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古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古文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带答案

七下全册文言文习题带答案【部编版】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目录:一、第4课《孙权劝学》二、第8课《木兰诗》三、第12课《卖油翁》四、第16课《陋室铭》五、第16课《爱莲说》六、第24课《河中石兽》第4课《孙权劝学》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

2、【当涂】。

3、【辞】。

4、【务】。

5、【孤】。

6、【治经】。

经,。

7、【博士】。

8、【邪】。

9、【但】。

10、【涉猎】。

11、【见往事】。

见,。

往事,。

12、【及】。

13、【过】。

14、【今者】。

15、【才略】。

16、【非复】。

17、【更】。

18、【刮目相待】。

刮,。

19、【大兄】。

20、【见事】。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⑤及.鲁肃过寻阳:⑥即更.刮目相待:⑦但.当涉猎:⑧但当涉猎..:⑨见往事..耳:⑩自以为大.有所益:⑪蒙乃始就.学: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一词多义: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当:①但当涉猎:②当涂掌事:见: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大:①与蒙论议,大惊: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判断文言句式: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三、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翻译: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四、课外文言文阅读:《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宾客其.父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D.结友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或以钱币乞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A.扶苏以数谏故B.属予作文以记之C.皆以美于徐公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方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后来却因其父“不使学”反落为平庸无奇之辈。

B.作者先后三次和方仲永见面,发现他的文才下降很快,一次不如一次。

C.《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D.《伤仲永》中,作者认为天资一般的人如不接受教育结果将更加糟糕。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6.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参考答案:一、重点注释默写:1、【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2、【当涂】当道,当权。

3、【辞】推托。

4、【务】事务。

5、【孤】古时王候的自称。

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7、【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8、【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9、【但】只,只是。

10、【涉猎】粗略地阅读。

11、【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12、【及】到,等到。

13、【过】经过。

15、【今者】如今,现在。

16、【才略】才干和谋略。

17、【非复】不再是。

20、【更】重新。

21【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23、【见事】知晓事情。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假字,同“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今异义,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

⑤及.鲁肃过寻阳:古今异义,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⑥即更.刮目相待:古今异义,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⑦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⑧但当涉猎..:古今异义,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⑨见往事..耳:古今异义,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⑩自以为大.有所益:古今异义,古义:很。

今义:形容词。

⑪蒙乃始就.学:古今异义,古义:从事。

今义:就。

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今异义,古义:知晓。

今义:看见。

2、一词多义:以:①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②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当:①但当涉猎:应当②当涂掌事:掌管见:①见往事耳:了解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大:①与蒙论议,大惊:副词,十分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的3、判断文言句式:①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状语后置,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三、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翻译:你现在掌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2.蒙辞以军中多务。

翻译: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我哪里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呀!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翻译: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翻译: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翻译:读书人分开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四、课外文言文阅读:《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其.真不知马也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蒙乃始就.学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D.得为.众人而已耶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解析】A代词,他;表推测语气,大概。

B完成;靠近。

C最终;最终。

D成为;为了。

2.下面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忽啼求之.何陋之.有B.稍稍宾客其.父窥镜,谓其.妻曰C.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D.结友而.别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解析】A代词,书具;宾语前置标志。

B代词,他;代词,他。

C推辞;言辞。

D表顺承;表转折。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或以钱币乞之”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D )A.扶苏以数谏故B.属予作文以记之C.皆以美于徐公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解析】例句是用。

A因为。

B来。

C认为。

D用。

4.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 )A.方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后来却因其父“不使学”反落为平庸无奇之辈。

B.作者先后三次和方仲永见面,发现他的文才下降很快,一次不如一次。

C.《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D.《伤仲永》中,作者认为天资一般的人如不接受教育结果将更加糟糕。

【解析】B作者只见过一次方仲永。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翻译: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6.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答: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二)第8课《木兰诗》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注释默写:1、【唧唧】。

2、【当户织】。

3、【机杼声】。

4、【唯】。

5、【何所思】。

6、【忆】。

7、【军帖】。

8、【可汗大点兵】。

9、【军书十二卷】。

士二,。

10、【愿为市鞍马】。

为,。

市,。

鞍马,。

11、【旦】。

12、【溅溅】。

13、【胡骑】。

14、【啾啾】。

15、【万里赴戎机】。

戎机,。

16、【关山度若飞】。

度。

17、【朔气传金柝】。

朔,。

18、【铁衣】。

19、【策勋十二转】。

策勋,。

20、【赏赐百千强】。

强,。

21、【问所欲〕。

22、【尚书郎】。

23、【愿驰千里足】。

驰,。

24、【郭】。

25、【扶将】。

26、【红妆】。

27、【霍霍】。

28、【著】。

29、【云鬓】。

30、【帖】。

31、【火伴】。

32、【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

迷离,。

3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傍,。

走,。

二、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对镜帖.花黄:②出门看火.伴:③双兔傍地走.:④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⑤卷卷有爷.名:⑥出郭.相扶将:⑦安.能辨我是雄雌:⑧雌兔眼迷离..:⑨问女何所忆.:⑩策勋十二转.:⑪赏赐百千强.:⑫愿为市.鞍马:⑬策.勋十二转:⑭当窗理云.鬓:2、一词多义:市①东市买鞍马:②愿为市鞍马:帖①昨夜见军帖:②对镜帖花黄。

将①将军百战死:②出郭相扶将: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①问女何所思:②愿为(之)市鞍马:4、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修辞: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