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挂面产业化发展与前景分析1

挂面产业化发展与前景分析1

手工拉面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近几年来,手工拉面这一传统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

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到现在的规模化生产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道路,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竞争层级逐步提升,消费者消费理性也在增强,国家职能部门对产品的标准、制造和流通过程的监管越来越规范,标志着手工拉面产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一、公司基本情况古浪伊禧堂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以“立足三农,开拓创新”为己任,致力于河西地区综合开发的新型高科技企业。

公司位于古浪县双塔生物制药食品工业园,依托10万亩优质“红秃头”小麦原料种植基地,建成年产2500吨标准化生产车间1栋,总资产3500万元,现有职工90人,其中管理人员20人,技术人员70人,职工平均年龄38岁,大中专以上学历占70%。

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植物的种植;收购以及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面粉制品(手工创新)的加工、销售和对外贸易经营;挂面、豆制品、米制品、土特产、有机食品、食品机械的研发。

其主导产品为手工拉面,公司通过深度挖掘整理河西地区“始于明末清初近400年加工手工挂面”工艺配方的基础上,以纯天然、无污染的“红秃头”小麦粉为原料,以揉、压、行、搓、拉、晾等十二道原始工艺,引入现代营养学理念,加以改良和改善,率先推出纯手工、不加任何添加剂的绿色食品;产品以其爽滑可口,高精强韧、风味悠长、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产品先后通过国家QS生产许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绿色食品认证、甘肃省“A”级企业评审,2011年荣获甘肃省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2年荣获“甘肃名牌产品”和“用户满意产品”荣誉称号,并被授予“县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以青海伊禧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大学、甘肃农科院、河西学院等科研机构为依托,对于手工挂面的工艺、配方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研究,成功研制出了“古浪伊禧堂螺旋藻保健拉面”,填补了目前国内市场的空白,为河西地区手工拉面发展开辟了新天地。

公司产品主销区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青海、甘肃等地,基本履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到2012年12月底,生产手工拉面2420吨,销售2420吨,实现销售收入3452.22万元,利润457.71万元,税金77.7万元。

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效益逐年提升,品牌享誉全国,发展势头迅猛。

二、手工拉面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1、手工拉面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过去一般认为手工拉面的生产技术门槛低,而不重视对手工拉面生产的投入,其实这是个误区。

对于传统的低端产品生产而言,现有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条件已能满足要求。

但要不断开发高端产品、提升附加价值、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满足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就必须在技术工艺和设备上不断创新进步。

目前总体上,国内手工拉面的生产、研发技术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为:不注重产品内在品质,缺乏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定量化的工艺参数、控制技术,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溯源与召回的技术支撑有待加强。

特别是中小手工挂面生产企业生产设备还较为落后,自动化水平不高。

古浪伊禧堂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断加大手工拉面科研投入,努力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方法,加强对产品的检验和检测,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改造和研发,使手工拉面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产品检验、检测的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手工拉面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具体来说,工艺和技术的变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在原辅料的验收处理方面。

过去手工挂面企业对生产拉面的原辅料要求不高,更没有根据手工挂面产品特性的要求进行专门的工艺处理。

原料品种少,几乎没有面条专用粉,忽视了面粉质量对拉面品质的影响。

古浪伊禧堂公司对于手工拉面产品所需原辅料的重视程度历来都非常高,采用科学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去保证原辅料的质量,这使得生产面条的专用面粉质量越来越好,对于配方的使用也更加谨慎和科学。

2、在和面工艺上,典型的变革体现在和面用水上。

以前和面用水主要是自来水,由于自来水基本上不能直接饮用,因此用来和面势必会大大降低拉面的质量和品质,增加食品安全的风险系数。

另外,自来水一般硬度偏高,会影响面筋的品质,进而影响拉面的加工和食用品质。

《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使得“食品加工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成为了一个强制执行标准。

同时,和面设备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各种拥有专利权的和面设备、装置不断研发成功,提高了和面的速度与效率,也使得面筋网络结构形成更好,大大提高了面团的成型效果。

3、在熟化工艺上,伊禧堂公司科技工作者们经过多年的研究与不断改进,对熟化时间、搅拌速度和熟化温度的控制,都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技术,并已研制一些具有科技含量的新的熟化设备,大大提高和巩固了面团熟化的效果。

4、在压片、切条、烘烤、切断、计量等生产工艺上,出现了较多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且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取得了专利权,这些都为拉面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5、在包装工艺上,包装设计越来越精致、美观,包装质量也越来越好。

同时,自动包装机的投入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包装的效率和水平,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降低了挂面的生产成本。

2、手工拉面技术发展趋势1、营养功能方面手工拉面的生产技术方法除了传统的工艺基础上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生产绿色产品外,逐步研发功能性面条,将全面应用人类健康计划和现代分子营养学的研究成果,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特点和营养需求,开发营养健康的功能性面条,如,青稞面拉面、荞麦面拉面等杂粮系列拉面。

