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办法预案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办法预案

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矿井火灾不仅烧掉大量的资源、材料和生产设备,而且由于封闭火区,将会冻结煤炭的可采储量,严峻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

同时,火灾的燃烧消耗了风流中的氧气,使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下降,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严峻威胁着井下矿工的生命安全。

1.1事故类型矿井火灾分为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种。

1.2危险性分析引起火灾的差不多要素:可燃物、热源和氧气。

依照引燃物的不同,分为自燃起火和外因火灾。

外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引火源。

内因火灾发生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可燃物氧化后热量聚拢。

火灾的燃烧消耗风流中的氧气,使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下降,产生大量的热能和一氧化碳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火灾可能产生火风压,引起风流紊乱、逆转,严峻威胁井下人员生命安全。

矿井火灾假如发生在容易积存瓦斯的采空区、巷道高冒区时,可能产生诱发瓦斯爆炸的危险,可能造成井下人员和抢救队员伤亡。

1.3火灾事故易发生的季节外因火灾在天气干旱的冬季易发生火灾;内因火灾发生与季节无明显关系。

1.4火灾事故预兆1.4.1煤炭自燃的外部征兆(1)总结矿井煤炭自燃的征兆是:先来气(水蒸气)、后来味(煤油味、汽油味和煤焦油味);先发汗(水珠)、后发干(温度升高后水分被蒸发);不是着火,确实是冒烟。

(2)井下火区附近的空气温度以及从火区流出的水的温度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温度。

(3)巷道壁帮出现水珠,是煤在低温氧化过程中产生热量,由于热量的集聚,提高了煤体的温度,使水分蒸发,因而巷道中的湿度增加,水汽凝集在空气中呈现雾状,在支架和巷道壁表面形成水珠,一般把这种现象叫巷道煤壁"出汗"。

但应注意,有这种现象的地点不一定差不多上煤炭自燃的初期征兆,因为在冷热两股气流汇合的地点,也会在巷道中出现雾气和"出汗"现象。

(4)在巷道中如闻到煤油、汽油和松节油气等芳香族气味时,尤其当闻到煤焦油的恶臭时,表明煤炭自燃已进展到严峻程度。

(5)煤炭自燃过程中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导致氧气浓度降低,使人产生闷热、憋气、头痛、四肢无力、疲劳等症状。

(6)开采浅层煤时,可看到从地表塌陷裂隙中逸出水汽并能闻到煤焦油味;冬季能够见到地表塌陷区的积雪先融化。

(7)压入式通风的矿井,如在采空区发生火灾,征兆不明显,不容易及时发觉。

为了尽早而准确可靠地发觉井下自燃火灾,应及时在井下取空气样进行化验,分析空气成分的变化,如发觉一氧化碳及乙炔、乙烯等,且是持续存在的,其浓度随时刻逐渐增加,则可断定煤炭已自燃。

1.4.2外因火灾的征兆(1)安装胶带运输机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

(2)运输机下浮煤较多的巷道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3)机电硐室出现烟雾,烟雾的上风口一氧化碳浓度增加,其它气体浓度异常,局部温度升高。

(4)绝缘老化、漏地现象频繁,负荷过大,温度升高的电缆和其它电气设备。

2处置差不多原则2.1井下发生火灾事故后,现场人员迅速佩带自救器撤离灾区,利用最快的通讯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

2.2当调度室接到井下火灾事故的汇报后按照如下原则进行处理(1)若火势较小,容易操纵,且无爆炸危险(如火灾未发生在巷道高冒区、采空区)则现场人员应利用供水管路、灭火器或其它可能利用的工具直接灭火。

(2)电气设备及油类着火时,必须首先切断电源,油类着火时禁止用水灭火;(3)若火势规模较大不能直接灭火时,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停止灾区供电,按矿井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投入工作,立即向上级单位报告,召请矿山救援大队,派救援队员进入侦察灾情、灾区救人,依照灾区情况制定救援方案,救援队现场抢险救灾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2.3正确选择火灾时的通风方法处理火灾时的通风方法有:正常通风,增减风量、反风、火烟短路、停止要紧通风机运转等。

要依照实际情况,正确的选择通风方式,关于灭火事关重大。

2.4采取正确的防止火风压的产生及其操纵措施2.5进行严格的处置过程事态操纵,抢救队员中要指派专人检查瓦斯,发觉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要立即撤出抢救队员,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矿井火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要紧由指挥治理系统,救援队伍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机构依照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能够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

