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容7 均匀传输线( 见书第18章 )

内容7 均匀传输线( 见书第18章 )

已知距离 x轴原点的零米处, U ( x = 0) = U 1 ,I ( x = 0) = I1
带入到解式中,得: A1 =
1 (U1 + Z C I1 ) 2
A2 =
1 (U1 − Z C I1 ) 2
所以,正弦稳态解 (相量形式)为:
1 1 ⎫ −γ x U ( x ) = (U 1 + Z C I1 )e + (U 1 − Z C I1 )e γ x ⎪ 2 2 ⎪ ⎬ 1 U1 1 U1 ⎪ I ( x) = ( + I 1 ) e −γ x − ( − I1 )e γ x ⎪ 2 ZC 2 ZC ⎭
均匀传输线的方程 也称“电报方程”★
如果电源为正弦量,则:
U = A1 e − γ x + A 2 e γ x A1 − γ x I = e ZC
⎫ ⎪ A2 γ x ⎬ e ⎪ − ZC ⎭
γ = Z 0Y0
ZC = Z0 Y0
为了方便分析传输线问题 大胆假想
⎧U = 正向电压行波 + 反向电压行波 ⎪ ⎨ ⎪ I = 正向电流行波 − 反向电流行波 ⎩
∂u ∂ (u + dx) ∂i ∂u ∂x b点(设流出为正) : −i + (i + dx) + G0 dx(u + dx) + C0 dx =0 ∂x ∂x ∂t ∂u ∂ (u + dx) ∂i ∂u ∂x 约去i,整理得: dx + G0 dxu + G0 dx dx + C0 dx =0 ∂x ∂x ∂t
映射到时域: + ( x, t ) = 2 A1 e −α x cos(ω t − β x +ψ 1) u
正向行波u ( x, t ) = 2 A1 e
+
−α x
cos(ω t − β x +ψ 1) 波形如下:
现场演示 MATLAB动画
1) x不变时(即在均匀线确定的某一点上),正向行波随时间按正弦规 律变化,其振幅为 2 A1 e −α x 。 2) t不变时(即在确定的某一时刻),正向行波按减幅正弦规律沿线分布。 重要概念:同相位点移动的速度,称“相移速度”,简称“相速 ”
一、如果激励为正弦电源,求正弦稳态解
均匀传输线方程:
∂i ⎧ ∂u ⎪− ∂x = R0i + L0 ∂t ⎪ ⎨ ⎪− ∂ i = G u + C ∂u 0 0 ⎪ ∂x ∂t ⎩
⎧ dU = ( R0 + jωL0 ) I = Z 0 I ⎪− ⎪ dx 相量形式为: ⎨ ⎪− dI = (G + jω C )U = Y I 0 0 0 ⎪ dx ⎩
注意:上式中, γ =
Z 0Y0
ZC =
Z0 Y0
,称为副参数。
它们都是复数,物理意义鲜明(下节课讲)。
必须为
提示求解思路:已知终端边界条件,带公式计算
P 30 × 10 6 W = = 288.6A 解:负载电流有效值 I 2 = 3 U 2 cosϕ (115.5 × 10 )V × 0.9
已知负载为感性,则负载电流相量为
二、正向行波与反向行波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解:
⎧U = A1 e − γ x + A2 e γ x 假想 : U = U + + U − ⎪ A1 − γ x A2 γ x ⎨ e − e ) 假想:I = I + − I − I = ⎪ ZC ZC ⎩ U+ U−
= ZC − ZC
仅仅是为了方便分析问题 假想出来的量★ 均匀线上某点电压=正向电压行波分量+反向电压行波分量
⇒I =− 1 dU Z 0 dx
1 = − (− A1γ e −γ x + A2 γ e γ x ) Z0
回顾:Z 0Y0 = γ
2
⇒ =
Z0 Y0
A1 Z0 Y0
e
−γ x

A2 Z0 Y0
A2 e γ x
设 副参数:特征阻抗 Z C =
A1 −γ x A2 γ x = e − e ZC ZC
因此,解形如:
A
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本题中,终端电流 有效值是288.6A; 距终端100m处的电流 有效值为256.2A,反 而小于终端处的电流 有效值,是否合理?
I ( x ′)
*MATLAB编程所得
从整体趋势上说,电流是始端大,终端小。 但是局部有起伏。
始端
l / km
终端
阶段小结与展望★★:
∂i ⎧ ∂u ⎪− ∂x = R0 i + L0 ∂t ⎪ ⎨ ⎪− ∂ i = G u + C ∂u 0 0 ⎪ ∂x ∂t ⎩
U = A1 e − γ x + A 2 e γ x A1 − γ x I = e ZC
⎫ ⎪ A2 γ x ⎬ e ⎪ − ZC ⎭
思考:
Zc的物理意义?
1)已知始端的条件 其中,A A 为待定的复常数,可由边界条件 或 1 2 2)已知终端的条件
来确定:
讨论1)已知始端的电压、电流值,则解的待定系数为:
ω vp = β
讨论2) 假想出的“反向电压行波” U

