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必读内容第七章亚洲第一节亚洲概述1、亚洲地理位置:(1)亚洲位于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
亚洲所跨的纬度约90度,经度约164度。
(2)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3)亚洲的面积为440万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的4.8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亚洲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亚洲陆地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大、最低最悬殊的大洲,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低平辽阔——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2)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死海(海拔-400米)。
(3)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较低,受地形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3、亚洲的气候:(1)亚洲的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亚洲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典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课本6页图7.7)(3)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水稻生产地,与夏季风密切相关。
(4)上海冬、夏季节的盛行风向改变影响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
夏季,盛行东南风,气候高温多雨。
4、亚洲分区: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5、亚洲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数近40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60.5%。
全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11个国家中,亚洲就有6个(东亚—中国、日本;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东南亚—印度尼西亚)。
6、人口众多加剧了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压力,成为亚洲部分国家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是亚洲很多国家都必须关注的问题。
第二节东南亚1、位置: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陆上邻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2、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2)重要性: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组成: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两大部分(识记课本12页图7.20和13页图7.21)4、东南亚的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山脉由北向南延伸,河流由北向南流其中湄公河是流经东南亚国家最多的河流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丰富。
是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农业区)5、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
6、新加坡是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加坡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良港。
7、东南亚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气候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和天然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
8、泰国——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菲律宾——世界上最大的蕉麻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产国;马来西亚——锡矿产量居。
世界第一位泰国、越南、缅甸——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尼西亚、文莱——东南亚主要的石油输出国。
9、华人、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
东南亚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
第三节南亚1、南亚因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与亚洲其他地区隔开,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被称为“南亚次大陆”,也称“印巴次大陆”或“印度次大陆”。
2、地形河流:①特点:以高原和平原为主。
②地形区:北有喜马拉雅山、南亚地区最大最长的河流——恒河(自西向东穿过中部印度最大的平原——恒河平原)经孟加拉国注入孟加拉湾;印南亚最大的高原--德干高原。
印度河(主要在巴基斯坦)、恒河是南亚的两大河流。
3、气候:①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②降雨受季风影响,6~9月雨季西南风,风强来早去晚出现水灾;风弱来晚去早出现旱灾。
10月至次年5月旱季吹东北风。
4、南亚的加尔各答是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棉纺织工业中心,班加罗尔是高新技术产业区。
5、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属发展中国家,核技术较发达,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出口量仅次于美国,掌握发射卫星技术。
6、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祥地。
恒河平原是古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恒河被印度教视为“圣河”。
第四节西亚1、西亚有“五海三洲”之称,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周边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
霍尔木兹海峡和土耳其海峡是海上交通要冲。
3、丰富的石油:①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家。
②西亚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沿岸港口用油轮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石油输出线路从波斯穿霍尔木兹海峡到阿拉伯海后分为三条线路:A线路向西: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美国;B线往南: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美国;C线向东: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5、气候与水资源:①西亚地处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部,终年炎热干燥,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仅在地中海沿岸分布着狭小的地中海气候。
②西亚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河流稀少,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
因此水资源十分缺乏。
6、西亚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
西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
因此被叫做“阿拉伯国家”或“阿拉伯世界”。
7、宗教圣城:耶路撒冷也是一座宗教城市,三大教都把它看作是圣城。
第五节日本——樱花之国1、位置:属于东亚,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的岛国。
日本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太平洋西北部,与我国东面隔海相望。
西临日本海、东临太平洋。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4个大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的海域组成,首都为东京。
,(将位置和组成中的海洋和岛的名称在书上28页图7.48找到位置并记住)2、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是日本最大的两个对外贸易港口,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3、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富士山是日本国的象征,是一座火山,也是全国的最高峰。
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
平原面积狭小,最大的平原为关东平原,4、多火山,地震。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很不稳定。
富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5、经济类型:加工贸易型经济(或出口,加工为主的经济)。
特点:对外依赖严重,对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品国情: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有利条件:依靠科学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优良的港湾6、工业区的分布: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及濑户内海沿岸地区,被称为“临海型”工业布局。
原因:为便于运进原料和输出产品,减少运费。
7、文化:民族构成单一,以大和民族为主,既有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第八章欧洲第一节欧洲概述1、位置:欧洲在东半球,欧洲东部与亚洲的大陆部分相连,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是欧亚大陆西部向大西洋伸出的一个大半岛。
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2、地形:欧洲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大洲,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占全洲面积的2/3,主要平原有东欧平原、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其中东欧平原是欧洲面积最大的平原。
3、河流:欧洲河网稠密,水量丰富,伏尔加河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也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莱茵河向北流入北海4、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最典型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中部的大西洋沿岸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欧洲分布最广的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温差较大。
地中海气候:欧洲比较典型的气候,分布地中海沿岸地区。
第二节欧洲西部1、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多,人口稠密,有30多个国家,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欧洲联盟(欧盟),其成员国有25个,都是发达国家,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欧元。
3、英国的首都是伦敦,法国的首都巴黎,德国的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
4、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欧洲的运输业居世界各洲之首。
5、欧洲西部传统的畜牲业发达(主要原因: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适合于多汁牧草的生长)5、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英国伦敦塔桥、荷兰风车、北欧挪威的峡湾风光、法国巴黎艾菲尔铁塔、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西班牙斗牛、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
第三节俄罗斯1、(1)半球位置:跨东西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500N一800N,大部分属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3)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洲,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南临黑海,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4)邻国位置:西接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南面接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
2、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东西长1万多千米、南北宽约4000千米,面积为1707.54万平方千米,领土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
首都为莫斯科。
3、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伏尔加河被称着是俄罗斯的“母亲河”,也是欧洲最长的河流。
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俄罗斯的工业都临近资源丰富的地方布局,主要工业区有莫斯科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等。
7、主要城市和港口:俄罗斯的城市主要沿交通便利的铁路沿线、河流或海洋沿岸分布。
(1)莫斯科…俄罗斯的首都,最大的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
(3)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
8、俄罗斯领土的大部分在亚洲,为什么却说它是传统的欧洲国家呢?这是因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大部分城市都集中在其欧洲部分。
9、资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丰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10、工业发展特点:重工业发达,航天工业水平高,轻工业薄弱第九章美洲第一节美洲1、美洲全称阿美利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