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注意事项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附录C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检验方法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GB/T 18883-2002)
采样前:需房间密闭12小时以上。
选点要求: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
仪器操作:首先清洗仪器20min,之后直接测量出结果(采样时间20min)
采样高度:0.5~1.5m之间。
记录内容:
采样器编号;
采样时间;
采样点的地点、时间、气压、温度、湿度等;
其他:如风向、风力、雨前、雨后、周围环境等。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无机含碳化合物
仪器:便携式红外线气体分析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GXH-3010
空气中氡浓度闪的烁瓶测量方法(GB/T 16147—1995)
仪器:环境氡测量仪FD216(范围3~10000Bq/m3)
采样仪器直接测量现场读数,(方法闪烁瓶法原理)
布点要求:采样点必须有代表性,室内、室外、地下场所,空气中氡的浓度分布是不均匀的。采样点要代表待测空间的最佳取样点。
采样条件:必须考虑地面、地域、气象、居住环境、人群特征等,条件的规范化取决于采样的目的。
采样时间和频次:连续采样5次,每次10min。
排气筒:出口段的长度至少应有4.5倍直径(或当量直径)的平直管段。
现场记录:记录灶台、蒸炉数量,食用油类型。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
样品采集:采样器入口距地面高度不得低于1.5m。采样不宜在风速大于8m/s等天气条件下进行。采样点应布置在距人行道边缘外侧1m处。
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透明度透明圆盘法)(GB 17378.4-2007)
采样注意事项:在船头采样,避免船尾把水搅浑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透明度)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透明度:塞氏盘法
透明度盘又称塞氏圆盘,盘在船的背光处平放入水中,逐渐下沉,至恰恰不能看见盘面的白色时,记取其尺度,就是透明度数,以cm为单位。反复观察二三次。
测量高度:测量仪器探头(天线)尖端距离地面(或立足点)1.7m。根据不同监测目的,可调整测量高度。
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A/m)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 988-2005)
监测条件: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建议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监测。环境湿度﹤80%
采样时滤膜用镊子放入洁净采样夹内的滤网上,滤膜毛面应朝进气方向。采样结束后,用镊子取出。将其尘面两次对折,放入样品盒或纸袋,并做好采样记录。
样品保存:将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室)中平衡24h,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范围内。
滤膜:根据采样目的可选用玻璃纤维滤膜、石英滤膜等无机滤膜或聚氯乙烯、聚丙烯、混合纤维等有机滤膜。采样前后,滤膜称量应使用同一台分析天平。
采样要求:
探头(天线)尖端与操作人员之间距离不少于0.5m。
在室内监测,一般选中间位置,点位与家用电器等设备之间距离不少于1m。在窗户(阳台)位置监测,探头(天线)尖端应在窗框(阳台)界面以内。
对于发射天线架设在楼顶的基站,在楼顶公众活动范围内布设监测点。
监测时间和读数:每个测点连续测5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小于15s,并读取稳定状态下的最大值。
无规振动:每个测点等间隔地读取瞬时示数,采样间隔不大于5 S,连续测量时间不少于1000 S,以测量数据的VLZ10值为评价值。
测量位置:测点置于各类区域建筑物室外0.5m以内振动敏感处。必要时,测点置于建筑物室内地面中央。
拾振器平稳的安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避免置于如地毯、草地、沙地或者雪地等松软的地面上。
采样点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相一致,相对高度0.5m~1.5m之间。
采样器:流量范围0.02~0.5L/min,流量稳定。使用前后用皂膜流量计校准。流量误差应小于5%,1h平均浓度至少采样45min。
采样介质:金属管Tenax管(无法确定采样介质的前提下可以写固体吸附管)
仪器量程:0~50ppm(mg/m3=ppm×(分子量/22.4))
采样前注意:采样前先调零,再用标气校准。标定完成后就可以测量。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7]114号)
工作频率范围在110MHZ~40GHZ内的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仪器:电磁辐射分析仪PMM8053B/EP300
电场强度(V/m),磁场强度(uT)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附录A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GB 18483-2001)
仪器:崂应3012型
采样位置:应设在距弯头、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1.5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1007—88)
仪器:AWA6256B+型环境振动分析仪(测量范围:48~138dB)。
采样前准备:采样前后仪器校准。
测量量:铅锤向Z振级。
测量类型:
稳态振动:每个测点测量一次,去5 S内的平均示数作为评价值;
冲击振动:取每次冲击过程中的最大示数为评价值,对于重复出现的冲击振动,以10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评价值。
仪器:电磁辐射分析仪PMM8053B/EP300
测量方法:测量仪表应架设在地面上(1~2)m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选1.5m
工频电场强度测量:测量人员应离测量仪表的探头足够远,一般情况下至少要2.5m,场强仪和固定物体的距离应该不小于1m。
变电站外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应选在无进出线或远离进出线的围墙外且距离围墙5m的地方布置,测量工频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最大值。变电站围墙外工频电场和磁场测至围墙外50m处即可。
监测条件:应符合行业标准和仪器的使用环境条件,建议在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下监测。环境湿度﹤80%
监测人员:须有二名以上监测人员才能进行。
监测时间:在移动通信基站正常工作时间内进行监测,建议在8:00~20:00时段进行。
监测点位选择:一般布设在发射天线为中心半径50m的范围内可能受到影响的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