= A2 e −γ x
映射到时域: u − ( x, t ) = 2 A2 e α x cos (ω t + β x + ψ 2 )
ω 思考:相速 v p = β
1)★信号在传输线上有 延迟时间: t 现场演示 MATLAB动画
=
l
νp
2)★高频正弦波行进的快, 低频正弦波行进的慢。 因此——非正弦信号畸变
§18-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18-2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一、何谓“均匀传输线”
a)两线架空线
b) 二芯电缆
c)同轴电缆
习惯上默认x的原点在线的始端
二、何谓“原参数”★ R0--来线+回线,单位长度的寄生电阻密度,其单位为Ω/m; L0--来线+回线,单位长度的寄生电感密度,其单位H/m; C0--来回两线之间,单位长度的寄生电容密度,其单位为F/m; G0--来回两线之间,单位长度的寄生电导密度(对应漏电流),其单位为S/m。 三、均匀传输线 的分布参数电路模型★: 设想均匀传输线是由无穷小尺寸的电路单元组成: 每一单元的长度为dx,具有电阻R0dx和电感L0dx, 具有电容C0dx和电导G0dx。
授 课 内 容 授 课 内 容
§18.1 §18.2 §18.3
分布参数电路 (概述) 均匀传输线及其方程 均匀传输线方程的正弦稳态解
重点概念:正向行波与反向行波
波的反射 与终端匹配的均匀传输线
§18.4 §18.5
均匀传输线的原参数和副参数 无损耗传输线
§18-1 分布参数电路(概述) §18-1 分布参数电路(概述)
∂i ∂u 约去二阶无穷小量,得: ∂x dx + G0 dxu + C0 dx ∂t = 0 ∂i ∂u 约去dx,得: + G0u + C0 =0 ∂x ∂t
∂i ⎧ ∂u − = R0i + L0 ⎪ ∂x ⎪ ∂t ⇒ ⎨ ⎪− ∂ i = G u + C ∂u 0 0 ⎪ ∂x ∂t ⎩
若已知边界条件,则 可解该偏微分方程。
讨论2)已知终端的电压、电流值,则解的待定系数为:
已知x轴总长为 l , 在 终点处, U ( x = l ) = U 2
, I (x = l) = I2
1 A2 = (U2 − ZC I 2 )e−γ l 2
1 带入到解式中,得: A1 = (U2 + ZC I 2 )eγ l 2
所以,正弦稳态解 (相量形式)为:
内容7 均匀传输线
(见书第18章)
均匀传输线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分布参数电路,在电子、 通信、电力传输等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习目的:1)理解分布参数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理解长距离输电系统和高频集成电路的传输损 耗、信号延迟和畸变现象产生的原因。
王馨梅
第18章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第18章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分析)
一、何时建立“分布参数”电路模型:
不满足电磁波波长<<电路几何尺寸, 1、电路的工作频率很高时 2、电路的尺寸很大时 二、分布参数电路的基本特征: ①电参数分布在其占据的所有空间位置上; ②信号传输需要时间,信号传输线长度直接影响着信号的特 性,且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产生畸变。 结论:电压和电流不仅是时间的函数,还是空间的函数,所以电路 方程为关于时间变量(t)、空间变量(x,y,z)的偏微分方程。 典型的两种情况有:
均匀线上某点电流=正向电流行波分量—反向电流行波分量
讨论1) 假想出的“正向电压行波”
U = A1e
+
−γ x
传播常数 γ = α + jβ
设:A1 = A1 e jψ 1
⇒ U + = A1 e jψ 1 × e − (α + jβ ) x = A1 e −α x × e j ( − β x +ψ 1 )
讨论3)同理,假想出“正向电流行波”、“反向电流行波”
重要概念的重申:
⎧U = A1 e − γ x + A2 e γ x 假想 : U = U + + U − ⎪ A1 − γ x A2 γ x ⎨ e − e ) 假想:I = I + − I − I = ⎪ ZC ZC ⎩ U+ U−
∂i ∂u 微观看回路 ( 沿顺时针电压升为正 ): u − R0 dxi − L0 dx − (u + dx ) = 0 ∂t ∂x ∂i ∂u 约去 u,再约去 dx ⇒ − R0 i − L0 − =0 ∂t ∂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