15万挺机枪,最终扭转劣势取得战争胜利。

这表明A.苏联人民为二战做出巨大贡献B.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比例失调C.计划体制有利于集中生产能力D.卫国战争推动了苏联的工业化11.两极格局结束后,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但非洲地区冲突实际上增多了。

这表明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地区冲突成为世界主流C.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D.应辩证分析冷战的影响二、材料分析题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

12、13世时,意大利和美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

“从13世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大,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

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条件。

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看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

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垄断特权。

——摘编自代轩字《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

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

……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

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

“……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会经济结的变化,传统行会逐渐衰落。

——摘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大的发言权。

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组织自己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

1907,上海商务总会提出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协议。

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华商参加这一项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三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13.《左传》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服饰文化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中国服饰史》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4.(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南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件随着民间争言财利的好讼风尚以及无审级限制诉讼制度所引发的非法越诉、安诉现象对司法秩序的冲击,南宋对原有相关法律进行了改革。

新律规定: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给争论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以此作为诉讼当事人依次上诉的法定依据。

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判虽然经常会参酌人情,以使判决更加圆润,但人伦情理仅是对法律的补充,而不是颠覆,更不是所谓的“伦理法”、“父母官诉讼”等传统学说所能涵括。

实际上南宋司法官员早已践行了依据证据判决的成文法传统。

南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亦不乏历史启迪与思考。

——摘编自张本顺《变革与转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南宋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法制改革的影响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材料大意为:根据钱穆的考证,周人的语言被称作雅,所以雅言又被叫做正言。

孔子是鲁人,在平时经常使用鲁语,只有在诵读《诗》和《书》以及执行礼仪这三件事上一定会用雅言。

材料中只提到了孔子的用语习惯,并未提到诸侯各国的相关信息,并不能得出诸侯各国丢弃传统文化的结论,故A项错误。

用雅言诵读《诗》和《书》以及执行礼仪并不能与传播儒家思想完全等同,故不能表明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故B项错误。

孔子用周人的语言诵读儒家经典和执行礼仪,强调的是孔子对周人语言的尊崇,而非礼制的重要性,故C错误。

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鲁语,而在诵读儒家经典和执行礼仪的庄重场合却使用周人的语言,这表明孔子认为周人的语言是正式的官方语言,孔子认可周天子的统治,认同天下一家的观点,故D正确。

2.C【详解】根据材料中“故皇(王)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到“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说明天子地位的提高,即君臣关系的强化,故答案为C项;宗族关系强调的是血缘,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皇宫的位置,不是统治疆域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中强调的是皇宫的位置,不是宫殿模式,排除D项。

3.B【详解】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使得土地买卖频繁,导致土地分散,故B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与“明清出现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的松驰”说法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到“土地兼并被有效抑制”,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解析】表格显示从1850年开始工矿业和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说明中国近代经济逐渐由传统小农经济模式向近代化转变,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产生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是19世纪60年代—70年代,故B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传统小农经济分化的信息,故D项错误。

5.C【解析】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可知,新文化运动为自由民主国家奠定思想基础,C正确;根据“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是以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为途径,而不是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为目的,排除A;B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文化运动的初衷是通过普及西方的现代文明知识,……为自由、民主在中国生根奠定基础”,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6.A【解析】材料所述设立国际宣传处或在国外设立办事处以宣传中国的抗战和日军的暴行,有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了解和支持,A符合题意;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B不正确;材料所述与国民政府国际地位的提高无关,C不正确;国际宣传处的设置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7.C【详解】题干中的时间点是1977年至1979年,这是改革开放的孕育期和初期,为了给改革开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领导人注重出访发达国家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判定此时为改革开放的孕育时期,出访发达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目的性的,没有体现中国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除传统友好国家外”可知,对外关系还包括传统友好的国家,不仅仅是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出访是为了营造外部环境,而不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故D选项错误。

8.A【解析】“公民的政治则是与城邦相关的一切事务”说明古代雅典对于民众实行“城邦利益至上”的原则,显然为了城邦政治,个人的自由受到一定限制,A正确;雅典民众自由受到限制,显然不是现代个人自由范式,B错误;轮番而治属于民主决策方式,C错误;D不符合材料主旨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