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早喻教贾谊认为,对君主继承人的教育在其未出世前就要进行。
2.闻见结合颜之推认为,闻见结合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他提倡“眼学”,重视亲身直接观察以获取知识。
所谓“眼学”,包括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他认为听闻也可开阔眼界,但不能轻信,主闻见结合,既要耳闻,更须目睹。
只有这样,方能获得真正的学问。
3.耕读相兼(注意与gong) 恩履祥提倡耕读相兼。
他提出“读书者须知农事,务农者亦须读书,无论农人还是士子均须自幼耕读相兼。
4.分层致功唐彪指出,儿童学习要做到先易后难,就必须分层致功。
如果部分层次,不循次序,企图一步登天,那么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5.端本清源康有为认为,孕妇在怀孕后就应入人本院进行接受胎教。
他提出从重视环境、教导孕妇等方面着手进行胎教,从而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简答题2011年1月1.简述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P388人本主义教育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教育思想。
它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主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自我实现和富于创造性的人,学校必须提供最好的条件,并创造促进人们学习和成长的良好的心理气氛,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联系:人本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弗洛姆、奥尔波特。
2.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在批判封建主义教育宗旨的基础上,根据资产阶级的需要,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其中,军国民教育即军事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
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理论的最高目标;3.简述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 P285.1)强调对幼儿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幼儿的自然本性,即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教育。
2)要求把儿童在教育中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地位,多给儿童以自由,尊重儿童的天性,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上的主人。
4.简述夸美纽斯儿童智育的主要容夸美纽斯指出,儿童在人生的头6年应掌握的知识有:1)各类自然事物。
雨雪风霜、花草树木2)各类自然科学常识。
辨别日、月、星等3)各类社会科学知识。
E.g.知道最近发生的事情4)音乐知识5)语言6)绘画写字2011年10月1.简述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之三大纲领1)目的论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课程论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反对书本万能的旧观念、死教育。
3)方法论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2.简述朱熹的儿童教育原则 P211)正面教育,防患未然2)认真专一,知行并重3)循序渐进,启发诱导3.简述洛克的儿童道德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洛克提出了一些有进步意义的主:1)及早教育 2)说理教育为了培养儿童服从理智、克制欲望、遵守约束的能力,洛克主进行说理教育。
3)榜样教育 4)实际练习进行实际的道德行为的训练 5)奖励和惩罚提倡实行精神奖励。
4.夸美纽斯和柏拉图儿童游戏观的不同。
1)柏拉图从政治与德育方面来论述游戏,认为儿童的游戏与政治的稳定与否有着密切关系,提出要防止儿童由于对游戏方式的喜新厌旧,进而发展成为对国家的制度有不同要求,危及国家的稳定。
2)夸美纽斯则更多地注意游戏与儿童天性之间实际存在的在联系。
说明:夸美纽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幼儿的年龄特征来论述游戏的教育家。
2012年10月1.简述朱熹的儿童教育原则4)正面教育,防患未然5)认真专一,知行并重6)循序渐进,启发诱导2.简述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质(容)1)生活即教育将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改造为“生活即教育”,使教育领域更为宽广。
2)社会即学校将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改造为“社会即学校”。
3)教学做合一行知将杜威的“从做中学”发展为“教学做合一”。
说明:杜威的三个中国学生:胡适、行知、鹤琴。
3.简述人本主义教育家论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P402在培养儿童创造性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儿童的情感因素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认知和情感是浑然一体、缺一不可的。
2)重视开发儿童的右脑3)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联系:人本主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自我实现的人”的一个重要人格特征是具有创造性。
4.简述福禄贝尔的游戏理论1)福禄贝尔是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
他认为,游戏既是组成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前教育中一个主要的教育手段。
2)游戏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身体的发展,预示儿童未来能力的发展倾向。
;3)福禄贝尔还认为,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出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论述题2003年10月1.试论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1)首先,行知主“生活即教育”,冲破了学前教育的狭隘畴,强调寓教育于幼儿生活之中,使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
2)其次,行知主“社会即学校”,从而使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环境、围都极增加和扩大。
3)再次,行知主“教学做合一”,使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以行求知,手脑并用。
2.评述卢梭的感觉教育论卢梭的感觉教育论很多方面是合理的,如将感觉教育作为儿童智力开发的先决条件,认为儿童的感觉只有受到正当的训练之后才会得以充分发展,由此主加强对儿童的各种感觉的训练。
