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综合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1.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2. 在分离原生质体的酶溶液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其作用是保持原生质体膜的稳定,避免破裂.3. 1902年德国植物生理学家Haberlandt第一次提出植物_______的理论概念;1943年White提出植物细胞“_________”学说,并出版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从而使植物组织培养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4. 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________℃.5. 细胞全能性是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该植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能力。
6. 1962年,Murashige和Skoog为培养烟草花叶细胞设计了__________培养基,其特点是__________浓度较高,且为较稳定的__________。
7. 7.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低时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高促进__________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8.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9. 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0. 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获得_________,这促进了花药和花粉培养的研究。
11. 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12. 6-BA / NAA的高低决定了外植体的发育方向,比值__________促进根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比值__________促进芽的生长,这时__________占主导地位。
13. 在组织培养中,非洲菊是靠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蝴蝶兰是以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快繁的。
14.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_状态,并形成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15. 在通过微茎尖培养脱毒时,外植体的大小应以成苗率和脱毒率综合确定,一般以__________mm、带__________个叶原基为好。
16. 原生质体的分离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17.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
18.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过程中是否需要光,可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19. 在组织培养中,不耐热的物质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培养基常用__________法灭菌。
20. 组织培养中有三大不易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White培养基__________浓度低,适合生根培养。
22. 在无毒苗的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大小与其成活率成__________,而与脱毒效果成__________。
23.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并形成未分化的愈伤组织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
24. 原生质体的分离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方法。
25. 茎尖培养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培养和__________培养两种类型。
26. 在组织培养中,非洲菊是靠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的,而蝴蝶兰是以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快繁的。
27. 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情况。
28.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的方式分为_______培养和_______培养。
29. 1960年,英国学者Cocking用_________分离原生质体成功,从而创新原生质体的培养技术。
30. 大多数植物组织培养的适宜温度范围是_______℃,培养基的PH值范围是_______.31.用烘箱迅速干燥洗净后的玻璃器皿时温度可以设在_________℃的温度范围内,而若用它高温干燥灭菌则需在_________℃的温度下1~3小时;烘干植物材料的温度是_________℃。
32. 在组织培养中,ZT和GA必须用__________法灭菌,而接种室空间采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法灭菌.33. 不同的灭菌剂其灭菌的机理一般不一样,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都是利用分解产生__________来杀菌的;升汞是靠__________来达到灭菌目的。
34. 幼胚培养时,其发育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式。
35. 植物的胚胎培养,包括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以及子房的培养.36. 不同的灭菌剂其灭菌的机理一般不一样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都是利用分解产生__________来杀菌的;升汞是靠__________来达到灭菌目的。
38.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_状态,并形成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39. 由胚乳培养可以获得_______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_______倍体植株.40. 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41. 花药培养是_______培养,花粉培养属于_______培养,但二者的培养目的一样,都是要诱导花粉细胞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最后发育成_______.42.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
43. 原生质体的融合可实现_______的杂交,其融合的方式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类.44. 不同的灭菌剂其灭菌的机理一般不一样次氯酸钙和次氯酸钠都是利用分解产生__________来杀菌的;升汞是靠__________来达到灭菌目的。
45. 植物组织培养按培养对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46. 一个已停止分裂的成熟细胞转变为__________状态,并形成__________的现象称为"脱分化"。
47. 由胚乳培养可以获得_______倍体植株,经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_______倍体植株。
48. 去除植物病毒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法,当把二者结合起来脱毒效果最好。
49. 花药培养是_______培养,花粉培养属于_______培养,但二者的培养目的一样,都是要诱导花粉细胞发育成单倍体细胞,最后发育成_______。
50. 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
51. 植物的胚胎培养,包括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以及子房的培养。
二、不定选择题(每小题2分)1. 培养室里的湿度一般保持在_________.A 30~40%;B 50~60%;C 70~80%;D 80~90%2. 下列不属于生长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Kt;B IAA;C NAA;D ZT3. 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__.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4. .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的作用有_________。
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5. 下列具有细胞全能性的细胞是:_________。
A 成熟的老细胞;B 幼嫩的组织细胞;C 愈伤组织细胞D 番茄的受精合子6.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_________:.A□Morel;B Haberland;C□Schleiden;D□White7.下列培养基中_________无机盐的浓度最低。
A MS培养基;B B5培养基;C White培养基;N6培养基8.高温易被破坏分解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IAA;B GA;C NAA;D Zt9.从单个细胞或一块外植体形成典型的愈伤组织,大致经历_________三个时期。
A 诱导期;B 潜伏期;C 分化期;D 分裂期10.下列不属于活性炭在组织培养中作用的是_________.A吸附有毒物质;B减少褐变,防止玻璃化;C创造黑暗环境,增加培养基的通透性,利于根的生长;D增加培养基中的养分;11. 下列不属于细胞分裂素类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
A 6-BA;B NAA;C Zt;D Kt12.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是_________:A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B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C管理方便;D产量大13.影响培养基凝固程度因素有_________.A 琼脂的质量好坏;B 高压灭菌的时间;C 高压灭菌的温度;D 培养基的PH14..下列不属于大量元素的盐是_________。
A NH4NO3;B KNO3;C ZnSO4.7H2O;D MgSO4.7H2O15.下面属于处于愈伤组织分裂期的特征是_________。
A 细胞分裂加快B 正在分裂的细胞体积小,内无液泡C 细胞的核和核仁增至最大D 细胞中的RNA含量减少,16.在原生质体的培养中,渗透稳定剂的作用是:A 稳定原生质体的形态而不使其被破坏B 支持作用C 提供营养D 调节PH值17.能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块茎、鳞茎等提前萌发的激素是:A GA;B IAA;C NAA;D Zt3.下列实验中可能获得单倍体植株的是_________。
A 小麦的茎尖培养;B番茄花药培养;C玉米胚乳培养;D玉米花粉培养18.在组培条件下,花粉的发育大致有下列几种途径:A营养细胞发育途径B生殖细胞发育途径C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同时发育途径D花粉的均等分裂19.同一植株下列_________部位病毒的含量最低.A 叶片细胞;B 茎尖生长点细胞;C 茎节细胞;D 根尖生长点细胞20. 第一次提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概念的科学家是_________:.A Morel;B Haberland;C Schleiden;D White21.脱落酸(ABA)需要用_________法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