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多层框架结构解析

13多层框架结构解析


承重框架布置及特点
主梁 次梁
特点: 改善横向抗侧
刚度小的缺点; 门窗洞口大,利
于采光和通风;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承重框架布置及特点
主梁 次梁
特点: 室内净高大; 适应纵向的
不均匀沉降; 横向抗侧刚度
小;
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承重框架布置及特点
井字次梁 主梁
特点: 整体性和受力
性好;
双向框架承重方案
(3)截面尺寸的估算 :
分层布置法或分跨布置法
近似地将活荷载一层做一次布置或一跨做一次布置。
分层布置法
分跨布置法
特点:计算量小,适于手算。
满布荷载法 活载的内力远小于恒载的内力时,忽略活
荷载的不利位置,将活荷载满布计算。 用于手算, q/g<1。
注意:此法求得的梁的跨中弯矩应乘以 1.1~1.2的系 数,支座弯矩不变。
上层现浇楼面间的高 度。
13.2 框架结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
4 荷载计算 竖向:竖向恒载、竖向活荷载-《荷规》; 水平:风荷载、地震荷载 简化为作用 于框架节点的水平集中力。
三层框架结构,一层柱高4.5米,二三层3.6米,楼面恒荷载: 5kN/m2,无填充墙,忽略梁柱的自重。
gk=5x4.5=22.5kN/m
6 框架结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 近似计算
? 近似计算方法的来历: --手算时代的需要
? 电算时代的用途: --初设阶段估算用; --电算结果校核用。
现浇楼板对梁抗弯刚度的影响:
翼缘计算宽度b?f
考虑情况
T 形截面
肋形梁(板)
独立梁
按计算跨度 l0 考虑
按梁(肋)净距 Sn 考虑
按翼缘高度
h?f 考虑
Gk=101kN Mk=20.2kNm
三层框架结构,一层柱高4.5米,二三层3.6米,楼面恒荷载: 5kN/m2,无填充墙。 忽略梁柱的自重,楼板按单向板,画出所示框架的恒荷载作 用下计算简图。
三层框架结构,一层柱高4.5米,二三层3.6米,楼面恒荷载: 5kN/m2,活荷载: 2kN/m2,无填充墙。 忽略梁柱的自重,楼板按单向板,画出所示框架恒荷载作用 下计算见图。
gk=22.5kN/m gk=22.5kN/m gk=22.5kN/m gk=22.5kN/m gk=22.5kN/m gk=22.5kN/m
等效柱中心线 Gk=50.5kN
Gk=5x4.5X4.5/2=50.5kN
Mk=10.1kNm
gk=22.5kN/m gk=22.5kN/m
Gk=50.5kN Mk=10.1kNm gk=22.5kN/m gk=22.5kN/m
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不规整
规整
3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框框架架荷位载移图图
1 )计算单元的确定
现浇楼盖时荷载的传递方式
横向框架-选有代表性的一榀; 纵向排架-分别计算
2) 计算简图简化 i 梁柱杆件:-用单
线条代替。
ii 梁柱节点 :
现浇框架(当梁柱受 力筋穿过或锚入节点区)
- 刚节点。
装配或装配整体式按 梁柱实际连接方式简化 为铰或半铰节点。
框架结构
水平结构体系:梁、板 竖向结构体系:柱
板 梁

现浇框架
横向框架
纵向框架
问题:1、去掉楼板对梁柱内力是否有影响? 2 、如何考虑楼板的影响?
3.1 概述
2 结构布置 ⑴ 柱网布置
1) 原则: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应满足建筑平面布 置要求; 受力合理,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
⑵承重框架布置及特点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
框架梁:
11
hb
?
( 8
~
18 )l0
11
bb
?
( 2
~
4 )hb
普通 梁
11
hb
?
( 18
~
25 )l0
bb ? (1 ~ 3)hb
宽扁 梁
框架柱:
bb
?
(1 12
~
1 18
)
H
i
hc ? (1 ~ 2)bc
以上仅为估算尺寸,构件尺寸是否满足要求,要看其承载 力、裂缝、变形及结构的整体变形等是否满足。
Gk=50.5kN Mk=10.1kNm gk=22.5kN/m gk=22.5kN/m
Gk=50.5kN Mk=10.1kNm
gk=22.5kN/m gk=22.5kN/m
Gk=101kN Mk=20.2kNm gk=22.5kN/m gk=22.5kN/m
Gk=101kN Mk=20.2kNm gk=22.5kN/m gk=22.5kN/m
13.2 框架结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
2) 计算简图简化 iii 柱与基础的连接:
现浇柱-般设计成固定支座。 预制柱杯形基础-按实际连接方式确定。
插筋
≥la
13.2 框架结构内力及水平位移的近似计算
iv 跨度及层高的确定 梁的跨度-即柱中心 间的距离;
柱的高度: 底层:基顶至二
层现浇楼板顶; 其它层:本层与
第三章 多层和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本章内容 ? 框架结构的组成与布置 ? 框架结构内力与水平位移的近似 计算方法 ? 内力组合 ? 框架梁柱设计要点
3.1 概述
1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概念
《高规》将10层和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4米的钢筋混凝土 房屋,称之为高层建筑。
度 高 物 筑 建
3.1 概述
1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概念
活荷载布置方式有(跨数*层数) 种。
特点:准确性较高。但计算工作 量大,适合机算。
最不利荷载位置法
对杆件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 根据影响线方法, 直接确定出产生此 最不利内力的活荷载位置 。然 后对框架进行内力分析。
如求Mc:
先画Mc 的影响 线。
A CB
B A Cθ=1
ACB
特点:求梁端和柱端最大弯矩的不利布置不易确定; 计算量大。
当h?f h0 ? 0.1 当 0.1 ? h?f h0 ? 0.05
当 h?f h0 ? 0.05
1 3 l0 b ? Sn

b ? 12h?f b ? 12h?f
1 3 l0

b ? 12h?f b ? 6h?f
b
倒 L 形截面
肋形梁(板)
5.4 8.1
8.4
风荷载标准值0.5kN/m2. F1k=0.5x4.5x(4.5+3)/2=8.44kN F2k=0.5x4.5x3.6=8.1kN F3k= 0.5x4.5x(3.6/2+0.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4kN
5 竖向活荷载的最不利位置
? 考虑活荷载最不利位置的方法 有四种:
1 逐跨布置法 即将活荷载逐层逐跨单独作用 于结构上,分别计算出整个结 构的内力,对每根梁和柱的控 制截面,不同的内力种类,组 合出其最不利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