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篇施工组织计划书目录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前言一、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2主要技术标准1.3主要工程数量1.4沿线建设条件1.5施工组织目标二、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1组织机构2.2人员配备2.3施工机械配备2.4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动员周期2.5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三、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3.1 路基工程施工3.2 涵洞工程施工3.3 排水工程师施工3.4 浆砌石挡墙施工3.5 砂石路面施工四、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4.1 浆砌挡墙施工顺序4.2 涵洞施工顺序4.3 路面工程施工顺序五、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5.1 质量保证措施5.2 工期保证措施六、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七、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7.1冬季的施工安排7.2 雨季的施工安排八、质量、安全保证体系8.1质量保证体系8.2安全保证体系九、其它应说明的事项9.1施工质量技术标准9.2既有道路保通措施9.3环境保护措施Sz-表1 工程管理曲线Sz-表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Sz-表3 施工工艺框图Sz表-4 施工总体计划表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前言我公司在编制景洪市2009年农村路网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基诺山基诺族乡大巴伞至小磨路水库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时,将严格按照竞争性合同谈判文件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除采取先进合理的工程进度安排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外,还将十分注意环境保护和保通。
我公司具有有效履行合同的能力、经验、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若能中标,我们将按照竞争性合同谈判文件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在规定的工期内,以优良工程的质量目标完成合同谈判范围内所规定的工程及其缺陷修复。
一、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景洪市2009年农村路网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基诺山基诺族乡大巴伞至小磨路水库公路(K0+000~K8+000),全长8公里。
1、原有公路状况景洪市2009年农村路网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基诺山基诺族乡大巴伞至小磨路水库公路,由于年代久远,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之不平衡,车辆严重超载,交通量增长较快,且养护条件较差,全线超限服役,公路现在已经千疮百孔,坑凹不平,出现多处坑槽、沉陷和塌方,造成天晴黄沙满天,下雨泥泞难行的状况,严重影响料行车安全和环境保护,给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制约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1.2 主要技术标准(l).公路等级:四级;(2).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3).路基宽度:4.5米;(4).行车道宽度:3.5米;(5).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米;(6).停车视距:10米;(7).最大纵坡:12%;(8).路面类型:20cm砂石路面、面料5cm;(9).水沟:口宽60cm,底40cm,深30cm;1.3 路面结构层的组成砂石路面20cm,面料5cm。
1.4 主要工程数量1.5 沿线建设条件本合同工程为路面改建工程,交通较为方便,施工过程中,应保证既有道路畅通。
沿线砂、石料丰富,水泥可当地水泥厂采购。
1.6施工组织目标1.工期目标:若中标,在开工通知后将立即开工,并确保在竞争性合同谈判申请文件要求的工期内完成合同谈判规定的本合同段范围内的工程任务。
并确保在招标文件规定的缺陷责任期内完成本合同工程缺陷修复。
本施组安排:2009年12月20日开工,2010年3月20日竣工。
工期为90日历天。
2.质量目标:确保本合同招标工程施工质量等级按JTGF8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一次验收达到合格,并确保全合同段单位工程合格率100%;确保全合同段工程竣工验收达到合格。
3.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消灭因工死亡事故,职工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
消灭重大的机械破损事故。
二、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1 施工组织机构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公司将组成专业性较强、工作效率高的管理层和作业层,负责组织和指挥本合同段工程的施工。
有效地全面履行合同。
项目部设经理、副经理兼总工程师,我们将按投标书附表所报名单委派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并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配备质检、试验、道路、机械等专业工程师和财务负责人、计划统计负责人。
另在项目经理部内,设六个科室、 3个作业队,具体的组织机构,见图2.1《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图2.1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2.2 人员配备财务室 技术室 质检室 试验室 材料室 景洪市2009年农村路网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基诺山基诺族乡大巴伞至小磨线水库公路项目经理部项目总工程师兼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路面工程一队路面工程二队计统室路基工程队承包人为实施和完成本合同工程及其缺陷修复而向现场派驻的人员都是能适应现场施工需要并能保证工程质量且是投标书附表中所报名单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他人员也是能满足本合同工程施工需要的在本行业中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员、质检人员、管理人员和有能力进行施工管理并指导施工作业的工长。
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类熟练技工、半熟练技工和普通工人,也能满足工程施工和质量要求的需要。
凡进驻现场的所有派驻人员都能是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满意的队伍和人员。
