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分析(黄艳秀)1

认识几分之一教材分析(黄艳秀)1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第一课时)
湖南宁远 莲花小学 黄艳秀
教材分析
1.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

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学段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认识几分之一”。

2.认识几分之一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关于数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分数,但并不理解它的含义,但对一半、半个有丰富的生活体验。

分数的产生是从等分某个不可分的单位开始的,儿童生活中已有这样的经验,但不会用分数来表述。

所以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抓住半个建立起与分数的联系,并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主动的去获取分数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从半个到2
1个,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 情感目标: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难点:表述几分之一的意思。

教法:
1. 根据直观性原则,运用演示法,使学生初步感知几分之一。

2. 贯彻启发性原则,运用讲授法,在课堂上,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 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认识
21,再认识4
1,进而认识其它几分之一。

学法:
这节课我打算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
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材的编写意图
1.主题图编写意图:
(1)以“游乐园”的形式,呈现了本单元的基本学习内容。

(2)体现了在玩中认识数学以及人与生活、自然的有机联系的思想。

我的想法:作为巩固练习的资源,在本单元的整理复习时,课件呈现情境,通过观察画面中的情境,让学生互相交流发现了我们学习的哪些分数。

2.例1。

编写意图:
(1)通过两个学生平分月饼的情境,引入分数,使学生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这块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写作2
1。

(2)在此基础上,把月饼平均分成四块,让学生通过迁移来推想:每块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一,该怎样写。

(3)认识了上面分数后,教材初步进行抽象、概括,说明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但不给出分数的定义。

我的想法: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半个苹果、半个桃子、半个月饼都是二分之一个。

然后课件演示把一个桃平均分成两份,认识2
1 (2)作为分数学习的开始,21的认识是一个起点,教学时,认识了2
1个桃子后,在认识2
1个西瓜、苹果、月饼等 (3)动手折出长方形纸的2
1,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份都同样多。

(4)1/4的认识,让学生根据1/2的含义来推想:现在把一张圆形纸代替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

之后教师再强调说明:只有平均分,每块才是月饼的四分之一。

3.例2及“做一做”第1题
(1)通过让学生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有多种折法。

教材呈现了三个学生各自不同的折法。

小精灵还提出:“还有别的折法吗?”鼓励学生进行探讨,加深对1/4的理解,同时培养交流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做一做”第1题,是配合例1、例2的练习,让学生把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使学生直观看到:不论一个图形形状如何,只要是把它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我的想法::
(1)可以发给每个学生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让学生折出它的1/4,并涂上颜色,说一说自己折的1/4的含义,再选几种不同的折法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到:它们的折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被平均分成了四份,所以每份都是正方形的1/4。

(2)在折纸活动中,对不同的折法,都要给予鼓励,与众不同的,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折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同时在折的过程中,还要强调平均分。

(3)习题可以进行改编。

加入一个判断题,一个估眼力进一步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有时间的话可以加入一个思维训练题。

我的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今天黄老师请来了大家喜欢的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和慢羊羊村长和我们一起来学习。

大家有勇气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二、认识二分之一
1.导入课题,感受半个
出示美羊羊让大家数一数:2个桃子、1个桃子、半个桃子、5个月饼、3
个月饼、1个月饼、半个月饼、1个苹果、半个苹果。

导入课题:半个也叫2
1个。

21和以前学过的1、2、3、4相同吗?2
1这样的数叫分数,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2.初步感知2
1的意义 课件演示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桃子的21(板书: 2
1 ) 指名回答: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
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

2
1怎么写?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它叫分数线。

(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 2 ” ,我
们叫它“分母”(师板书)1 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 1 ” 它叫分子。

(师板书)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

(生读)这一份是这个桃子的 ?(指另一份)这
一份是这个桃子的多少呢? (也是 1/2) 现在谁能说一说2
1是什么意思?(刚开始学生说不完整,老师不急于下结论,多让几个学生说。

最后概括出:把一个桃子平均
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2
1出示这句话。

) 3.课件出示半个桃子、半个月饼、半个苹果,问:这里有多少个桃子?多少个苹果?多少个西瓜?强化对2
1的认识。

4.折2
1 课件出示一个大西瓜的一小块,问:这是2
1个西瓜吗?为什么?指出这个西瓜没有平均分成两份。

怎样分才算是平均分在两份?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长方形
纸张平均分成两份,折出它的 2
1,并且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

三、小组合作,动手探究,认识4
1与几分之一。

1.课件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 (一)折一折:小组合作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4
1。

你们组有几种不同的折法? (二)涂一涂:用涂色部分表示这张纸的4
1。

(三)说一说:
我们组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
涂色部分是其中的一份,这一份是这张纸的( );
每一份都是这张纸的( )。

2.教师巡视指导,展示不同的折法,解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41 表示呢?”的问题,并指名学生说一说4
1的意思。

3.认识5
1 课件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5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一份,指名写出和读出5
1。

以此类推,你能说出其它的几分之一吗?
四、巩固应用
创设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慢羊羊村长设置的闯关练习:
第一关:
1
第二关:写分数(课件出示半杯水,六分之一块蛋糕,学生写分数)第三关:估一估,下面各是几分之一?
第四关:思考题:
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后每份是原来的几分之一?
对折两次后每份是原来的几分之一?
对折三次后每份是原来的几分之一?
五、总结
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