3.2.1 指挥机构发生矿井火灾事故时,现场带班干部和班组长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同时要立即向矿总调度室汇报,总调度要按照顾急程序和有关规定快速逐级上报,矿立即启动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迅速开展抢险救援等工作。

在发生生产事故时,成立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

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

职责: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的指令,负责抢险救援的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公布抢险救援命令、依照抢险需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核实遇险、遇难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

同意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

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

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抢险救援指挥部下设现场抢救组、现场保卫组、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事故善后处理组、医疗急救组、宣传组:(1)现场抢救组组长:成员:职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

依照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疏散工作。

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

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参与和配合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工作。

(2)现场保卫组组长:成员:具体职责: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

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给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3)生活与后勤物资保障组组长:。

职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人员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

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保证矿区的正常秩序。

完成指挥部给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4)事故善后处理组组长:成员职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其遇难者亲属。

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

完成指挥部给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5)医疗救援组组长:成员:职责:组织医疗救治。

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

负责灾区消毒防疾,确保灾区饮食卫生。

完成指挥部给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6)宣传组组长:成员:职责:做好宣传报导工作,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矿区秩序。

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协助现场应急指挥部通报事故抢险进展情况。

完成指挥部给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7)专家组组长成员:职责:提供救援技术支持,参与抢险方案拟定。

搜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缘故和责任。

完成指挥部给予的其它工作任务。

3.2.2 抢险救灾人员岗位责任制(1)总指挥依照事故发生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

执行经救援指挥部研究批准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措施的审定。

联系救援相关事宜,争取社会支援,下达抢险救援命令。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救援工作落实情况。

(3)有关副矿长依照抢险救援方案组织所需人员及时调集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操纵入井人员,协助实施抢险救援方案。

(4)矿总调度室主任做好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的各项应急工作。

准确、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确下打接警后的初次反响调度命令,组织灾区人员撤离,进行自救互救及避灾。

按照报告程序,快速报告事故信息。

不断收集和处理事故灾情信息。

通知相关单位统计遇险职工人数,通知相关人员在调度室结集待命。

转达指挥部的各项救援命令,完成各项救援协调工作。

(5)矿山救援队负责人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负责制定矿山救援队行动方案和处置措施。

具体指挥矿山救援队和辅助救援队执行救援行动。

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务。

(6)矿总调度室和值班员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部命令。

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刻和地点,灾难情况和救援情况。

整理抢险救援命令,工程(工作)进度等有关救援信息。

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组织灾区人员撤离。

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预备工作。

完成总指挥给予的其它任务。

(7)事故区(队)、班(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区队长、班(组)长是本单位(区、组)应急治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有作业和作业人员的应急治理承担责任。

负责本单位应急组织工作和应急责任制的制定,承担应急治理教育和宣传培训任务;发生灾难事故,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是自救、互救负责人,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和所有现场人员承担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的义务。

要注意观看灾情的变化,查清灾区人员情况,组织灾区人员避灾和撤离。

向指挥部汇报灾区情况和事故前的相关现场作业情况;在灾情发生时,现场的瓦检员或其他现场的安全检查人员要协助现场跟班的区队长或班(组)长避险、避灾,查清灾情、推断情况、定期检查瓦斯和一氧化碳浓(8)生产通防科负责人提供通风系统图及瓦斯、其他有毒有害气体通风情况。

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

紧密注意要紧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应急通风工程和执行有关的通风应急措施。

通风部门的专职瓦检员和放炮员在发生灾难事故时要协助现场跟班的生产单位区队长或班(组)长,查清灾情,提出现场避灾建议。

要立即向通风部门值班人员汇报事故情况。

提供灾区图纸和资料并依照指挥部命令完成灾区相关测量工作。

参与事故灾难初步评估、信息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初步意见,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9)保卫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操纵,协助追捕逃逸人员等。

(10)安全监察部门负责人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

参与应急救援方案制定、修定与实施,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

(11)物资供应部门负责人积极预备救援装备和器材,并运送到指定地点。

(12)机电、安装部门负责人依照指挥部命令,组织实施通风机、供配电应急安装工程,保证矿井要紧电气设备正常运转,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

(13)医疗救治单位负责人负责提供相关医疗救治。

组织医疗救治队伍,调集药品和医疗器材,实施现场伤员救治,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工作。

(14)通信信息部门负责人确保现场应急救援通信和电子信息采集、传输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