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韩国语第五册 第七课 无法忘怀的尹东柱

大学韩国语第五册 第七课 无法忘怀的尹东柱

第七课无法忘怀的尹东柱
1、作家介绍
정병욱(1922-1982),前首尔大学教授
尹东柱诗人宿舍郑晚辈是前首尔大学教授,尹诗人毕业于延熙专业学校,1941年本来想要发行自选诗集“天空、风、星星和诗”,但却失败了,东渡日本,付排的原稿在自己作为学生兵被拉走前交给妈妈保存。

后来,尹东柱诗人的遗稿在1948年出版了。

2007年在光阳保存的尹东柱诗人遗稿(“天空、风、星星和诗”的手稿),郑前首尔大学教授的房屋被登记为登记文化遗产第3 41号。

2、作品鉴赏
尹东柱学校晚辈郑炳旭以实际体验为基础,对于尹东柱的生活和人品,他的诗和创作过程等以随笔形式写的评传,作者力图通过文字试着用客观的、学术的接触,从个人层面,主观的和情感的接触。

作者所述的拥有成熟人格和美丽灵魂的“尹东柱”,诗人和年轻的日子一起作为珍贵的回忆珍藏着。

3、试思考问题
①引用尹东柱的诗试着掌握其具有的性格和特征。

②试思考“想感受时代痛苦的品性”的意思。

③试思考关于“作为作者的忠告成为附加的第四行的效果”。

不知不觉间,距离尹东柱离开人世,岁月已经流逝了30多年。

他生前享受散步的西江一带建造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穿流的창냇벌,창내好像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今天新村的模样完全不同了,如果是月明的夜晚的话,照例要出来,在他散步的路上,草虫的声音早就停止了。

他曾经作为思考的乐园已经成为外人的墓地,丧失了已久的季节感。

在他曾经下榻过的陈旧寄宿房,大婶不一定知道他什么时候告别人世。

如此的岁月最终已经全部改变了,但是,我对于东柱的回忆一点也没有褪色,一直历历在目。

我和东柱第一次见面是在1940年延禧专门学校的宿舍,耸立的鼻子,炯炯有神的眼睛,像一字排开紧闭的嘴,他就是一个美男。

透明的肌肤,纤瘦的身段,端庄的衣着,如此的他真是一个有魅力的人。

但是,他不是因为打扮才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而是他本来就具有的天性。

帽子永远不会歪斜地戴着,校服的纽扣永远不会倾斜,西服裤子膝盖前面永远不会突出来,鞋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干净的,他就是这样干净、整洁,即使刮风,即使雨雪大作,他都不动摇,永远像泰山一样可靠和朝气蓬勃。

他在延禧专门学校文科,是比我高二年级的高年级学生,他的年龄比我大五岁,他对我像对弟弟一样怜爱,我对他像哥
哥一样跟随着。

作为新生,我的全部生活由于他而被吸引,也由于他可以摆脱乡巴佬。

即使去书店也要询问他,因为他才买书,乡下弟弟的礼物他也挑选、购买和寄送。

今天,我坚信从某些方面说,他对我理解文学、热爱民族、领悟人生真谛等方面植入了种子,才结出果实。

因此,写这篇文章时,我能感觉到他好像守护在我的身旁。

如果有明月的话,他常常登门拍拍正蜷缩在床上的我,带我出去,横穿延禧的草丛,跨过西江的庭院,享受着二个小时左右的散步。

在那个时间里,他因为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开口,所以究竟在思考什么到现在还是个谜。

偶尔也就询问“郑兄,刚刚读过的书有意思吗?”对于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已经想不起来了。

但是,他也就说说“那本书就要那样读”。

有的时候会说“那本书只读大纲是不行的,这本书即使非常用心地阅读,理解起来还是非常困难。

”还给讲明道理,可见他读书的范围是很宽的。

文学、历史、哲学这样的书他精读到简直可以把纸看穿了。

有的时候,紧闭双唇,他的眼睛里好像爆裂着火球。

有的时候闭上眼睛,半天中精雕细琢,接下来过渡到章节,有的时候还在笔记本做记录。

所以,他从不在读过的书上划线,都记在脑子里,因为他有洁癖。

太平洋战争展开后,日本实行更加恶毒、严酷的粮食政策,
宿舍的饭桌越来越粗糙,学生们尝试着进行强烈的抗议,因为日本当局的监视本来就非常彻底,一点办法也没有。

1941年的春天,东柱升入4年级,我升入2年级,我们很多人决定离开宿舍,正好在我的一个朋友的斡旋下,得到了一个安静、娴雅和简单的寄宿房,我们在那个地方可以非常愉快地享受寄宿生活。

然而,我们在寄宿房仅一个月后,就不得不离开了。

那年5月的最后一天,为了打听其他寄宿房,怀着深深遗憾的心情来到楼上洞寄宿房,从玉仁洞出来的路上,偶然地看到贴在电线杆上的寄宿房纸条广告,看到那些后找到那家,在门牌上写着“金松”的字样,难道是?试着敲了敲门,果然出来开门的主人真的是小说家金松,就是他。

我们作为金松家的成员开始新的寄宿生活,晚饭结束后,我们在大厅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音乐、还谈论文学,有时还听他的声乐家夫人美丽动听的歌声。