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的工程量、施工条件及要求的预期工期等情况,项目经理部及各工程队的人员配备如下:工长,施工高峰期或突击施工的劳力不足部分,由临时工和协议工补充。
2.3施工机械配备施工机械配备,见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试验仪器配备,见拟配备本合同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2.4施工机械设备、人员动员周期2.4.1投入本合同段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目前已检修保养完好,并集中在基地待命,配套完整,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和进度要求。
接到中标入场通知书后,第一批机械5天内可到达施工现场。
2.4.2准备参加本合同工程施工的队伍和人员都是参加过多条公路施工的人员和队伍,具有较丰富的公路施工的经验,同时也具备比较专业的管理能力。
拟投入本合同段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已齐集在基地待命,施工队伍和人员已经过整训,一旦中标五天内可到达施工现场。
2.5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2.5.1设备进场,主要采取汽车运输方法,基地设备库装车,汽车或拖车运输。
汽车、吊车类可自行开往施工现场。
2.5.2 施工人员进场,采取汽车或乘坐长途客车到达施工现场。
2.5.3工具、材料采取汽车运输方式运抵施工现场。
三、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3.1路基工程施工3.1.1路基工程施工方案1.本工程路基土石方方量较小,拟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挖土石方。
2.涵洞、挡墙先行安排施工,为路面施工创造条件。
3.软土地基处理路基补强为本合同路基工程施工的重点。
3.1.2涵台背及挡墙背回填结构物处的回填,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
回填时圬工强度的具体要求及回填时间,应按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规定办理。
对于填挖结合部的回填,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若无明确规定,则在原地面分层挖宽2米以上的台阶,逐层进行重点压实搭接。
对于涵台背、挡土墙背及锥坡等将采用砂性土或具有一定级配的渗水性材料进行回填。
填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厘米,塑性指数应小于12。
并在接近压实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均衡对称地分层填筑和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20厘米在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采用打夯机及其它机具进行压实。
施工中禁止利用推土机将填料堆至结构物附近,以防结构物位移或破坏。
3.1.3软土路基处理及路基补强1.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时,应按图纸或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处理方法施工,并应在施工之前28天,按图纸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该方案应包括一切材料的说明、样品、试验报告和机械设备情况、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内容。
并应按规定进行试验路段。
施工中,如发现实际地质情况与图纸不符合而需改变设计,应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换填片石施工材料选用不易风化的片石,其尺寸不小于300mm。
施工方法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施工时,当软土地层平坦时,从路堤中心成等腰三角形向前填筑,渐次向两侧对称地填至全宽,使泥沼或软土向两侧挤出。
当软土地层横坡陡于1:10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施填,并在低侧边部适当超填,待片石填筑达到设计厚度时,应用较小石块填塞垫平,用重型压路机压实。
3.换填碎石施工用作换填的碎石料,由岩石或砾石扎制而成,应洁净、干燥,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其颗粒形状应具有棱角,不含软质石或杂质,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
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首先清理干净软土,作好排水工作,在清理干净的基底上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碎石垫层,分层松铺厚不得超过200毫米,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
压实的方法使用碾压法。
若采用碾压法施工时,应控制最佳含水量。
换填碎石垫层应宽出路基边脚0.5~1.0米,且无明显的粗细料离析现象。
3.1.4路基土石方雨季施工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1.在路基土石方施工期间,应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
施工场地的排水不得排入农田、耕地或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应引起淤积、阻塞和冲刷。
施工时,各施工层应随时保持一定的泄水横坡或纵向排水通道。
挖方路基顶面或填方基底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措施降低其含水量。
2.雨季期间,进行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①保持施工现场排水设施的畅通②低洼地段、地质不良地段的土质路基避开雨季施工。
③做到随挖、随运、随填、随压。
每层填土表面筑成2-3%的横坡,并在雨水来之前和收工前,将松铺的松土碾压密实。
④雨季开挖路堑,分层开挖,每层底面留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沿边坡顶留30cm厚,待雨季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开挖路堑,距路基顶面30cm 时,停止开挖,待雨季后再挖到标高。
⑤路堤填料,雨后必须经过晴天凉晒,当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继续施工。
⑥软土地区路基的施工,应避开雨季施工。
3.2混凝土面板施工3.2.1 盖板集中在预制场预制,用汽车吊或扒杆吊进行安装;每道涵洞开挖前,进行定位复测,基础开挖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对软弱地基进行认真处理,砌筑工艺按挤浆法施工,对砂、石料的进场、砂浆的配制都应在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予以实施。
砌筑砂浆采用机制拌制,严禁在砂堆或地面上直接拌制砂浆。
按设计做好伸缩缝和防水层,外观应满足技术规范的规定。
3.3排水工程施工3.3.1排水工程主要包括边沟、排水沟、改沟等项工程的施工。
3.3.2排水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水泥砂浆、钢筋、模板、石料、沥青材料、垫层、过滤层等都应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图纸的要求。
3.3.3施工前对排水工程所处的原地面进行复测,看是否有利于排水,以核实图纸上的位置是否符合实际,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