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大一新生适应状况调研报告为了解我校新生对大学生活及学习的适应情况、发现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和困惑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我们选择了关于我校大一新生适应状况的调研这个课题。
我们的调查在传承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完善,对新生的心理适应及目标定位的关注更是具有相当的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调查方向:兰亭书法艺术学院部分大一新生调查范围:兰亭书法艺术学院调查形式:走寝调研,谈话调研,填表调研一、10级新生调查问卷具体情况如下:填表格人数:50 性别:男25人,女25人1.、一个多月来,你对现在大学生活的看法A、丰富多彩,充满激情(20%)B、与想象中有差距,但还是挺有意思(45.5%)C、好坏掺半,难以说清(30%)D、无聊、苦闷(5-5%)E、其他2、刚开始你觉得最难以适应的是A、水土饮食(20%)B、住宿环境(20%)C、人际关系的处理(35.5%)D、思念家里(25、5%)3、请问你对大学城生活的哪些方面比较满意A、住宿条件(19.5%)B、饭堂设施(11%)C、购物、娱乐场所(30.5%)D、银行服务(9%) E交通问题(30%) F没有(0%)4、大学城里有哪些不便之处,请你按照程度大小排列A、物资供应不足,购物困难60% B信息封闭30%C交通不便,出行困难70% D、与老师的沟通50%5、你打算如何规划你的大学生涯A、埋头苦读,学好专业知识(20%)B、多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工作能力(20%)C、读书参加社团两样兼顾(20%)D、边读书边勤工俭学(20%)E、好好享受大学生活(20%)6、你觉得大学里同学之间的关系怎么样A、很好,团结友爱,互相帮助(30%)B、一般只打打招呼,偶尔说说笑笑20%C、竞争中有团结40%D、我行我素,互不相干10%E、很紧张,时有矛盾时有竞争0%7、平时和同学们谈论的最多的是A、学习问题20%B、体育问题5%C、毕业工作问题10%D、恋爱问题20%E/异性关系10% F兼职问题10% G购物问题 20% H其他5%8、跨入大学,你感觉在哪些方面存在苦闷?A、学习定位方面30%B、舍友矛盾15%C、情感困惑20% D 优越感受挫10%E本专业非理想专业,郁郁寡欢15% F本专业与想象中的相差很大,很不开心10%9、由高中生过渡到大学生,你是怎样适应这一转变的?A、之间独立面对过渡期,一切进行的比较顺利10%B、有点迷茫,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最终还是渡过了30%C、向老师或师兄师姐请教,很快就解决了40%D、不知所措,非常苦闷20%10、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一般会怎么处理?A、向父母或同学倾诉30% B跟辅导员或兼职班主任聊聊5%C和师兄师姐交流10% D闷在心里25% E一个人出去走走或喝闷酒30%11、你觉得现在所在的专业怎么样?A、非常满意20% B基本满意45% C无所谓20% D不满意15%12、请问你对大学城的作息安排有何看法?A、安排十分合理,有利于同学们劳逸结合40% B 认为不太合理,适应不过来15%C虽有规定,但还是按我的习惯作息30% D没感觉,只是按规定而行15%13、你的课余时间怎样安排?A. 泡图书馆或在宿舍学习35% B和朋友出去玩或购物10%C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25% D勤工俭学或外出找兼职30%14、你是怎样看待团委、学生会的工作的呢?A. 很有意义,能帮助同学们且能锻炼自己30% B 影响学习,最好不参加20%C虽无意义,但可以加分,可以适当参加40% D 没有价值,坚决不参加10%15、你觉得参加社团活动的主要目的是A、锻炼自己的能力40% B综合测评加分20% C为同学们服务20% D多认识些人,特别是异性10% E其它10%16、你想参加勤工助学吗?A. 、想40% B可以考虑50% C不想10%17、若有机会参加,你的态度将是A、尽全力把工作做好,尽量拿多点报酬30% B 能满足生活的基本费用就行20%C只是想锻炼一下能力,报酬并不重要40% D努力去做,测试一下工作能力10%18、你觉得做兼职的困难有:A、交通不便70% B信息不通30% C时间限制10% D 经验不足50% E能力不够30% F远离市区,机会少60% G其他10%二、针对调查结果,我们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分析以及解决方式: 1.调查方法在正式调查之前,我们的成员对一部分新生进行深入访谈,并根据访谈结果充实、修改了问卷。
本次调查采取自填式问卷形式,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50名(为保证95%置信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
这样做既保证了调查的科学性、又符合文理男女生比例有差异的特色。
2.资料收集与整理在调查过程中,均以负责的精神指导被调者答卷,并当场回收。
实际发放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38份。
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1.个人特征及家庭情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来自农村的新生所占比例为62.0%、城市的为38.0%;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为40.67%2.大部分同学对自己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表示乐观,在短期内能够迅速适应的男女生比例相近,但需要中长才能适应的情况中,女生需要适应半年以上的人数多过男生。
这一想象表明,女生的适应性还是弱于男生。
大学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对所有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而言,能上大学,本就是件幸运的事。
与之前阶段的学习所不同的是,大学教学更具专业性,选读什么专业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
