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急症患儿护理
第17章急症患儿护理
第一节 小儿惊厥 第二节 急性颅内压增高
第三节 急性呼吸衰竭
主要内容 小儿 急症
第四节 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五节 心跳呼吸骤停
第六节 急性肾衰竭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惊厥
惊厥是指由于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全身或局部肌群发生不自主的强直性 或阵挛性收缩,同时伴有意识障碍的一种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状态。
Ⅰ型 Ⅱ型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分型
单纯的低氧血症 见于呼吸衰竭的早期和轻症
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 见于呼吸衰竭的晚期和重症
颅内感染、颅内出血 脑损伤、脑肿瘤 颅内压增高等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病因
喉头水肿、肺不张 肺炎、气管异物
呼吸肌麻痹 气胸等
中枢性 呼衰
呼吸衰竭
周围性 呼衰
呼吸节律改变,通气减少
立即松解衣扣; 将舌轻轻向外牵拉; 去枕仰卧头偏向一侧; 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内容物; 备好吸痰器和急救药品。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急救护理】
防止受伤 防止外伤:将患儿周围的物品移开;在床栏杆处放置棉垫; 防止骨折或脱臼:切勿用力强行牵拉或按压患儿肢体; 防止皮肤磨擦受损:在患儿的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防止舌咬伤:用纱布包裹压舌板置于患儿上下磨牙之间。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惊厥表现录像文件 惊厥患儿的表现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年长儿 在醒来时可产生失控感、自卑、恐惧等心理,担心再次发作而长时间处于紧
张状态。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三)心理-社会状况
家长 • 恐惧:常有错误的处理方式 • 焦虑:因担心再发作面盲目求医 • 过度呵护:使患儿养成不良性格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按医嘱用呼吸中枢兴奋药物 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患儿可按医嘱用尼可刹米、洛贝林等药物; 用药后应观察患儿有无烦躁不安、反射增强、局部肌肉抽搐等表现, 发现后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 • 利用心肺监护仪、血液气体分析仪、经皮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监测仪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三)辅助检查 血气分析 早期或Ⅰ型呼衰: • 氧分压(PaO2)≤50mmHg(6.65kPa) • 二氧化碳分压正常 晚期或Ⅱ型呼衰: • 氧分压(PaO2)≤50mmHg(6.65kPa) • 二氧化碳分压≥50mmHg(6.65kPa)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复者。
惊厥表现 不典型。
(二)身体状况
2.其他状况 机体受伤 窒息 缺氧 大小便失禁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护理评估】
抽搐时可造成机体舌体咬伤、手 心、腋下等处皮肤损伤;也可摔伤或 抽搐时约束肢体不当造成骨折或脱臼 及部各分种患意儿外可如因烧呼伤吸、肌溺、水喉等肌。 痉挛或呼吸道阻塞而发生窒息。
(二)身体状况 1.神经系统表现 头痛:1岁以下患儿早期头痛不明显,仅有前囟紧张或隆起; 意识改变; 惊厥; 脑疝:小脑幕切迹疝或枕骨大孔疝。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2.其他表现 生命体征:早期表现为血压升高、呼吸增快;严重时脉率、呼
吸减慢。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眼部表现 • 第Ⅵ对脑神经麻痹,出现复视或斜视、眼球运动障碍; • 上丘受压可出现落日现象; • 视交叉受压,产生双颞侧偏盲、一过性视觉模糊或失明; • 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小动脉痉挛、静脉扩张,严重者可见视网膜
2.监测病情 有条件者应用颅内压监护仪,严密监测颅内压力变化。 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及眼球运动等,发现脑疝指征,立即报告
医生并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工作。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3.按医嘱应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 4.高热儿用亚冬眠疗法
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同时头部用冰枕、冰帽降温。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根据病史及体检结果选择: 脑电图,颅脑B超检查,颅脑CT检查,磁共振成像,血、尿、便常规检查, 血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眼底检查等。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护理评估】
(五)急救要点
针刺人中、百会、合谷等穴止惊(缺乏急救药品时); 可按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首选地西泮,其次是苯妥英钠、苯巴
病因
惊厥
颅感内染
颅感外染
颅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
颅疾外病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病因
颅内感染 脑膜炎、脑炎
脑脓肿等
颅外感染 高热惊厥 中毒性脑病
感染性 疾病
颅内疾病 原发性癫痫 占位疾病
损伤等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病因
颅外疾病 代谢性
心、肾疾病 中毒等
非感染 性疾病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减轻头痛
