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沿科技知识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前沿科技知识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前沿科技知识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黄登妹
来源:《教育界·综合教育》2019年第08期
【摘要】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导入现代前沿科技知识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思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文章提出前沿科技知识的导入要遵循提高兴趣、启发为主、量度适当、联系实际的原则,阐述了将前沿科技知识引入初中生物教学的意义,并举出相关实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前沿科技知识;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单纯的升学考试并不能体现出初中生物学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挑战[1-2]。

长期以来,受课时量和各学科之间侧重与平衡的影响,初中生物学教学基本上都是在灌输强记重要知识点。

这固然保证了学生知识面的宽度,符合初中生的基本认知和需求,然而从知识面深度的维度上看,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研究的知识“激点”将被选择性忽视。

初中生物教学中涉及的动物、植物、生态系统、人类等内容与高等教育中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学等分支学科息息相关,“第一次科普”如果未能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丰富多彩,将直接影响后续学习的兴趣,对我国培养高端生物学人才产生重大影响。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前沿科技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是教学课本远远无法跟上的。

英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发了SIS(Science In Society)课程,为第六学级的学生提供基于社会实践的科学技术读物,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Nature Methods在创刊十周年时评价了十大生物学革命性技术,其中包括基因编辑、二代测序、光遗传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科技知识,有些已走出实验室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在自媒体推广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将通过各种媒介接受前沿科技知识的熏陶。

作为初中生物学教师,更应该在课堂上予以导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二、将前沿科技知识导入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原则
(一)提高兴趣,启发为主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Jerome Bruner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在“The Relevance of Education”“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以及“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三大专著中无不重点阐述了认知发展过程中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当前,知识点学习前移与学生总体水平的提升是现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