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技术

1 / 30 压力管道的无损检测技术 一:

二:基本方法:射线、超声、磁粉、渗透 教材:P281,P381

一:磁粉检测(MT) 磁粉探伤原理: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磁粉探伤的适用范围: 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窄(如可以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的不连续性。 磁粉探伤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焊缝,也不能检测铜、铝、钛等非磁性材料。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可以进行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可以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缺陷,但对于表面浅的划伤、埋藏较深的孔洞和与工件夹角小于20度的分成及折叠难以发现。 2 / 30

磁粉探伤的基本操作步骤: 1:预处理; 2:磁化被检工件表面; 3:施加磁粉和磁悬液; 4:在合适的光照下观察和评定磁痕; 5:退磁; 6:后处理:

思考题: 1:叙述磁粉探伤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2:写出磁粉探伤的基本操作步骤。 3 / 30

二:渗透探伤(PT) 渗透探伤原理: 渗透探伤是基于液体的毛细管作用(或毛细管现象)和固体染料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光现象。 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是:被检工件在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液后,在毛细管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渗透,渗透液可以渗进表面开口的缺陷中;经过去除被检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和干燥后,再在被检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显象剂;同样,在毛细管作用下,显象剂将吸附缺陷中的渗透液,使渗透液回渗到显象剂中;在一定光源下(黑光或白光),缺陷处之渗透液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艳红色),从而检测处缺陷的形貌及分布状态。 渗透探伤可以检查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例如:裂纹、疏松、气孔、夹渣、冷隔、折叠和氧化斑疤等。这些表面开口缺陷,特别是细微的表面开口缺陷,一般情况下,目视检查难以发现。 渗透探伤不受被检工件结构形状限制。可以检查焊接件、铸件、锻件、机械加工件等。 渗透探伤不受被检部件种类限制,可以检查铁磁性材料、非铁磁性材料、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 渗透探伤的局限性:不适合检查表面是吸附性的材料,也不适合检查埋4 / 30

藏(缺陷不在表面或开口被堵塞)缺陷。例如:被检表面经过喷沙处理或油漆防腐处理。 思考题: 1:叙述渗透探伤的工作原理。 教材三:超声波探伤(UT) :P384 ***1

(近场区长度与波源面积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 ***2 GB11345-89: 适用范围:板厚≥8mm铁素体钢全焊透焊缝 不适用范围:外径D<159钢管对接焊缝 内径d≤200mm管座角焊缝 外径D<250mm、D/d<0.8纵缝 ***3 5 / 30

超声波检测的评定方法有别于其它三种探伤方法。 超声波检测是以当量缺陷(相当于多大的缺陷)的概念去评定的。 在大部分情况下,标准不要求探伤人员给出缺陷的性质:裂纹?未熔合?。。。 思考题:GB11345-89的适用(不适用)范围

四:射线探伤(RT) 射线在穿透物质的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射线强度衰减。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质中穿越的厚度。如果被透照物体(试件)的局部存在缺陷,且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于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的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照射量(射线强度×照射时间),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透射射线不同。底片上相应部位就会出现差异。底片上相邻区域的黑度差异定义为对比度。把底片放在观片灯光屏上借助透过光线观察,可以看到由此对比度构成的不同形状的影像,评片人员局此判断缺陷情况并评价试件质量。

***1: 照相级别问题 ***2:一次有效长度问题: 外径大于89mm的管子对接焊缝可采用双壁单投影分段透照。 外径小于或等于89mm的管子对接焊缝应采用双壁双投影。透照方法6 / 30

和评定方法见GB3323附录E的规定。 要有全拍到的概念。和比例无关

三:管道检验员在工作中如何应对无损检测专业的问题: 南京工业大学 黄振仁教授说: 不需要去解决问题,重要的是知道这是什么问题。

作为管道检验员, 无损检测专业要回答的问题:

要做什么? RT? UT ? PT? MT? 做多少? 局部? 全部? 按什么标准? 3323? 4730? 其它? 按标准的什么级别? A? AB? B? 如何判定? 几级合格? 某个标准(规范)的“级”?

(麻烦同行们都抄一下,搞清楚这几个问题,就算今天上午没白过啦。) ( 问了,是干这行的。没问,1:不是这行的,2中午喝多了。) 7 / 30

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法规、标准: 我们这个系统的有: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6.1执行) 2: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1996.4.23执行) 3: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2002.3.21执行) 《压力管道安装质量监督检验细则》 4: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 5: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技质监局锅发1999『272』)(99.12.16) (还有一些,但和无损检测关系不大,先不管它。) 8 / 30

国标、行业标准有: (1)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1998.5.1执行) (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99.6.1执行) ( (还有很多啦,主要就是这些吧。) 9 / 30

先说:一起来学习、理顺标准关系: 2: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1996.4.23执行) 原文:第一条:为了保障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动本规定。

劳动部的,管道要管起来。 老《条例》没此说法,就搬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2002.3.21执行)

原文:第一条:为了确保压力管道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赋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部门的职责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动本规则。

此规定是质监系统接管“特种设备”后不久下发的。 有了依据。 10 / 30

4: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 原文:第一条 为了加强压力管道安全监察,规范在用工业管道检验工作,确保在用工业管道的安全运行,保障公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根据《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手头没有颁布日期和执行日期,但可以肯定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之后) 11 / 30

再来看新《条例》: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原文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第三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二十一条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 第二十八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检验。 12 / 30

有些关系还是没有理顺。 (西气东输管线就没有监检,理由:没有规定要做项目的预算不批。国家严格控制。) 消极地看,是“观点之争”“学术之争”“条块之争”或者($) 积极地看,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不断有新的认识”,所以,在一个时期,一个阶段不能理顺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发展中国家”嘛)

跑题没? 没。先给你个思想准备。在下面的讨论中,围绕 检验员要解决的几件事,你会发现,要做的事很多,有了准备,你就不会抱怨了。

下面,围绕在用管道检验和新管道安装监检讨论。 13 / 30

《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 第二十九条 表面无损检测: (一)宏观检查中发现裂纹或可疑情况的管道,应在相应部位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二)绝热层破损或可能渗入雨水的奥氏体不锈钢管道,应在相应部位进行外表面渗透检测; (三)处于应力腐蚀环境中的管道,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 (四)长期承受明显交变载荷的管道,应在焊接接头和容易造成应力集中的部位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五)检验人员认为有必要时,应对支管角焊缝等部位进行表面无损检测抽查。 第三十条 GC1、GC2级管道的焊接接头一般应进行超声波或射线检测抽查。GC3级管道如未发现异常情况,一般不进行其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或射线检测抽查。超声波或射线检测抽查的比例与重点检测部位按下述原则确定: (一)GC1、GC2级管道焊接接头的超声波或射线检测抽查比例见表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