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4_微生物农药

04_微生物农药


Bacillus thuringiensis (苏云金芽孢杆菌)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Plutella xylostella (小菜蛾)
Heliothis armigera (棉铃虫)
Mode of action



1901年日本的石渡繁胤分离到猝倒芽孢杆菌 1911年Berliner分离到类似的杆菌,并命名为苏云金芽孢杆 菌 1938年第一种商品化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在法国得到应 用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代细胞工程杀虫剂和第三代基因 工程杀虫剂相继投入市场
4.1.1.2 球形芽孢杆菌( (Bacillus sphaericus, Bs)
1965年Kellen等首次分离。为好氧的产芽孢细菌, 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土壤和水生环境中,对蚊幼虫特 别是库蚊具有高毒力。 主要活性成份: 自身产生的一至多个具蛋白质晶格结构的伴胞晶体, 含有两种主要蛋白质,分别为51kDa和42kDa,单独对幼 虫没有毒性,却都是产生毒性所必需的。这种毒素称为 二元毒素(binary) 。 晶体在中肠的碱性pH环境中溶解,二元毒素51kDa 和42kDa分别加工成43kDa和39kDa蛋白。毒蛋白结合于 中肠上皮细胞,导致幼虫进食受到抑制,最终导致死亡。 毒素通过对敏感幼虫细胞中特定蛋白的ADP-核糖基 化发挥作用。
微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 (1)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 无残留; (2)对病虫的杀伤特异性强,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 持生态平衡; (3)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天然产物,它可回归自然,保证 可持续发展; (4)可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不 断提高性能和质量; (5)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原菌难以产生抗药 性。
4.3.2 绿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分类上属于丛梗 孢科,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天牛、飞蝗、蚊幼虫等。 另外,对蛴螬亦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较好的开发 利用前景。
4.4 病毒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的应用在微生物杀虫剂中仅次 于Bt和杀虫 抗生素。 杆状病毒占所有已知感染昆虫病毒的60%以上。 应用最多的杆状病毒有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 型多角体病毒(CPV)和颗粒体病毒(GV)。 病毒杀虫剂优点:宿主特异性强,能在害虫群体内流行, 持效作用长等明显的特点。 病毒杀虫剂缺点:杀虫范围太窄、生产困难和作用速度较 慢等缺点。
4.1 微生物杀虫剂 按杀虫剂的来源,微生物杀虫剂可分为:细菌杀虫剂、 杀虫抗生素、真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原生动物杀虫 剂、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微生物杀线虫剂等类型。
4.1.1 细菌杀虫剂 细菌杀虫剂主要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球形 芽孢杆菌杀虫剂、金龟子芽孢杆菌杀虫剂和缓病芽孢杆 菌杀虫剂等。 4.1.1.1 苏云金芽孢杆菌(Bt)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能形成芽 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在芽孢形成的同时可形成具有杀 虫活性的、由蛋白质组成的伴胞晶体 。Bt对鳞翅目、双 翅目、鞘翅目昆虫以及原生动物门、螨类等类群中的一 些种类有活性 。
4.1.1.3 金龟子芽孢杆菌 (Bacillus popilliae)
各类金龟子科甲虫的病原菌 ,杀虫机制是通过细菌 在血管内的快速繁殖,引起败血症,而使幼虫致死。 金龟子芽孢杆菌使用的局限性是宿主太专一,商业 化获得芽孢的唯一途径是细菌在金龟子幼虫中生长。
4.1.2 杀虫抗生素
杀虫抗生素是指一类由微生物(主要是放线菌)产生 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简称“杀虫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埃玛菌素、 Spinosad、梅岭霉素、浏阳霉素 聚醚类抗生素: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
4.5 原生动物杀虫剂
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 是目前唯一商品 化的原生动物杀虫剂,可以防治草原蝗虫,可使亚洲小车蝗、 宽须蚁蝗、白边痂蝗和皱膝蝗。 特点:既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压低虫口密度,又能引起流 行病,达到长期控制种群的目的。 昆虫病原斯氏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属 (Heterhabditis)线虫是目前国际上新型的生物杀虫剂。 特点:寄主范围广,对寄主主动搜索能力强,特别是对 土栖性及钻蛀性害虫,对人畜、环境绝对安全,并有能人工 大量培养的优点。 作用机理: 主要是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属和异小杆线虫属的共生 细菌致病杆菌和发光杆菌以线虫为载体侵入昆虫血腔,在昆 虫血腔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昆虫死亡。
4.6 微生物杀线虫剂
线虫的危害十分严重,每年给农作物造成相当于1000 亿美元的损失。在我国危害农业最严重的是根结线虫和包 囊线虫。 微生物杀线虫剂主要包括: 食线虫真菌 抗生素(如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 穿刺巴斯杆菌(Pasteuria)。
4.6.1食线虫真菌
是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中极其有用的生物资源。 1978年,法国的Cayrol用粗状节丛成功防治双孢蘑菌丝孢线 虫(Ditylenchus myceliophagus) 拟青霉(淡紫拟青霉),采用液固两相法生产活孢子,用于防治 大豆孢囊线虫和烟草根结线虫,还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 提高产量 。 机理:较高的杀虫活性,有类似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 用。 厚垣轮枝霉ZK7:通过液体深层,用于防治烟草根结线虫。
穿刺巴斯杆菌(Pasteuria penetrans),可专一性寄生于根 结线虫等多种植物寄生线虫,控制有害线虫的虫口密度。 该细菌目前不能通过发酵商业化生产,仍然采用活体 线虫进行繁殖。
穿刺巴斯杆菌的芽孢
根结线虫的发育受穿刺巴斯 德氏柄菌的抑制
4.2 微生物杀菌剂
4.2.1 井冈霉素 (Validamycin)
对水稻纹枯病菌(Pellicularia Sasakii)有显著防治作 用 作用机理: 通过影响纹枯病菌菌丝伸长而降低纹枯病菌的致病力, 它对纹枯病菌无致死作用,因而不具备对抗性菌的筛选 作用。 显著优点: ①持效期长,耐雨水冲涮。持效期可长达20~30天;一 旦被菌丝吸附,雨水难以冲掉。 ②发酵效价高,应用成本低。目前大罐发酵水平,有效 组分最高可达17000~18000ug/ml ③未发现抗药性

