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理业务调研
一、保理的定义及分类
保理是指销售商(债权人)将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等综合性商贸服务。
保理业务分类方式众多,主要有:
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保理和国际保理。
国内保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均在境内的保理业务,国际保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中至少有一方在境外(包括保税区、自贸区、境内关外等)的保理业务。
按是否有追索权划分,可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
有追索权保理是指在应收账款到期无法从债务人处收回时,保理公司可以向债权人反转让应收账款、要求债权人回购应收账款或归还融资;无追索权保理是指应收账款在无商业纠纷等情况下无法得到清偿的,由保理公司承担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按是否通知买方划分,可分为明保理和暗保理。
明保理是指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事实以书面形式通知买方,暗保理是指不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事实通知买方。
按保理商类型划分,可分为银行保理和商业保理。
前者是银行从事保理业务,后者即商业保理公司从事保理业务。
通常而言,银行保理更侧重于融资,银行在办理业务时仍然要严格考察卖家的资信情况,并需要有足够的抵押支持,还要占用其在银行的授信额度,所以银行保理更适用于具备足够的抵押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大型企业。
商业保理机构则更注重提供调查、催收、管理、结算、融资、担保等一系列综合服务,更看重应收账款质量、买家信誉、货物质量等。
从这一点上来说,银行保理主要为大型企业服务,商业保理专注于某个行业或领域的针对性服务,更适用于中小微企业。
相比与银行保理,目前商业保理还处于开创局面的发展阶段。
本次调研以商业保理业务为调研主题。
商业保理业务大致流程可参考如下示意图:
二、商业保理业务的溯源及发展
保理业务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毛纺工业。
19世纪后期,国际贸易促进了美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和贸易需求,现代保理业务应运而生。
由于市场信用环境不佳、三角债现象普遍,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不完善,我国商业保理业务在2012年之前发展缓慢,2012年之后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主管部门政策的出台,我国商业保理市场开始发力,2012年也被称为中国商业保理行业的元年。
由于银行一般对办理保理业务有较高的要求和限制,且随着贸易融资整体风险上升,银行对保理业务的信贷额度明显减少,大量中小企业的保理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为商业保理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目前,我国商业保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商业保理公司受资金限制,业务发展受到制约。
按以往传统融资方式,商业保理公司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以获取稳定的资金来源,但往往又受到融资周期长、效率低下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商业保理公司开始与P2P网贷平台合作,通过平台寻求更高效的融资渠道。
P2P网贷平台商业保理产品一般都是有追索权的保理。
供应商(通常是中小
企业)与买方(通常为供应链核心企业)订立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产生应收账款;供应商将该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保理公司,由商业保理公司向其提供融资服务,实现资金周转;商业保理公司与P2P网贷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将该应收账款转让给平台投资人;到期后商业保理公司从买方(明保理)或供应商(暗保理)处收到还款,并支付给P2P网贷平台投资人。
在商业保理业务中,P2P网贷平台通常都会通过商业保理公司回购、引入担保机构或保险公司等方式对投资者进行本息保障。
P2P网贷平台该项业务的运营模式如下图所示:
三、我国商业保理公司设立的资格条件及相关程序
各地关于商业保理公司的申请人、成立条件、经营范围、报送资料、注册流程等内容汇总可参考如下附件。
各地设立商业保理
公司的政策汇总.xlsx
其中,设立商业保理公司的资格条件中比较共性的要求包括:
1、投资者(或其关联主体)具有经营商业保理业务等相关行业的经历。
2、申请设立商业保理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不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
3、商业保理公司应至少拥有2名以上具有金融领域管理经验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高级管理人员。
4、商业保理公司的名称中应标明“商业保理”字样。
5、商业保理公司应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办理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将应收账款权属状态予以公示。
四、商业保理公司禁止从事的活动
关于禁止商业保理公司从事的活动范畴,各地出台的商业保理业务相关试点办法虽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吸收存款;
(二)发放贷款或受托发放贷款;
(三)专门从事或受托开展与商业保理无关的催收业务、讨债业务;
(四)受托投资;
(五)法律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
五、商业保理业务的行业主管部门
根据各地颁布的商业保理的相关试点办法,各地的商业保理业务的主管部门各不一致,以下为几个主要试点地区的现有情况汇总比对:
自2012年6月《商务部关于商业保理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资函[2012]419号文)颁布以来,天津、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多地相继出台了关于商业保理业务的相关试点办法。
包括:
1、《商务部关于商业保理试点实施方案的复函》(商资函[2012]919号)
2、《商务部关于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深圳市、广州市试点设立商业保理企业的通知》(商资函[2012]1091号)
3、《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商业保理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商办秩函[2013]718号)
4、《天津市商业保理业试点管理办法(2013修订)》(津政办发[2013]103号)
5、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两江新区商业保理(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渝商委发[2013]55号)
6、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关于印发《深圳市外资商业保理试点审批工作暂行细则》的通知(深经贸信息外资字〔2013〕73号)
7、《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批转区商务委关于黄浦区商业保理企业设立和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黄府规[2014]1号)
8、《广州市外经贸局、广州市金融办关于印发广州市外商投资商业保理业试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穗外经贸资[2014]2号)
9、《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商业保理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沪]自贸管[2014]26号)
10、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商务委、市工商局制订的《上海市商业保理试点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沪府办[2014]65号)
11、福建省商务厅关于印发《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商业保理业务试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商务外资[2015]25号)
12、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商业保理(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宁政规字[2015]17号)(尚未正式实施)
具体请详见附表“商业保理公司相关政策汇编”。
商业保理公司相关
政策汇编.xl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