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沧州市特色民宿方案ppt课件

沧州市特色民宿方案ppt课件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2014年《中国客栈在线民宿预订市场调研报告》 10
我国民宿态势
关注新的消费群体 中产阶级消费升级,构成了整 个消费服务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 力 中产阶级崛起城市由一线沿海 城市开始往内陆三四线城市蔓延
中产阶级崛起:2015年财富值 已达7.3万亿美元,占全国财富的 32%
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已增长至全 球首位,2012年中国城市中产阶 级人数达1.25亿,2020年将增长 到3.56亿,占总人口的近70%。
空心村涌现 乡村空心现象为民宿发展提供了建筑载 体和活动空间
全国空心村综合整治增地潜力可达约1.14亿亩。 我国自然村十年锐减92万个
6
民宿分布格局
从投资端看
返乡创客 文创和跨界为特征的 新造乡运动,革新了乡村旅游的开 发逻辑
地域文化得以传承,乡村活力得 以延续。
资本狂潮 各路资本注入,社会 的财富和一部分资源正从都市向乡 村转移
首批20个“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分布图 7
民宿发展历程
民宿最早起源于英国,上世纪60年代初,英国西南部与中部人口较稀疏的农家,为了增加收入开始为客人提供住宿和早 餐,属于家庭式的招待,成为最早的民宿类型。
民宿广泛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的台湾地区和日本。台湾旅游景区的住宿设施不足,当地居民便自发将闲置的房屋出租给 游客使用;90年代,台湾农业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冲击下以及休闲观念的流行,由农民提供给游客吃住游玩的新消费品“民 宿”开始流行起来;日本民宿的发展,则是由租借民居歇脚或暂住而发展兴起的行业。
品牌、连锁运营模式助推民宿品 质高端化发展。
2011-2013年,非标准化住宿市 场投资年均增长13.1%,超过酒店 行业整体增长率的3个百分点。
首旅酒店旗下首旅寒舍,计划在 全国各地筹建近6-10个项目;众 安集团旗下香港主板上市企业中国 新城市转战民宿市场;外婆家跨界 投资6000万元发力高端民宿……
2
民宿分布格局
民宿行业规模有多大? 主要依托于乡村景观、自然风景及特殊文化资源,以景区为核心向周边辐 射,形成了独特的休闲旅居度假形态。 截止2015年上半年,我国民宿超过4万家,民宿行业从业人员约84.7万人, 市场规模112亿元。 数据来源:2015年中国民宿发展研究报告
3
民宿分布格局
民宿火爆根源 大时代背景 全民度假时代,旅游业持续火爆,度假市场投资前景美好 全民休闲度假时代来临,度假人群剧增,市场需求增长。 1/2 中国每年国内旅游人次达36亿人次,其中超过18亿人次在乡村、古街。 20亿 预计未来5到10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可达20亿人次,农民直接接待可达10亿人次。
元不等,价格上浮幅度在20%-50%之间。空置率60%-70%,入住率维持在50%—70%才能持续保障盈利。
小众(个性化)市场
小文艺、小性格、小情怀——1000个民宿有1000个民宿的特色,1000个人也有1000个选择民宿的理由。
9
我国民宿态势
主流市场特征 体验慢生活的人群——关注放松释压、慢节奏、休闲娱乐、有品质的居住环境,关注性价比。 青年、家庭人群——18-35岁的用户占中国在线客栈民宿预订用户的近90%,家庭客群居多。5Βιβλιοθήκη 民宿分布格局从投资端看
地方政府响应 顺应旅游产业变革的时代潮流 民宿行业标准纷纷落地,业态创新、有序竞争,局 势大好。 2015年11月25日《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 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推动了民宿合法化。 2016年1月27日《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 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休闲 农业和乡村旅游,有规划地开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特色民宿、自驾露营、户外运动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 2016年3月2日出台的《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 见》:鼓励个人闲置资源有效利用,有序发展民宿出 租等。 2016年3月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朱鼎健提出建议编 制推行农家乐、民宿综合评定国家标准:引发全国针 对个性化住宿规范讨论。
8
我国民宿态势
发展阶段 从住宿补充向旅游特色吸引的转变
现状特征
建筑体量小
唐乡主题院落只有9间;宏村拾间房,主楼高3层,客房总数8间;西山岛飞鱼民宿只有5间客房。
行业力度弱
行业协会数量少、行业监管力度弱、行业体系不健全……
营业份额小
2014年第二季度,在线酒店预订市场规模达16.7亿元,在线客栈民宿预订市场规模为1.3亿元。民宿平日价格在500-800
11
我国民宿态势
渴望释压、追求品质生活的中产阶级成为中高端民宿的主力客群 民宿供给品质升级 、价格攀升VS不低的入住率反映出中产阶层的旺盛需求
12
我国民宿态势
发展中的思考 看似黄金时代,更需理性的思考,非标住宿也应有自己的标准化 “民宿现在正以10%-20%的速度在增长,风头正劲。但住过民宿的人,又常常有这样的感 受:有点贵,舒适度不够,可能不会再去了。各地一窝蜂地建民宿,良莠不齐,有些过热、 过剩,是该冷静下来思考一下了。” 扎堆于景区周边,民宿经营同质化 初期投资成本过高,回报周期长 市场竞争加剧,投资回报率低 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区域规划体系不完善 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
4
民宿分布格局
从需求端看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人群“回归”,追寻一种乡野生活方式 他们渴望的是与乡村生活产生共鸣,而不单单是离开城市。民宿承接了城市人群的返乡住宿需求, 成为对话乡村的载体。 乡愁的文化表达 感受“活”着的乡村,体现为一种对在地文化的深度体验 民宿所携带的文化基因是乡愁的依托,其建筑设计及服务理念都在传递一种文化表达。
中产阶级追求品质服务,城市 周边周末休闲已成为增速最快细 分板块之一
在生活和消费方式,在意品牌 和品质,尤其是对某些特定产品 类别的消费意愿。他们也更注重 休闲活动,如和朋友家人度假, 看电影、自驾游等。
数据来源:2015年瑞信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第六份年度 《全球财富报告》、2012年麦肯锡“解 读中国”
沧州市特色民宿旅游 文化建设开发分析
沧州市旅游协会策划部
1
民宿分布格局
1、民宿需求有多火爆? 非标准化酒店预订市场正处于爆发式 增长时期; 非标准化酒店预订用户主体年轻化, 26岁至35岁用户占50.7%的份额。 2、民宿行业规模有多大? 主要依托于乡村景观、自然风景及特 殊文化资源, 以景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形成了独 特的休闲旅居度假形态。 截止2015年上半年,我国民宿超过4 万家, 民宿行业从业人员约84.7万人,市场 规模112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