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索尼杯团队故事点击率:34087赛后感想——李清江、肖志斌、银庆宏在今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们小组幸运地夺得了本科组的索尼杯大奖。

获此殊荣,我们非常高兴。

现在回想起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李清江:我想结合我的参赛经历谈一下自己对电子设计的认识和些许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用。

一、对电子设计的兴趣。

大二下学期我们开始接触电路实验,那时示波器上的波形、一个成功的计数器、一个简单的嗡鸣器…总是能让我激动整整一个晚上。

对电子设计的最初兴趣大概就在那时产生了。

后来在竞赛中无论遇到生活上的困难还是学习上的困难,我们都坚持了下来。

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对电子设计的爱好。

二、积极地准备。

在一年多的准备时间里我参加过两次校竞赛和几次主题活动,现在我还可以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情景。

那时大家什么都不会,有时只能照着别人的电路图复制一遍,可辛苦一周后什么结果也得不到。

那时我们课程比较紧,有8门必修课。

所以我们只能白天正常上课,晚上一起熬夜调试电路。

那段时间我们三个人几乎每天都是凌晨4点才去睡觉,有时连饭也来不及吃。

可当我们看到成功的作品时,一切辛苦却显得那么的微乎其微。

我想正是那段日子的辛苦,才使我们对电子设计的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我们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基于那段时间的积累,我们开始尝试自己设计电路、开始在小组内系统的分工合作、开始每人独立提出方案然后大家讨论决定方案……准备的阶段也许很艰辛,但我想竞赛前这种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这个阶段是知识和技能积累的关键阶段。

三、灵活应对正式比赛。

今年暑假我们三个都没有回家,在实验室里我们吃盒饭、睡地板、熬通宵,在老师和师兄的指导下我们准备了整整一个暑假。

本以为我们已经准备很充分,可正式参赛一开始我们就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选题。

我们组一直以来都是在准备高频类的题目,做了很多高频的模块。

可是这次电赛的准高频题—B题却让我们感觉有些无从下手。

换题?我们没有积累相关知识和器件。

不换,又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三个人商量了整整一个上午,最后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换题。

可换题又谈何容易,这意味着一切都得从头来: 分完工后,我们三个便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忙碌。

四天三夜里,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睡不好觉,有时焊电路板时会被烙铁烫的大叫;知识点不明白,辛苦了几个小时却什么也看不到;忙到了夜里却发现没有东西可以吃了。

有时三个人因为不同的见解会吵作一团,但是冷静下来后,三个人又都互相鼓励,积极地商量方案,加紧努力。

也许有着这种团队精神吧,困难最后还是被克服了。

我还清晰得记得当最后一天我们整个系统都跑通时,我们三个抱在一起笑了,笑得是那么地开心。

从我们的经历中,我认为在正式比赛中一定要灵活应变,大胆细致。

同时,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三个人的互相信任、互相配合。

一个和谐的团队是成功的一半。

四、获奖。

说实话,这次能获得索尼杯确实在我的意料之外。

但我认为对于电子设计,请不要抱着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你应该凭着对电子设计的爱好去参与,去努力。

获奖固然是对你的一种肯定,但真正令你受益匪浅的是其过程。

在竞赛的过程中,只要三个人都努力了,在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就足够了。

肖志斌:我想谈一下这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我的影响和以后的打算:获得索尼杯后,我们三人都获得了保研的资格:李清江和银庆宏被保送到了国防科大的电路与系统教研室,主要从事嵌入式系统方面的研究。

我则选择去了本校的卫星导航研发中心,研究方向是星基导航定位方面的算法设计。

我想我们三人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子设计竞赛。

在竞赛的准备期间,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初步的电路设计与调试、文献资料的获取与阅读、系统的设计、软件算法设计,还有坚定意志、团结合作等等……虽然只是一次竞赛,但确实让我们受益匪浅:在竞赛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软件与算法设计。

所以我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星基导航与定位。

我希望自己将来能为我们国家的导航定位技术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我希望将来的北斗卫星运行中能有我的控制思想,希望将来的北斗卫星接收机的程序内能有我的一段代码……当然我现在所掌握的知识还比较有限,在将来的工作中我面对的是比电子设计竞赛更为纷繁复杂的工作。

电子设计竞赛过程中培养的几种能力对我以后的科研工作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电子设计竞赛培养了我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系统设计的能力,系统分析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很多方面的能力。

