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农药细菌优秀课件
微生物农药细菌优秀课件
微生物可分为:
1、无细胞结构的:真病毒、亚病毒; 2、具有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细菌、放线 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古 细菌; 3、具有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菌、霉 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农药是指应用生物活体(包括细菌、真菌、 病毒、原生动物、线虫或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制成的 防治作物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的制剂,也包括 保护生物活体的助剂、保护剂和增效剂。
大多数的细菌侵入昆虫体腔后,常常先引起感染而最终引起 败血病导致昆虫死亡。死亡的虫体颜色加深,迅速变成褐 色和黑色,虫体软化腐烂,稍为触及,虫体破裂,流出带 有臭味的黏稠液体 。
(4) 在昆虫病原菌中,有寄主范围很窄的专性病原 细菌和寄主范围很宽的兼性病原细菌。
专性细菌一般在合成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对特 定的昆虫具有很强的致病力;
生物类别
致病生活阶段及传播 作用方式
形成孢子的细菌杀 晶体毒素,抗性强的 胃毒,侵染
虫剂
孢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生动物杀虫剂 抗性强的孢子
中肠侵染
昆虫病毒
抗性强的包涵体
中肠侵染
枝霉菌素杀虫剂 相对弱或抗性强的孢 接触侵染 子
霉菌除草剂
相对弱的孢子
接触侵染
细菌除草剂
弱的细菌细胞,抵抗 接触侵染 力强的孢子
拮抗植物病原菌的 抗性强的或弱的孢子 接触侵染或
相继发现了对鞘翅目,螨类、同翅目、膜翅目、直翅目昆虫,动植物寄生线虫, 鞭毛虫,变形虫,扁虫中的吸虫、绦虫有致病性的Bt菌株。
中国: 1940年代: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粉蝶(中大蒲蛰龙) 1950年代:从法国引进苏云金杆菌 1964年,湖北和湖南两省设厂生产 1970年代初,大规模群众性生产 1980 年 代 后 : “ 七 五 ” “ 九 五 ” “ 十 五 ” 攻 关 , 863 ,
微生物农药是目前生物农药的一个最主要的组成 部分,其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研究均走在整个生物农药 研究领域的前列。
按微生物种类分类:
细菌类:苏云金杆菌、日本金龟子杆菌、球状芽孢杆菌 真菌类:白僵菌、绿僵菌 病毒:核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 寄生线虫:小杆线虫、斯氏线虫 微孢子原虫类
用于制备生物农药的主要微生物类群
(2) 大多数的昆虫病原细菌是通过口和消化道感染昆 虫的,只有少数通过卵、体壁和气管感染。细菌 也可以通过寄生虫和捕食昆虫携带感染。
(3) 细菌繁殖速度极快,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因 此其与昆虫接触的机会很多,容易感染昆虫。
昆虫被细菌感染后都表现一些共同的特征,例如活动缓慢, 食欲减退,腹泻和呕吐等。
一、细菌性杀虫剂
蜡状芽孢杆菌
杆状菌
假单孢菌
链球菌
昆虫疾病: 非传染源疾病:不良环境、创伤、营养、生理
失调及先天性不足。 传染源疾病: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
线虫、立次克体。
具有杀虫作用的昆虫病原细菌大多属于3个科:
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 肠杆菌科(Enterobacillaceae)、 假单胞菌科(Pseudomonodaceae)。
兼性细菌在培养基上能生长,具有易繁殖、易 生产等特点,是微生物农药的主要病原菌。
目前应用较广的专性病原细菌有日本金龟子芽 孢杆菌和缓病芽孢杆菌,兼性病原细菌有芽孢杆菌 属和沙雷铁杆菌属。
(5) 细菌杀虫剂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和杀虫机理, 通过营养体、芽孢在体内繁殖并产生生物活性蛋白、 毒素等杀死目标昆虫。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很少的 交互抗性。
革兰氏阴性菌 ( 菌体为红色)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有芽胞的杆菌和绝大多数的球菌,以及所有 的放线菌和真菌都呈革兰氏阳性反应; 弧菌,螺旋体和大多数致病性的无芽胞杆菌 都呈现阴性反应。
细菌农药的分类
按是否产芽孢分
芽孢杆菌类
细
菌
农
药
非芽孢杆菌类
按用途分
细菌杀虫剂 细菌杀菌剂 细菌杀鼠剂 细菌杀线虫剂 微生态制剂
其中能成为杀虫剂的主要分布在芽孢杆菌科的2个 属: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
1、细菌性杀虫剂的特性
(1)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单细胞的有机体,个体较小,一般体 长都在微米级,缺乏完整的细胞核,有的可以运动,有些 种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多数以二分裂法进行 无性生殖,有些也可以进行有性生殖。许多细菌具有质粒 可以把基因导入菌体中 。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夹膜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DNA 鞭毛
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 Gram stain:由丹麦细菌学家革兰(Hans Christian Gram)创建的一种鉴别染色法。采用4 种试剂 分4 步: 结晶紫 碘液 95%乙醇 复红 (初染) (媒染) (脱色) (复染)
革兰氏阳性菌 (菌体为紫色 )
真菌、细菌
抑制
细菌真菌共生体 细菌,传播能力弱 接触侵染
嗜虫线虫
传染阶段(相关的细 寻找寄主后 菌),传播能力弱 侵染
适用环境 植物表面,水, 土壤 植物表面 植物表面 土壤、植物表面, 水、昆虫表皮 土壤、植物表面 土壤、植物表面
土壤、植物表面
土壤 土壤、水
第一节 细菌农药 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三型
(6) 实际应用的部分细菌农药的缺点 1) 杀虫谱比较窄 2) 不具内吸作用,不能杀死取食作物内部的害虫 3) 作用速度比较慢 4) 生产工艺比较复杂 5) 持效期比较短,受日光照射容易失效等,从而
影响了该类农药的发展。
1、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1901年,石渡繁胤 (Ishiwata), 生病的蚕蛾。 1911年,Berliner在德国苏云金地区的面粉厂里的地中海粉螟中分离出Bt ,并 于1915年首次对其命名。 20世纪20年代中期,才首次用Bt对鳞翅目幼虫(欧洲玉米螟)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引起了当时许多昆虫学家的注意。 1938年 法 Sporeine 第一个商品制剂。 1953. Hannay 伴孢晶体 杀虫作用 1971. 日本农林省解除禁令,植保局成立Bt研究会
2010年中长期规划: 资源调查、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标准化、蛋白基因克
隆、转BT基因植物。
(1) Bt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
1) 形态特征:3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