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分享版)

2016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分享版)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2015年11月法律声明本报告的著作权归前锦网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所有,仅作为公司内部人事决策的参考依据,未得到前锦网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将报告及报告中的任何内容以任何形式向第三方提供或透露,也不得将报告信息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本报告信息仅为前锦网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通过调研和分析第三方所提供信息所得的结果,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性。

本公司将不承担任何由于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任何经济损失或法律责任。

6 67 7 7 817 18 19 20 2130 31 32 33 34 35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一直持续关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致力于通过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热点与难点,给出专业指导建议,提供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帮助企业战略地规划人员构架,建立适合其发展的管理机制,自成立以来以赢得数万企业的认可和好评。

《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是前程无忧每年均会推出的一份年度专项研究报告,主要针对员工离职情况和企业调薪预期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企业进行更有效的人才管理并制定针对性的调薪计划。

2015年,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如何效提升人才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前程无忧《2016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将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权威参考。

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和详实的解释说明,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在2015年11月推出了《2016离职与调薪调研报告》报告,以期为企业在员工保留和激励上提供权威的参考。

报告说明2、调查流程3、调查时间及有效样本4、版本说明发送在线问卷数据汇总分析企业报名发起调查问卷回收电话访谈调研报告分享报告⏹调查时间:2015年10—11月⏹有效样本:企业问卷3241份个人问卷4081份本调查报告的所有权归前锦网络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所有,未经同意不得翻印,如需引用请标明出处。

报告说明1、行业样本分布2、企业性质样本分布从企业性质划分来看,民营企业占比最高,其比例为45.2%,此外,外资企业的样本比例也相对较大,其中外资(欧美)企业的样本比例为17.2%,而外资(非欧美)企业的样本比例则达到了18.4%。

从行业分类来看,高科技行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行业、消费品行业以及制造业是本次调查中样本相对较多的行业类型,其中高科技行业样本数量最多,样本比例达到了24.6%。

样本分布24.6%10.2%5.6%9.3%11.0%7.6%8.2%5.2%5.8%5.4%4.5%2.6%高科技行业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制造业现代服务行业传统服务行业消费品行业汽车行业能源化工行业生物医药行业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其他行业17.2%18.4%11.9%7.3%45.2%外资(欧美)外资(非欧美)合资合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3、企业规模样本分布4、城市样本分布从城市样本分布来看,非一线城市样本比例较大,其比例为54.1%,一线城市样本比例占比为45.9%。

从企业规模来看,150-500人规模企业样本比例相对较高,占比为30.0%,其次是50-150人规模企业,样本比例为29.4%。

样本分布25.3%29.4%30.0%15.3%少于50人50-150人150-500人500人以上45.9%54.1%一线城市非一线城市宏观情况分析离职情况分析调薪情况分析相关计算公式及名词解释宏观环境分析1、消费者物价指数(CPI)2015年,CPI缺乏上涨动力,继续处于低通胀水平,全年涨幅整体低于2014年,反映经济疲软给通胀带来下行压力,预计未来CPI仍将维持低位水平。

0.0%0.5%1.0%1.5%2.0%2.5%3.0%3.5%1001001011011021021031031042013年1月2013年2月2013年3月2013年4月2013年5月2013年6月2013年7月2013年8月2013年9月2013年10月2013年11月2013年12月2014年1月2014年2月2014年3月2014年4月2014年5月2014年6月2014年7月2014年8月2014年9月2014年10月2014年11月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15年2月2015年3月2015年4月2015年5月2015年6月2015年7月2015年8月2015年9月2015年10月全国CPICPI同比增长宏观环境分析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2015年,PPI跌幅明显扩大,同比持续下跌,截至10月,已连续44个月同比下降。

这反映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换挡的现实处境,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带来输入性通缩压力;另一方面,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特别是钢铁、煤炭、有色行业去产能导致价格下降。

-7.0%-6.0%-5.0%-4.0%-3.0%-2.0%-1.0%0.0%9192939495969798991002013年1月2013年2月2013年3月2013年4月2013年5月2013年6月2013年7月2013年8月2013年9月2013年10月2013年11月2013年12月2014年1月2014年2月2014年3月2014年4月2014年5月2014年6月2014年7月2014年8月2014年9月2014年10月2014年11月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15年2月2015年3月2015年4月2015年5月2015年6月2015年7月2015年8月2015年9月2015年10月当月PPI 同比增长宏观环境分析3、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