从调查中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自己能够进入文理是怀着兴奋、愉悦的心情的,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是冲着2本而来的。
但也有同学自进校来一直存在愤怒情绪,且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其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志愿上填写了“服从分配”,而被调配到本校;当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尽可能多的给他们一些走出现状的建议,例如转专业等。
力求令其着眼于根本,调适不平衡心态。
大多数同学对自己所在的专业表示满意,但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有转专业的想法,但只是基于想的层面,要付之于实际行动还有待考虑。
一来拿捏不准转了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快乐度过大学四年了,而且和现在的同学经历过军训的考验,已积淀一定的感情;二来对于转专业方式、途径也不是十分清楚;再有便是对于自己能够成功通过转专业考试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4.能力培养(对学生工作的认识)当问到如何安排自己四年的大学规划时,有很多同学表示: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一直深埋于书堆之中,很想到了大学后,可以好好地锻炼下工作能力。
男生比女生的心理情况要乐观。
从医学上讲,因为身理条件的制约、社会环境的影响,女性在根本上的忧虑度就要高于男性。
而作为在校大学生,需要考虑到的是学习成绩、生活中的与人交际、将来工作的出路等等。
这些都是以女生想到的频率居多。
在调查中发现,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非常了解的学生仅占7.0%,另有93.2%的同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78.7%的人会选择做心理咨询,可是有58.3%的同学并不知道如何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那里得到帮助。
在最后大家提出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期望,几种心理辅导工作方式的排名依次为(支持率由高到低):心理讲座、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宣传、组织一些团体活动、班级设立心理辅导员。
在中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把考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到了大学之后就自然有了一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
这种心理导致了大多数大学新生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该学什么、该怎样学,也往往由于目标的模糊与遥远而渐渐变得没有目标或者看不清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校新生的思想意识情况较好,约有70.3%的同学认为应该把学习和玩兼顾好,两者都重要;约有26.3%的人认为应该一心一意地抓好学习。
对于学校不允许新生带电脑的规定,91%的人认为理解、支持学校的做法,并希望学校做好网络硬件建设。
在专业学习这一块,大约有19.3%的学生对自己目前的专业表示不满,有13.3%的人希望学校在转专业这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
喜人的是,有68%的新生想过要修双学位,其中68。
3%的人的理由是“提高综合素质,为自己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从这点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大学生活的憧憬及逐渐成熟的责任感。
3.师大特色:女生VS男生师大的男女比例为3:7,为了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和代表性,此次我们在选取调查对象时采用了系统抽样的方法(即按照一定的男女比例进行随机抽样),这也是较以往调查的一个创新。
果然,在整理结果时我们发现,男生、女生在:1)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性(见表一)2)所倾向的大学考试方式(见表八)表八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开卷考试(即给定考试范围,学生事先记忆理解题目)的女生远远多于男生。
这一点充分体现出了男女生在学习方式与优势方面的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男女大脑2半球偏侧性功能专门化在发展水平上是有差异的,女生更早更强烈,优于男生。
因而在语言表达、短时记忆方面优于男生;而男生正好相反,他们的大脑右半球比较发达,因此在分析综合能力、实验推理方面优于女生,而不擅背记。
所以男生更喜欢需要发挥型题目,女生更喜欢事先有准备并需要记忆的题目。
更进一步说,我们可以发现,女生更喜欢模仿性思维,而男生更倾向与创造性思维。
新生们的愿望生活方面:1.交通不便,出门不方便,希望校车多几趟;2、物资供应不足,购物困难希望小超市东西再多些;3、银行服务不足,希望学校有自动取款机4、.寝室内蟑螂、蚊蝇太多(尤其一楼),希望能集体灭虫。
5、饮水机较/6、热水供应时间不够II.在学习方面1.课程安排不合理。
按省份分开新生,大家联系更少。
2.多举行就业出路交流,排遣对未来的惶恐。
总结:从以上的问题和答案情况来看。
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在生活上他们会有初来异地的不适和寂寞感,在学习上会有学习方法上过度的不适应,现象是比较普遍的,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去帮助我们的新同学尽快融入他们的大学生活,让他们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艺术设计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