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较选择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比较选择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这两种融资方式在“融资风险”、“融资成本”以及“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

试图通过总结量种方式之间的差异,使我们加深对两种融资方式的了解,同时为融资方式的选择提供一些值得考虑、衡量的因素。

关键词: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比较分析;选择目录1 公司的融资渠道 (2)1.1 股权融资 (2)1.2 债权融资 (2)2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风险差异 (2)3 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成本差异 (3)3.1 股权的融资成本 (3)3.1.1 隐性成本 (3)3.1.2 显性成本 (3)3.2 债权融资的成本 (4)3.3 两者差异的分析 (4)4 融资方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4)4.1 股权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4)4.1.1公司治理与股权融资的关系 (4)4.1.2 股权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5)4.1.3 股权融资引起公司经营者的道德风险 (5)4.2 债权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5)4.2.1债权融资对财务杠杆的影响 (6)4.2.2债权融资对公司经营者的约束 (6)5 小结 (6)参考文献 (8)1公司的融资渠道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有很多种,包括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信贷融资、内部融资与贸易融资等。

根据分类角度的不同,融资渠道可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

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对融资方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顺序,即内源性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

其中内源性融资是指在公司内部通过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方式进行融资。

而实际情况却不一定如同理论中所阐述的一般。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逐渐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渠道。

但股权融资的比重远高于债权融资,即公司对股权融资的热情很高。

针对企业在面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之间的差异对企业融资后生产经营产生的效果,进而左右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同时假设其他融资方式固定不变并对企业不产生影响。

1.1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所有者将企业的部分所有权放入资本市场进行出售,通过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

股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无须还本付息。

但新股东将与原股东同样分享企业的赢利与增长。

1.2债权融资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并且要定期的支付利息以及还本。

债权融资获得的资金是有期限的,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本金,并且还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即占用他人资金的成本。

但债权人对企业没有决策权,对利息也没有享有权。

债权融资一般包含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与企业的信用。

2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风险差异对于公司而言,股权融资代表着在资产增加的同时,股东权益部分也在增加。

股票投资者的股息支付也是随着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发展需要而定。

公司亏损,则不需要支付股息。

即时盈利,也可将资金进行投资在生产,没有强制必须用于股利发放。

而股权本身没有约定的到期期限,因而也不存在定期付息的压力。

而债权融资是通过公司债务的增加使资本增加。

不论盈利与否,公司必须承担按期付息到期还本的义务。

当市场环境恶化或公司经营不善等情况导致盈利下降甚至亏损时,债务会给公司造成巨大的财务压力,甚至是财务危机。

因此,股权融资的风险程度小于债权融资的风险程度。

3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成本差异3.1股权的融资成本股权的融资成本包括了隐性成本与显性成本。

隐性成本代表的是部分不确定因素造成的费用或者是无法用货币进行度量的成本。

而显性成本表示所有者预计或者确定要支出的费用,即财务成本。

3.1.1隐性成本在隐性成本当中,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有两种,分别是代理成本与机会成本。

首先,在现代企业中,经营权与所有权是分开的。

经营者是所有者在企业的代理人,但双方均有着不同的目标,都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相互间利益有可能冲突,从而产生代理问题。

经营者为了追求更多的自身经济收益,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股东的权益。

而股东牺牲的这部分权益即为代理成本。

代理成本在我国特别突出,因为在国有股份公司当中,行政上的控制更有效,这更容易造成管理层牺牲国有资产满足自身利益的情况发生。

其次,当企业采取股权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后,代表了它放弃了其他的融资方式,从而产生了机会成本。

假如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后,市场的利率下调,债权融资的成本下降,同时债权融资具有部分抵税功能。

这些都构成了股权融资的机会成本。

3.1.2显性成本企业股权融资的显性成本,即财务成本,主要包括了自己筹集过程产生的费用以及资金占用的股利支付等。

企业从申请发行股票到公开发行的过程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并需要支付广告费、手续费、印刷费等。

同时很多工作是依靠中介机构来完成的,因此企业必须支付股票承销的佣金。

以上所有均构成了筹资费用。

而后期公司盈利对新股东支付的股利也算作融资成本的一部分。

因此,普通股的股权融资成本可以表示为:K s = D / P0 (1-f) + g其中:K s表示股权融资的资金成本率,D表示每年固定的股利支付额,P0表示普通股的现值,f代表筹资费用率,g代表股利的年增长率。

3.2债权融资的成本债权融资的成本相对较简单,虽然它也存在机会成本,但主要成本集中在筹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以及对资金占用所支付的利息。

因为债权是存在期限的,所以只需为有限期间内所占用的资金支付利息并偿还本金。

因此,债权融资的成本为:债权融资成本=[年利息 *(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 *(1-筹资费用率)]3.3两者差异的分析首先,债权投资的风险小于股权投资,因此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低于股权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即债权融资的成本较小。