4.1.2.1 阿维菌素 (Avermectin)
阿维菌素是十六元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R1 阿维菌素 A1a 阿维菌素 A1b 阿维菌素 A2a
R2
Me
Me Me Me H H H H 阿维菌素的结构
阿维菌素 A2b
阿维菌素 B1a 阿维菌素 B1b
阿维菌素 B2a
阿维菌素 B2b
目标昆虫:
<45%
45-78%
78-95%>95% Nhomakorabea(三)重要的亚种和杀虫基因
1. 库斯塔克亚种(HD-1)和cry1A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对鳞翅目昆虫有特 异性的杀虫活性。大多数含有cry1Aa、 cry1Ab和 cry1Ac,其中cry1Ac 基因是毒力最高的基因。
将cry1Ac基因插入到能在植物维管束定植的内生细菌的基因组中,通 过细菌繁殖产生杀虫毒素蛋白,提高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2. 鲇泽亚种和cry1C基因:鲇泽亚种含有特征性的cry1C基因,是对灰翅夜 蛾等害虫毒力最高的基因。 3. 拟步行甲亚种和cry3A基因:拟步行甲亚种主要用于防治鞘翅目昆虫。 该亚种含有cry3A基因,用于重组微生物和转基因植物,防治鞘翅目昆 虫。 4. 以色列亚种和杀蚊毒素蛋白基因:防治伊蚊、库蚊和按蚊等蚊虫。该亚 种含有至少cry4A、 cry4B、 cry11A和cyt1A四个杀虫基因, Cyt1A晶体 蛋白对其他基因的产物具有协同杀蚊作用。 5. 对动植物寄生线虫有毒的基因:主要是cry5和cry6等。杀线虫剂。
4.2.2 浏阳霉素(Liuyangmycin,Polynactin)
浏阳霉素属大环四内酯类化合物,有A、B、C三个组 份,其中C组份的杀螨活性最高。 浏阳霉素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的广谱杀螨剂,对环境 污染轻微,对天敌昆虫安全,并且对抗性螨类仍然有效。
4.3 真菌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种类很多,其中以白僵菌、绿僵菌、拟青 霉的应用面积最大。 真菌杀虫剂与其他生物杀虫剂相比,具有某些类似化 学杀虫剂的触杀作用,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起到独特的 防治效果。其缺点是作用比较慢,侵染过程长,效果受 环境影响大。
第4章 现代微生物农药
4.1 微生物农药
☞细菌杀虫剂 ☞杀虫抗生素 ☞真菌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原生动物杀虫剂 ☞微生物杀线虫剂
4.2 微生物杀菌剂 4.3 微生物除草剂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
微生物农药的定义与优点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 成份,制备出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环卫昆虫、杂草、鼠害,以 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制剂的总称。 EPA:微生物、转微生物基因的工程植物。
4.3.1 白僵菌
在分类上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白僵菌属 (Beauveria),该属有两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tenella),其中前者 较常见。 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粉致病力强,不污染环境,易于 培养生产。白僵菌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致死作用,大面 积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和水稻叶蝉等害虫。
(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分类
1989年 Hofte 和 Whiteley 根据晶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杀虫谱 的不同,将已发表的42种晶体蛋白分为5群14亚类。 cryI为鳞翅目特异性,cryⅡ为鳞翅目和双翅目特异性, cryⅢ为鞘翅目特异性,cryⅣ为双翅目特异性。 cyt基因。 1996年,Crickmore为首的著名学者组成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命名委员会,提出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按氨基 酸的序列同源性进行分类的新分类系统。 截至到2003年11月,已报道分离292种各种不同的杀 虫基因,这些基因被分为42个不同的基因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