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着缺点和错误,如过分强调对儿童的感觉教育,而忽略了儿童期的知识教育。
我们知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感觉教育和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绝不能离开学习具体的知识而孤立地培养感觉能力;而卢梭恰恰将这两者割裂开来,这是错误的。
联系:卢梭的感觉教育论:卢梭认为,儿童期是理性睡眠时期,因此儿童期要以感觉教育为主。
由于在人们身上首先成熟的官能是各种感觉器官,因此首先训练的也是感官。
卢梭强调,训练感官并非仅仅是单纯地使用感官,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让儿童学会怎样去感受、怎样去看、怎样去听等等。
感觉教育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能激发儿童的智慧。
可以说,感觉教育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先决条件。
但是,感觉教育必须要以体育为基础。
2004年10月1.试论行知对我国学前教育大众化的贡献 4 P1071. 行知先生猛烈地批判了旧中国幼儿教育的弊端,坚决主改革外国化的、费钱的、富贵的幼儿园,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贫民的幼儿园。
并论述了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之新大陆等观点。
2.关于招生的对象,行知主对工农子女应“来者不拒,不来者送上门去”。
关于收托时间,行知提出要办“整天整年的幼稚园”。
3.行知不仅积极倡导幼稚园必须向工农开门、为工农服务,并亲自带领其助手宗麟等于1927年11月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即燕子矶幼稚园。
4.行知还提出了普及幼稚教育的三个步骤:一是改变我们的态度。
二是改变幼稚园的办法。
三是改变训练教师的制度。
2.评述布鲁纳关于早期教育的思想。
1.早起教育的可能性首先,布鲁纳认为“学习准备”具有非固定性的特征。
要把学习准备观念由“等待准备”改为“创造准备”。
其次,布鲁纳强调学习行为的可控性。
他认为人们的学习行为一般包括三个过程,即获得、转换和评价。
对于年幼儿童,一次性学习的知识应该少一点,应该重视知识的“转换”。
2.早起教育的基本要求1)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3)提倡“发现学习法”在早期教育的方法上,布鲁纳还提倡发现学习法。
005年10月1.试述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之三大纲领4)目的论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5)课程论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反对书本万能的旧观念、死教育。
6)方法论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2.试述裴斯泰洛齐关于“爱”的教育的容和方法的观点P300 1)在裴斯泰洛齐看来,道德教育就是“爱”的教育。
应把道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主要容。
2)裴斯泰洛齐还提出了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如何实施爱的教育问题。
他提议,在家庭中父母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母爱和父爱,而且从孩子刚出生时就要体现出来。
3)他特别强调母亲在培养儿童爱的情感中的作用。
4)裴斯泰洛齐特别指出,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用母爱精神教育儿童决不是无原则的一味的慈爱,而是需要把慈爱和威严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完善的人”。
所谓的威严,就是当发现孩子身上存在恶心时,绝不能迁就,而要坚决制止,并彻底根除。
2006年10月1.试述昆体良关于学前教育的意义和容的观点。
(古代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1)意义:昆体良和柏拉图一样重视学前教育,他明确肯定儿童在7岁以前学习的意义。
他认为,幼儿时期虽然学得不多,却能一生受用。
这是因为学习的基础靠记忆,而儿童期的记忆最牢固。
昆体良由此得出了一个规则,“凡是儿童要学习的东西,就应该早点开始学,不应过迟地才开始学习”。
2)在学前教育的容方面,昆体良主教儿童认识字母、书写和阅读。
昆体良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这里的双语是希腊语和拉丁语。
他强调了书法的重要性,并认为阅读应先慢后快,先正确后连贯。
P2482.试述鹤琴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鼓楼幼稚园的课程实验研究。
通过研究,鹤琴提出的课程论主要容有: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鹤琴把课程的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五项,他认为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五指,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这五种活动又被称为“五指活动”。
通过“五指活动”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2)课程应以自然和社会为中心3)课程应实施“整个教学法”对于课程的实施,他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即提倡“整个教学法”4)课程应当采用游戏式,小团体式等教学方法5)课程应当有考查儿童成绩的标准007年10月1.结合实际,评述鹤琴的幼稚园课程论1)鹤琴把课程的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五项,他认为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五指,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这五种活动又被称为“五指活动”。
通过“五指活动”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
2)对于课程的实施,他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即提倡“整个教学法”3)鹤琴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反对书本万能的旧观念、死教育。
4)用现代课程理论来分析,鹤琴的课程设计有明确的目标,生动的教育容,整体的组织结构,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并有一定的评估测验标准,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和活动性的特征。
这种以儿童生活、儿童经验、儿童活动为中心的课程,基本上属于活动课程模式。
2.试论皮亚杰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皮亚杰根据自己的儿童心理学理论提出,儿童教育应该遵循准备性原则、主动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协作性原则等,并要采取相应的方法。
1.教育应贯彻准备性原则第一,不应教给儿童明显超出其认知发展阶段的材料。
第二,应努力避免从外部人为地加速儿童对某种问题的认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