主要方法有喷淋技术法、营养素料包法、大豆蛋白营养强化法、微胶囊包埋法、生物分子修饰法、营养素的靶向投递法、夹心喷涂法等。

2、生产工艺方面为了实现多规格、多品种的拉面组合生产,满足多品种对应的柔性转换生产,目前在生产工艺技术方面进行的研发主要有:仿手工拉面压面机技术、常温与低温超细粉碎技术、生物技术、真空和面技术、活性包装技术等。

此外,在检测分析技术上也有了进一步提高,主要有凝胶层析技术等新技术突破。

三、手工拉面产业发展的策略分析1、把握趋势,共同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成熟,必然是业界领先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和成熟,享受成果的决不只是企业本身,而更主要的是社会和消费者。

因此,古浪伊禧堂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把握政策导向,以市场为主题、以产业化为目标,使拉面产业发展更加顺利,尽量避免其他行业走过的曲折和弯路,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一是在行业内培育共同的价值理念,它是与各企业特有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理念相辅相成的;二是尽量避免了非理性竞争,防止因过渡竞争而普遍受伤,在消费者中造成负面影响,给替代品以可乘之机;三是着力培养行业整体的造血机能,提高创新能力。

既要有内涵型的产品创新,还要有外延型的推动装备厂家的创新并充分利用其创新成果。

四是加快促成拉面产品国家标准的修订与颁发,在一定程度提高竞争门槛。

2、多盈共生,克服产业发展的共性困难。

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拉面产业发展将要面临一些共性困难,需要行业携手共进加以克服。

一是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度取决于两个因素,即消费者理性程度和业内企业家群体的经营理念与水平。

因此古浪伊禧堂公司一方面加强对品类的定位,共建良好的品类消费环境,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和超越自我,真正成为能引领行业发展的掌舵人。

二是充分利用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和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的有利机会做大产业蛋糕。

要将政府监管力度加大过程中淘汰的小作坊产品的市场份额切割过来,使部分消费者及时成为拉面产品的消费者,共同做大产业规模。

三是与行业共同应对商业业态的变化,营造各具特色的营销力。

由于拉面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不可能形成明显壁垒,因此当业界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必然体现为营销力的竞争。

而以现代商超为主的商业业态,对手工拉面的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考验。

如何将现代商业业态为我所用,又不承担过高的成本,是需要行业界共同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

四是用创新推动产业跳跃式发展。

首先是创新产品,由传统拉面向营养拉面、功能性拉面转变,由烘干拉面向手排面、鲜湿面转变。

五是创新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产出率,杜绝中间环节的浪费和重复加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六是与装备制造企业联手提高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特别是提高后段包装的自动化程度。

3、强化市场,注意营销方式创新。

公司根据手工拉面消费者特性、区域市场特性、商业业态特性创新营销理念,整合营销资源,带动产业发展。

4、加强管理,解决企业发展的组织障碍。

要注意企业组织结构和流程创新,按法人治理结构改组企业,彻底解决企业发展的组织障碍,为公司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手工拉面发展的市场分析1、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面制品生产国,有很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市场发展迅速,国内挂面消费总量稳定在200万吨左右。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000多家挂面厂年产5000吨以上仅100多家,1万吨以上仅二、三十家,排名前10名的品牌企业仅占总量的5%以下。

目前国内挂面市场仍以传统抵挡挂面为主,各类中、高档挂面品种,尤其传统纯手工拉面销售量仅占7%不到。

因此,传统手工挂面品种开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公司伊禧堂牌手工拉面产品经过三年的发展,产品销售范围已覆盖甘肃、青海、宁夏的绝大部分城镇,并且已远销新疆、北京、上海、陕西、福建、广东等地,手工拉面市场已非常成熟,产品深受客户青睐,并且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项目扩建以后,以现有的手工拉面市场为依托,以及稳定的网络销售平台和合作伙伴,产品覆盖率高,有良好的市场基础,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大大提升和凸显古浪伊禧堂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规模和品牌优势。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经济效益分析项目达产后,年加工手工拉面1万吨,年销售收入18000万元、利税4980万元。

2、社会效益分析1、建设手工拉面加工项目,可促进红秃头品种小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种植红秃头品种小麦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

项目建成后,通过企业的带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确保农民生产的红秃头小麦卖得出,有钱赚,也保障了企业有稳定的原料基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项目建成后,必须引进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改良传统的种植方法,保证品种小麦高产高效。

通过宣传和培训,把红秃头小麦种植高产技术送到千家万户,引导农民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是全县60%的农户收益。

六、手工拉面产业化目标与任务需求分析本项目通过原料基地建设、营养手工拉面新产品开发、快餐营养调料料包配方研究、仿手工拉面专用机械设备研制,突破制约手工拉面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构建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大幅度提升手工拉面的科技创新能力,示范带动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加工生产,培育我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