仅将两种方式的财务成本公式进行比较。

假设两种方式筹集相等的资金1000万,股权筹资费用一般为筹资总额的1%-5%,债权融资的筹资费用为5%,而所得税率为33%,暂不考虑鼓励的增长。

则股权融资成本为:股利/筹资额(1-1%),而债权融资成本为:76.7%的年利息/筹资额(1-5%)。

因为债权融资的年利息本身就小于股利的支付,因此显而易见,股权融资的成本大于债权融资。

其次,债权融资是有期限的,并且在期限内,债权人在每年只要求固定的回报。

期限一到,债务也就相应的结束。

而股权则相反,股权没有期限,只有当公司破产清算才能结束。

若公司的股利随着业绩的增长而增长,即将g考虑进去,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股权融资的成本最后,债权融资的利息是在税前支付,而股利是税后支付。

假设利息与股利支付是相等的,公司若通过债权融资,利息的支付相当于抵免部分所得税,缴纳税费将减少,进而降低成本。

4融资方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4.1股权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4.1.1公司治理与股权融资的关系公司治理是一整套对公司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体系,并且包含了股东、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的复杂关系。

当公司进行股权融资时,将对公司的整体股权结构重新。

牌。

现有股东手中的股份将被稀释,股东的稳定性也会发生改变。

可能公司股份过于分散,也可能股份相对集中在几个大股东手中。

而公司治理是建立在公司股权结构的基础上,因此公司的股权结构在公司的治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公司治理能否产生积极效果,对企业融资的绩效也是有较大影响。

4.1.2股权融资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1.股权结构分散型。

假如通过股权融资后,公司整体股权分散,呈现出一种缺少大股东领导的相对混乱的局面。

众多的中小股东的权利分散,个人的偏好与观点不同,意见很难达成一致,因此心有余而力不足。

更多的人选择不作为,他们没有积极参与公司决策的动力,存在“搭便车”这种心理,因此缺乏对管理层的有效监督。

虽然存在法律与制度的约束,但此时,管理层对公司有着实际的掌握,他们将自身的利益摆在首位,不惜牺牲众多股东的利益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但中小股东们发现问题并联合起来采取措施时,往往也很完全难挽回已造成的损失。

因此,除非在资本市场十分完善,并且监督机制健全的前提下,分散化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治理存在消极影响。

2.股权结构相对集中型。

股权的相对集中是一种较为均衡的结构。

公司的股权集中在几个大股东的手中,每个股东的利益相互牵制,同时进行相互监督,从而达到内部股东力量的相互制衡。

这可以有效地防止股权过于集中而产生的大股东为自身利益牺牲其他小股东权益的情况。

当公司不存在一个处于控制地位的股东时,大家相互探讨,均衡各方利益,最终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这有利于内部的团结,采取更有效率的经营措施。

虽然在决策上没有股权控制型公司有效率,但它形成了一种较为公平的机制。

4.1.3股权融资引起公司经营者的道德风险由于企业的经营者总是需要将盈利拿出来与股东进行分享,因此他的生产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为了自己利益的扩大,经营者会冒风险对盈利进行“职务侵占”。

比如通过给自己开很高的工资或福利,增加对公司财富的消费,甚至亏损公司财产进行对自己有利的交易。

从而独享收益,让股东承担成本,增加了企业的代理成本。

因此,很多公司都有针对经营者相对完善的股权或期权的激励,来尽量避免道德风险。

4.2债权融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债权人是公司借入资本的拥有者,债务人有义务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定期的用自己的资产向债权人支付利息。

而债权人则必须承担公司无法偿还利息甚至本金的风险。

因此,和股东一样,债权人也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融资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且有权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清算的权利。

所以,相对于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对公司治理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能增加企业的收入,提高企业的价值。

用得不好,会给企业造成财务危机,甚至是灭顶之灾。

总而言之,债权融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4.2.1债权融资对财务杠杆的影响企业虽然可以完全依赖股东投入的资本进行运营,但是债务融资的成本低于通过这笔资金投资获生产长生的收益时,债权融资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

若债权融资过度超过所有者权益本身或者融资成本大于因融资后生产投资带来的收益,公司将面临财务危机或者股东既有权益的受损。

因此,债权融资要求公司经营者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控制好融资比例,管理好企业生产以及销售,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4.2.2债权融资对公司经营者的约束公司通过债权融资,则必须按期支付利息到期还本,这对公司的经营者产生一种督促作用。

同时债权还包含了破产权利,若公司破产,其经营业也面临着失业的风险。

因此,公司经营着对于公司融资资金的使用会相对谨慎一些。

不会违背股东与债权人意愿进行高风险的投资活动。

债权融资这是经营者对公司股东的一种事先的保证行为,示意有志于增加股东收益,以获取股东的信任,维持公司管理层的稳定。

因此,债权融资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减弱公司的代理成本。

4.2.3债权融资引起股东的道德风险但债权融资并不是完美的,除了自身存在风险以外,它还可能导致股东产生道德风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