保持安静,避免刺激; 对年长患儿采取安抚措施如轻轻抚摸或按摩、心理暗示
等,帮助患儿分散注意力。 按医嘱使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第三节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简称呼衰,是指各种累及呼吸中枢或呼吸器官的疾病 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引起一 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水肿。 呕吐:多呈喷射性。 原发病相应的表现。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三)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血液生化及脑脊液检查可帮助判断病因。 B超、CT等影像学检查检查可发现脑室扩大、血管畸形及占位性病
变等。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四)急救要点
首选快速静脉注入20%甘露醇,一般6~8小时给药一次,有脑疝 时可2小时给药一次;
比妥、10%水合氯醛等(有条件者) 。
【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 道通畅
防止受伤
就地抢救
惊厥 急救护理
防治 脑水肿
缓解 心理压力
健康指导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急救护理】
就地抢救 不要搬运,避免对患儿的一切刺激,保持安静,切勿大声 喊叫或摇晃患儿。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急救护理】
保持呼吸 道通畅
• 氧疗期间对动脉血气分析进行监护,一般要求氧分压在65~85mmHg为 宜。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 给氧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应先清除鼻腔内分泌物; ②吸氧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③应每日更换鼻导管1次,两侧鼻孔宜交替使用;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④湿化瓶内蒸馏水应每日更换1次; ⑤氧浓度不宜过高,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⑥氧气通过加温至37℃的湿化液使氧气加温、加湿。
抽搐持续时间长者可因氧 消耗增多而造成机体缺氧。
发作时由于神经系统功能 紊乱可出现大小便失禁等。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热性惊厥的特点
• 多发于6个月至3岁小儿,多见于体质较好的男性患儿。 • 多发生于体温上升期。 • 发作时间短,多不超过10分钟,发作后短暂嗜睡。 • 不伴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发作1周后脑电图无异常。 • 在一次病程中多只有一次发作,但有反复发作倾向。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叹息样呼吸、 抽泣样及下颌呼吸等,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2.低氧血症表现 发绀:以口唇、口周及甲床等处较为明显; 消化系统:腹胀甚至肠麻痹,部分患儿可出现应激性溃疡; 循环系统:早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并发生心
通气和换气障碍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护理评估 】
(一)健康史 询问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及诱发原因。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二)身体状况 1.呼吸系统表现 周围性呼吸衰竭:呼吸频率改变及呼吸肌活动增强,出现鼻翼扇动及三
凹征等。 • 上呼吸道梗阻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 下呼吸道梗阻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 • 大面积肺内病变则表现为混合性呼吸困难。
(四)急救要点
合理用氧 • 对轻症或早期患儿常采用保守疗法; • 晚期或危重患儿需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 积极开展病因治疗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急救护理】
1.改善呼吸功能 安置患儿体位 • 立即送患儿入重症监护室; • 取半卧位或坐位; • 患儿衣服应宽松,被褥要松软、轻、暖。
等监测呼吸及循环功能。 • 观察皮肤及口唇颜色、末梢循环、肢体温度。 • 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2.应用辅助呼吸 人工呼吸
对呼吸即将停止或已经停止,而且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立即进行胸外 挤压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气管插管或切开插管护理: 当吸氧的浓度达60%,而动脉血氧分压仍达不到60mmHg时,应及时建立人 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
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泌尿系统:尿中可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有少尿或无尿, 甚至肾衰竭;
神经系统:早期烦躁、易激惹、视力模糊,继之出现神经抑制症状,严 重者可有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表现;
其他:酸中毒及高钾血症等。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3.高碳酸血症表现 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出汗、意识障碍、皮肤潮红,严重时出现惊厥、 昏迷、视乳头水肿、呼吸性酸中毒等。
重症或脑疝者可合并使用利尿剂,首选呋塞米;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有脑干受压表现者行侧脑室穿刺放液或手术治疗。
【急救护理】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
(一)控制颅内压力,预防脑疝 1.保持患儿绝对安静
避免一切刺激;卧床时头肩抬高25°~30°。患儿躁动或惊厥者,按医嘱应用 止痉剂。
第十七章 急症患儿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