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充实和有价值。

东柱的第一部诗集登载的很多作品都是在那年5月和6月间写的,据说原因就在于此。

虽然没有用处,但是,可以和旁边的笔友用心交谈,在黑暗的世态里也能得到主人夫妇的款待,在愉快中可以尽情地写诗。

在东柱和我的周围,因为没有其他酒客,他没有在酒席上特别适合的事情。

偶尔傍晚时进电影院,如果太晚的话,会在
中餐馆用餐。

那时偶尔会有被请喝酒的事,酒气上涌时,他的言行并没有太突出的变化,比起平时话稍微多一点的程度。

但是,即使在醉中也不会发生话题被改变的事情。

他的性格中有很多效仿点,但是,那中间最应该效仿的一点就是绝对不会说出诽谤别人的话。

酒后的话,人们的嘴里总是对别人批判或总是受到别人的攻击,但是,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有听到过诽谤别人的话。

1941年9月,我们踏实而愉快的生活中降临了突如其来的横祸,当时因为金松是被监视的对象,再加上在家里有留宿的延禧专门学校的学生,日帝监视我们眼神的日子越来越敏感,日本特高科刑警会随时找来,我们房间书架上插的书名少了起来,翻找柳条箱还抢走了信件,折磨我们。

我们不得不再次搬家,那个时候刚好是毕业班,东柱的生活正处于非常忙碌的状况,对于升学的苦恼、对于时局的动荡不安、对于暴政的担心,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搬家,所有的事情都碰到一起,东柱流露出非常痛苦的神色。

在这样迫切的生活里,他创作出具有代表性、广泛流传的重要作品。

“另一个故乡”、“数星星的夜”、“序诗”等正是这个时候写的诗。

东柱的诗随便写在稿纸上,修改的事情几乎没有。

即几天就完成一篇,有几个月,因为心里苦闷,提笔在纸上一次就完成了。

如果看他的诗集,1941年5月31日那天写了“另一个太
初之晨”、“十字架”、“闭目而行”等三篇,6月2日写了“有风在刮”,像东柱那样少产的诗人一天写成三篇诗,两天后又写了一篇,真是令人无法相信的事实。

据说那些在脑子里完成的诗,写在稿纸上的仅仅是少数,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确定的。

他因为是像这样在心里琢磨诗,会为了一个诗句而苦闷几个月,在最有名的“另一个故乡”里,
黑暗中仔细端详着我慢慢风化的美丽白骨,
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是我在哭吗?
在这个句子里,所说的“风化作用”,它不像诗词,表现出非常的不满,可是,找不出可以修改或可以替代的适合句子,就那样保留了,最终也不满意。

即使如此,对于自己的作品也没有过于固执和执着。

像“数星星的夜”里
那些彻底鸣叫的昆虫
在为羞愧的名字而悲伤。

首次写在稿纸上给我看时,我把我的感觉说了一下,给他暗示“不知怎么搞的有点空的感觉。

”那以后,现在的诗集第1部就是整理了相当部分的原稿,甚至附上“序诗”,一边给我一部,一边说“上一次金兄说”数星星的夜“的结尾部分空,试着添加了这样的结尾”,最终削减成四行。

假如严寒过去春天也走近我的星星
如同坟头上绿草茵茵
刻下我名字的山坡上
青草也会骄傲地一派茂密吧。

像这样倾听并接受我忠告的态度,想起来作为诗人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东柱他那宽大的襟怀,令我渐渐地低下头,钦佩之心油然而生。

作为毕业纪念,东柱编的自选诗集“天空、风、星星和诗”的亲笔诗稿,一共3部,他自己保存一部,给了李易和老师一部,剩下的一部给了我。

这部诗集实际包括有19篇作品,最后收录的诗是“数星星的夜”,1941年11月15日写成的。

11月2 0日写的“序诗”,看了这些,他自己创作的诗集,本来计划作为毕业纪念出版的,可是,他接受劝说,将这个诗稿移交给老师保管和出版。

和“十字架”、“悲伤的民族”、“另一个故乡”一样的作品,不只是不能通过日本官厅的审查,而且他的身边随时有危险,只有等待时机。

但是,看不到他失望的眼神,老师的忠告是理所当然的,还有出版诗集,可能认为序论不是必需的。

打消诗集出版的念头是在1941年11月29日写的“肝”,大概是被剥夺作品发表和出版自由的知识分子的愤怒爆发了。

可是,他不得不劝慰自己,他一边平息怒火,一边在1941年1月24日平心静气地写出了“忏悔录”,也许这是他在祖国的最
后作品也说不定。

1942年为了留学而去了日本,他在第二年19 43年7月的独立运动作为嫌疑被逮捕,被判了二年徒刑,在福冈监狱服刑,在祖国光复前半年的1945年2月16日,在监狱里以28岁年轻的生命含冤闭上眼睛。

现在,东柱并没有离开人世,因为,今天在这块土地上的很多年轻人喜欢背诵,他的代表作品“数星星的夜”的结尾行,不只是作为单纯的诗句,而且成为现实。

他的故乡北间道龙井村的东山山坡上,埋着他的坟墓,在春天骄傲地长出绿色的草坪。

可是,东柱不只是在遥远的北间道,他的诗里流露出民族爱的精神,他永远活在所有爱他的人心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