银庆宏:获奖后,我最想感谢的是我们的老师和师兄。

一年多的时间里,老师陪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开始培训时,我们连制作印刷电路板都不会,老师手把手的教我们;电路调试不出来,老师和师兄熬通宵陪我们一起调试;需要元器件,老师会想尽一切办法帮我们拿到……而在具体的竞赛技能和知识上,老师更是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我们学校的竞赛培训模式是多对多——即由多位各个方向的老师组成一个辅导老师组。

老师们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把知识融合在一起。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辅导老师组便会合学生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

我认为这样的方式很好,因为一个老师的知识虽然有限,但大家一起讨论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而且老师们从来都没有给我们摆架子,学生、老师一样,谁的方案能解决问题谁就对。

正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辅导老师组才使我们能获得这么好的成绩。

赛前培训竞赛作品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文章日期:2010-03-22 11:29:09 文章点击率:101272010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竞赛作品要求及有关问题的说明一、作品要求1.竞赛作品的选题限于信息安全领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和方法,竞赛组委会不接受任何攻击技术和方法的作品。

2.竞赛作品应是参赛学生独立完成、从未参加过其它竞赛的评审;也不能“一稿多投”,参加其他竞赛。

3.评审硬件组的作品时,必须使用由竞赛组委会选定的板卡(由XILINX公司或TI公司为参赛的硬件队免费提供1块板卡),板卡的数量可以不限,但与组委会选定型号不符的板卡,不作为评审的内容。

4.评审软件队的作品时,仅评测由参赛学生独立完成的纯软件部分,如有附带硬件系统,硬件部分不予评审。

5.如作品中使用了开源资料或其它由非本次参赛学生完成的内容,竞赛作品的设计报告中需进行声明,并详细注明作品中由非本次参赛学生完成的具体内容。

二、作品测试环境和条件1.提供用于放置仪器设备的工作台1个,演示和答辩用投影仪1台。

2.提供具有良好接地系统(包括合格的信号地、直流地、交流地)的电源插座2个。

3.提供校园网有线接入接口1个,8口交换机1台,5米网线4条。

4.提供常规示波器1台,稳压电源1台。

5.提供竞赛评测计算机1台。

参考配置为CPU 奔腾(R)D 3G,内存DDR 1G (533MHz),硬盘80G(7200转);Windows XP-SP3 操作系统或Linux-kernel 2.6.23 操作系统;10/100M自适应网卡。

6.参赛队所需其它的专用演示和测试设备,请各参赛队自行准备;如果需要其它常规仪器(如打印机),请务必于评审2010年8月10日前与秘书处联系,以便提前准备。

三、其它竞赛作品的知识产权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未经作品作者本人同意,竞赛专家组及评审专家不得泄露任何作品内容;未尽事宜可直接与秘书处联系。

4月30日前(以邮戳时间为准)上报最终确定的各校参赛队选手名单及参赛题目,8月10日比赛结束并开始评审。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目录展开章程(2007年修订)编辑本段一、总则1.指导思想与目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竞赛特点与特色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特点是与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以推动其课程教学、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工作。

竞赛的特色是与理论联系实际学风建设紧密结合,竞赛内容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

3.组织运行模式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为:“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十六字方针,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

编辑本段二、组织领导4.领导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负责领导全国范围内的竞赛工作。

各地竞赛事宜由地方教委(厅、局)统一领导。

为保证竞赛顺利开展,组建全国及各赛区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组。

5.组织委员会(1)全国竞赛组织委员会由教育部、信息产业部、部分参赛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学校专家组成,组委会成员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以文函形式任命,每届全国竞赛组织委员会和赛区组委会任期四年。

全国竞赛组委会设立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常务副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主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日常工作。

(2)各赛区竞赛组委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厅、局)、高校代表及电子类专家、企事业代表组成,负责本赛区的竞赛组织领导工作。

(3)原则上以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组成一个赛区。

若参赛学校少于3所或参赛队少于20个队时,可与邻近省市联合组成一个赛区。

6.专家组(1)全国只组建一个全国专家组,主要由来自高等学校电子及其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全国专家组由责任专家、专家和专家库成员三个人员层面构成,全国竞赛的命题和评审工作以责任专家为主体。

(2)各赛区成立赛区专家组,由赛区内高校电子及其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负责本赛区的竞赛征题、评审工作。

7.参赛单位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应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

8.参赛队和参赛学生每支参赛队由三名学生组成,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均有资格报名参赛。

9.辅导教师对于赛前辅导教师的辛勤工作,应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发的《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教高司函[2003]165号)精神,承认并计算其工作量。

编辑本段三、竞赛时间和方式10.竞赛时间和竞赛周期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从1997年开始每二年举办一届,竞赛时间定于竞赛举办年度的9月份,赛期四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