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分子生物学》教学课件: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沿

《动物分子生物学》教学课件: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沿


一、基因组(学)
1. 基因组(学): (genome/genomics)
HGP(人类基因组计划):1990年启动,目标 是绘制四种图谱。
Hap Map(人类基因组单体型计划):起始于 2002年,目标是构建人类DNA序列中多态位点 的常见模式。
Jim project(吉姆工程):美国454生命科学公 司给DNA之父 James Watson绘制完整的个人基因 组图谱。 2005年启动,于2007年5月31日公开。
• 土壤宏基因组学
• 肠道宏基因组学
人出生以后才进入人体,特 别是肠道内的多达1000多种 共生微生物,其遗传信息的 总和叫“微生物组”,也Microbiome Project,HMP(人类微生 物组计划,又称“人类元基因组计划”):
2007年由美国NIH启动,目标是通过绘制人体不同器 官中微生物元基因组图谱,解析微生物菌群结构变化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目标是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更为全面而详细的结构、 功能和调节的注释,特别是对所谓“垃圾DNA”的 结构和功能的分析,旨在识别出人类基因组序列 中的所有功能区,包括转录、转录因子联合、染 色质结构和组蛋白修饰区,也就是说为非编码 DNA序列编制目录。
3D基因组研究新技术
• 染色质构象捕获(chromatin con-formation capture, 3C)技术:测定特定的点到点之间的 染色质交互作用。
人类代谢组计划
人类代谢组计划(Human Metabolome Project,HMP):2005年由加拿大基因委员会 投资启动,目标是通过促进代谢组学研究改善疾 病诊断、鉴别、预防和监测方式,提高对药物代 谢和毒理学的认识,并开发代谢组学研究工具。
• Metagenomics of Human Intestinal Tract, MetaHIT(人类肠道宏基因组学 ):
2008年由欧洲委员会资助启动,目标是研究人类肠道 中的所有微生物群落,进而了解人肠道中细菌的物种 分布,最终为后续研究肠道微生物与人的肥胖、肠炎、 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达到预防和监控 的目的。
5. 宏基因组学(metagenomics)
宏基因组学,也称元基因组学、环境基因组学、 生态基因组学。
是一种以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体基因组为研 究对象,以测序分析和功能基因筛选为研究手 段,研究微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进化关系、 功能活性、相互协作关系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 新方法。
宏基因组的应用
• 水体宏基因组学
The 1000 genomes project(千人基因组计划):
2008年1月22日启动,对全球不同区域约2500 个健康人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目标是绘制一个 高密度的人类基因组多态性参考图谱。
Human Epigenome Project(人类表观基因 组计划,HEP ):
2003年启动,目标是绘制人类基因组甲基化可 变位点(methylation variable positions,MVP) 图谱,以获得在基因组水平上对DNA甲基化进 行精确定量分析的表观遗传学标记(epigenetic markers)。
2. 3D基因组(学):是指在考虑基因组序列、基 因结构及其调控元件的同时,对基因组序列在细 胞核内的三维空间结构,及其在基因转录、调控、 复制和修复等生物过程中的功能进行研究。
4. 4D 基因组(学):在三维基因组学研究中, 加入时间因素,研究动态变化下的基因组三维结 构和功能,即解析染色质间的互作随时间的变化 规律。
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前沿
组(-ome)与组学(-omics)
根据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和层次,依次出现了 基因组(学):genome(genomics) 转录组(学):transcriptome (transcriptomics) 蛋白质组(学):proteome (proteomics) 代谢组(学):metabolome (metabolomics) 生理组(学):physionome(physionomics) 表型组(学):phenome(phenomics)
• 染色质远程交互测序 (Chromatin Interaction Analysis with Paired-End Tag Sequencing, ChIA-PET)技术:鉴定全基因组 范围内特定转录因子参与的染色质远程交互作 用。
• Hi-C和ChIA-PET是3C的衍生技术, 都是基于将 线性距离远、空间结构近的DNA片段进行交联, 并将交联的DNA片段富集, 接着进行高通量测 序, 对测序数据分析可以揭示染色质的远程相互 作用, 从而推导出基因组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可能 的基因之间的调控关系。
6. 泛基因组学(pangenomics)
某一物种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核心基因组 非必须基因组 特异基因组
二、代谢组学
• 代谢组(Metabonome):指某一生物或细 胞所有的代谢产物(metabolite),主体是相对 分子质量<1000的内源性小分子。
•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 /metabolomics ):是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 代谢物质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 研究生物整体、系统或器官的内源性代谢物质 及其与内在或外在因素的互作。
• 4C技术:测定一点到多点之间的染色质互作。
• 5C技术:测定多点到多点之间的染色质互作。
• Hi-C技术:捕获全基因组范围内的染色质互作。
Hi-C的实验流程
1. 用甲醛对细胞进行固定,使DNA与蛋白,蛋白与蛋白之间进行交联; 2. 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酶切,使交联两侧产生粘性末端; 3. 末端修复,引入生物素标记,连接; 4. 解交联,使DNA和蛋白、蛋白和蛋白分开,提取DNA,打断,捕获带有生物 素标记片段,进行建库; 5. 测序。
不同水平的基因组组装
细胞核亚区的不同染色体
细胞核边缘转录失活区
局部的染色质互作
长范围的染色质互作
ENCODE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
2003年9月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下属机 构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HGRI)和欧洲生物信息 研究所(EMBL)牵头启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