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
(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文前横线上)。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未穷.青之技()(2)秦青弗.止。
()
(3)响遏.行云。
()(4)薛谭乃射.求反()
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一毛不拔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
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
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
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方.拔一根()(2)既.欲做人()
(3)拔之.()(4)不胜
..痛叫()
2.翻译画线句子。
3.文中有一成语是,它的意思是:
东施①效颦
西施②病心③而颦④其里⑤。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①东施:越国的丑女。
②西施:越国的美女。
③病心:心口疼。
④颦:皱眉。
⑤里:乡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②挈妻子而去之走.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
3.阅读上文及链接材料,请针对东施失败的原因,给提一点建议。
我想对你说:
4、和“东施效颦”意思相近的一个故事是:()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
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译文:一猴子死了,被带到地府见到了冥王,求冥王让他转世为人。
冥王说:“想要做人,就必须把你身上的毛拔干净。
”说完就叫夜叉动手拔猴子身上的毛,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拔毛之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连把根毛都受不了了,要怎么做人!”
1.①认为……美②离开
2. 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
3.提示:建议对方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不可盲目效仿;语言中肯。
(如有其他建议,言之有理也可)
狐假虎威
1.(1)不(2)跑(3)你(4)因此
2.(1)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
(2)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
3.狐假虎威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以分析,往往被假象迷惑。
)郑人买履
1.(1)坐-座(2)反-返 2.D
3.(1)尺码(2)履(3)到、往;尺码
4.(1)(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
(言之成理即可)
列子学射
1.(1)向(2)告诉
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3.说明了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守株待兔
1.(1)跑(2)放下(3)希望(4)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薛谭学讴
1.(1)尽(2)不,没有(3)阻止(4)道歉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要回家。
3.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八)一毛不拔1.(1)才,刚;(2)已经;(3)代词,代“猴毛”;(4)忍不住2.看你一毛不拔,又怎么能做得人?
3.一毛不拔;原意是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形容十分吝啬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