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是根据企业完成的业务活动总量(如客户数、销售量、工程量等实物量)月度环比变化情况编制的扩散指数,由于没有合成的非制造业综合PMI指数,目前国际上通常用商务活动指数反映非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收缩。

2015年,制造业企业PMI全面疲弱。

2015年8月,制造业PMI为49.7%,已降至50%的荣枯线下方,创2012年8月以来新低,继年初两月后再次步入收缩区间。

PMI数据回落,反映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突出表现在市场需求不振,是实体经济低迷的真实写照。

404244464850525456582013年1月2013年2月2013年3月2013年4月2013年5月2013年6月2013年7月2013年8月2013年9月2013年10月2013年11月2013年12月2014年1月2014年2月2014年3月2014年4月2014年5月2014年6月2014年7月2014年8月2014年9月2014年10月2014年11月2014年12月2015年1月2015年2月2015年3月2015年4月2015年5月2015年6月2015年7月2015年8月2015年9月2015年10月制造业非制造业离职情况分析宏观情况分析调薪情况分析相关计算公式及名词解释2015年,员工整体离职率略有上升,为17.7%,同比增长1.7%。

在“互联网+”时代,新兴行业人才缺口较大,传统行业向新兴行业流动较快;此外,2015年经济下滑,部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陷入低潮,带动离职率进一步升高。

从2015年各行业员工离职率来看,制造业、传统服务业、消费品行业的员工离职率依然处于领跑地位,此外,高科技、金融等行业2015年员工离职率也较高。

一线城市员工的流动性连续五年高于非一线城市,随着非一线城市企业间的人才争夺战日渐升温,近两年来,非一线城市的离职率逐年升高。

2015年民营企业离职率依然最高,为20.2%,而国有企业离职率较2014年同比增长4.2%,同比增幅最高;操作人员离职率仍是所有职位等级中最高,达到25.3%,但专业技术人员离职率同比增幅最大。

近三年应届生的离职率始终维持高位,2015年应届生离职率为23.1%,此外,90后员工比例越高的企业中,员工的平均离职率也会随之升高。

在员工主动离职的各项原因中,除“薪酬福利”与“职业成长空间”因素以外,个人对“薪酬福利缺乏竞争力”排名从往年的第一位下降至第三位,而“对目前工作内容感到不满”跃居首位。

离职情况分析1、关键发现离职情况分析2、2013年至2015年员工离职率整体情况分析2015年,员工整体离职率略有上升,为17.7%,同比增长1.7%。

2015年,政府出台“互联网+”相关行动计划,支持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新兴行业人才缺口较大,对人才的吸引力也是巨大的,传统行业人才向新兴行业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员工离职率。

此外,2015年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出口减少、内需萧条,而企业的人工成本、运营成本、融资成本却在不断上涨,部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陷入低潮,也是带动离职率升高的原因之一。

16.7%16.3%17.4%17.7%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离职情况分析3、2015年员工主动离职比例分析2015年员工主动离职率继续走高,其比例为78.8%,较2014年同比增长1.4%。

从各行业情况来看,高科技、房地产、金融、现代服务业的主动离职比例较2014年有所上升,而制造、能源化工以及消费品行业被动离职比例较2014年有所增加。

分析认为,2015年,在大数据和“互联网+”兴起的背景下,高科技行业人才缺口较大导致人才流动加快;房地产行业由于整体下行趋势并未改变,员工离职率走高;受经济下行影响,传统金融企业风光不再,加上互联网金融企业频频挖角,导致员工主动离职率日渐走高。

77.9%83.1%76.0%78.7%64.7%82.4%86.7%74.6%79.6%68.7%79.2%86.3%78.8%85.2%77.2%79.8%62.7%83.7%86.5%73.8%79.2%67.8%78.9%85.8%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2014年2015年离职情况分析4、离职率行业差异性分析行业2013年2014年2015年高科技行业17.4%18.6%19.1%房地产行业17.6%17.0%17.5%金融行业17.0%17.7%18.1%制造行业22.4%20.4%20.9%现代服务行业16.7%17.3%17.6%传统服务行业20.4%20.2%19.8%消费品行业19.0%19.2%19.6%汽车行业14.7%14.1%13.9%能源化工行业13.9%12.7%12.6%生物医药行业14.2%13.6%13.2%交通|运输|物流行业16.1%17.5%16.2%离职情况分析5、离职率企业性质差异性分析2015年,民营企业离职率依然最高(20.2%),高出国有企业近8个百分点,在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均较弱,在人才吸引与保留方面并不具备太多优势,员工稳定性较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