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章公共关系学概论
特点: 带有一定的组织性和较为明确的目的性。 不局限于政治领域,而逐渐与谋利愿望结合在一起,为 公共关系向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产生期——说真话时期
1、清垃圾运动(揭丑运动、扒粪运动) 2、公共关系、新闻代理人、新闻宣传公司出现
人物: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 贡献:发表《原则宣言》标志着公共关系的开端;
体公关) 嫦娥二号升空探月(国家公关) 凡客品牌传播(品牌推广) 第六次人口普查(政府公关) 新浪微博推广(产品推广) 吉利收购沃尔沃(企业传播) 《阿凡达》影片推广(文化推广
)
甲型H1N1公众危机事件(政府危 机管理)
60周年国庆阅兵活动(国家公关) 创业板开市(财经公关) 家电下乡推广(行业公关) 大学生冬季征兵(军事公关) 新医改方案出台(政府公关) 《建国大业》影片推广(文化推
唐诗:新嫁娘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橱下 洗手做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特点: 1、具有明显的自发性 2、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主要表现在政治领域 3、传播手段简单
(二)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孕育期 产生期 发展期 成熟期
1.孕育期——巴纳姆时期
美国报刊宣传运动(便士报运动) 巴纳姆“海斯事件”——“凡宣传皆好事”
会、卡特里普和森特 传播说:弗兰克.杰夫金斯、廖为建 特定关系说:希尔兹 协调说 形象说:余阳明 劝服说:喻野平
通俗的阐释
公关是争取对你有用的朋友; 公关就是90%靠自己做的对,10%靠宣传; 公关就是讨公众喜欢; 广告是要大家买我,公关是要大家爱我; 公共关系=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
课程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课程内容 公共关系概述 公共关系的主体 公共关系的客体 公共关系的媒介 公共关系调查 公共关系策划 公共关系的实施与评估 公众关系处理 公共关系实务活动 危机公关 公共关系礼仪 公共关系技术 公共关系文书写作 期末复习
学时数 6 1 5 3 3 3 3 3 3 3 3 3 3 3
公共关系学
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期末考试(60%)+ 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形式:闭卷 平时成绩:到课情况、课堂讨论参与情况、主题演讲
(1次)、随堂练习等
参考资料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第四版) [M].复旦大学出版社 [美]德莱玛 .公共关系:历史经典与当代杰作 [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美]艾.里斯,劳拉.里斯.公关第一,广告第二 中国公关网:/ 中国公关协会: / 中国公共关系网:/
成立宣传事务所,标志着公关职业的诞生; 主张“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
杜邦的“公关经”
3.发展期
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人物:爱德华伯纳斯——公共关系学创始人 贡献:率先在纽约大学讲授公共关系学;
第一部公关理论著作《公众舆论的形成》; 主张“投公众所好”
4.成熟期
人物:卡特里普、森特 贡献:发表《有效的公共关系》——公关圣经
4.宣传引导 ➢ 通过公关活动,引导公众理解并接受组织 ➢ 通过社会交往,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
那些凋谢的花儿
伦飞
顶星
(二)公共关系的原则 1.求实守信原则 2.平等互利原则 3.全员PR原则 4.开拓创新原则 5.双向沟通原则
怪招迭出
广) 央视“变脸”(媒体公关) 重庆政府打黑案(城市形象) Windows 7操作系统上市发布
(新产品上市)
一、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
(一)公共关系的含义 1.词源 Public Relations 简称PR,公关
2.公共关系的种种定义
咨询说:1978年 墨西哥世界公关大会 管理职能说:莱克斯.哈洛、国际公共关系协
✓ 做人之道是王者之道,做事之道是臣者之道。大人物学做 人,小人物学做事。
✓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既想当大人物,又必须从小人物做 起,所以必须既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
✓ 而做人和做事的根本就是个渔夫的小船过河。行船之际,这位哲 学家向渔夫哲学家问:“渔夫,你懂不懂哲学?” 渔夫说:“不懂。” 哲学家说:“那太可惜了,你失去了一半的生命。” 哲学家接着又问:“那你懂不懂数学?” 渔夫回答说:“不懂。” 哲学家:“那你又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 突然一个浪头打过来,哲学家与渔夫都掉到了河里.这时 渔夫问哲学家:”你懂不懂游泳?” 哲学家说:“不懂” 渔夫很遗憾的说:“那你马上就要失去整个生命。”
问题:案例中的行为体现了那位公关人物的思想?
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图书被人借阅?
三、公共关系的职能与原则 情景模拟:假如你是公关经理……
(一)公共关系的职能 1. 收集信息 ➢ 组织形象信息 产品和服务形象信息、组织整体形象信息 ➢ 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一张照 片背后 的巨额 利润
10 年 全 球 企 业 品 牌 价 值 排 行 榜
2.咨询决策 ➢ 公众心理的分析预测与咨询 ➢ (1)公众的消费心理类型: ➢ 时尚心理:趋同、求异 ➢ 暗示心理 ➢ 定式心理:首轮效应、近因效应、
刻板效应、亲和效应、光环效应 ➢ (2)按年龄和性别来划分消费
市场 ➢ 从公众角度对企业决策进行评议
3.沟通协调 ➢ 减少摩擦、化解冲突、平衡关系
合计 45
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述
本章内容
一、公共关系的概念 二、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三、公共关系的职能与原则
你印象中的“公共关系”是指什么? 试举数例与“公共关系”有关的活动。
2010年度中国十大公关事件
2009年度中国十大公关事件
上海世博会(展会推广) 《国家形象宣传片》推广(国家
公关) 海地国际救援(国家公关) 人民网开通“直通中南海”(媒
3.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自身形象,通 过传播、双向沟通手段和活动影响公众的科 学和艺术。
三要素
包含五层意思
1. 公共关系以塑造形象为根本目的; 2.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手
段影响公众过程; 3. 公共关系以双向传播、沟通为基本手段; 4. 公共关系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活动; 5. 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二)公共关系的界定
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 联系:内容上、方法上 区别:主体、客体、性质、联系方式
2.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
产生的社会条件不同 手段不同 基本原则不同 效果不同
3.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
联系:相互关联、互动 区别:适用范围、追求目标、工作内容
公共关系能 教你什么?
学做人—— 做一个乐于合作的人 学做事—— 通传播、会创意、善策划 学思维—— 创造性思维、系统思维、整合思维、双赢思维
(四)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一团茅草乱蓬蓬, 蓦地烧天蓦地空。 争似满炉煨榾柮, 慢腾腾地暖烘烘。
课堂讨论
情景:某图书馆管理员一天对馆长说:馆长,这些书从 来没有人借阅.
馆长说:这好办,把这些书集中起来,放到一个地位居 中的书架上,并贴上醒目的标签,上写“专供高级知识 分子阅读”
很快,这些书就被借光了.
问题1:请你从PR的角度分析这则寓言故事。
问题2:这则寓言故事对PR人员有什么启示?
二、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一)公共关系前史
中国古代的公共 关系思想与活动
国外古代的公共 关系思想与活动
表现: 1.政治领域:告知、劝服意识;民心、名望意识;
联盟、危机意识;亲善、适中意识; 2.军事领域:军心、攻心意识;美名、环境意识; 3.经济领域:信义意识;招牌意识;交换意识; 4.文化领域:仁爱意识;人和意识;交流意识;
双向对称模式:一方面要把组织的想法和 信息向公众进行传播和解释,另一方面又要把公 众的想法和信息向组织进行传播和解释。
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
(三)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思想条件
技术条件
1.政治条件: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2.经济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出现 3.技术条件: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4.思想条件:人的经营管理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