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经验分享案例2
结束语
安全经验分享案例
2014年7月
安全经验分享
炎炎夏日,注意防暑降温
当气温超过35℃,外界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 甚至超过人体正常温度,会造成人体体温调节障碍 。主要影响人体对流和辐射散热,体温升高,容易 发生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和烈日暴晒下从事一定时 间的劳动,且无足够防暑降温措施,就容易发生中 暑。尤其七八月份,现场各类施工作业人员的中暑 事故时有发生。
如何预防中暑?
1、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尽量避免中午前后室外作业。
2、合理补充水分。喝水每日多次,每次适量。每天至少补充水分3升—6 升。饭前饭后避免大量饮水。 3、合理选择饮料。夏日首选饮料既非各种冷饮食品,也非冰棍,而是热 茶、绿豆水或矿泉水。 4、充足睡眠。教育员工不要长时间熬夜。足够睡眠才能保证充沛体力。 若条件允许,中午可适当休息。 5、做好防晒。带好安全帽,衣着宽松,避免阳光直射头部。 6、凉水冲手腕。户外作业员工应每隔2小时用凉水冲手腕5秒钟。
中暑后怎么办?
1、迅速撤离引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2、补给水分,最好是含盐的饮料,或者矿泉水。 3、作降温处理:为患者泼水,而不是让他浸入冷水中。泼在皮肤上的水, 蒸发较快,以增加降温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湿敷患者,如果可能,将患者移 到有冷气设备的地方。 4、在额部、颈部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 水等中药。 5、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
中暑有什么症状 ?
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 。 1、先兆中暑的症状: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头痛、眼花、耳鸣、 头晕、口渴、心悸、体温正常或略升高,短时间休息可恢复。 2、轻度中暑的症状:除以上症状外,体温在38℃以上,面色潮 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经休息后,可恢 复正常。 3、重度中暑的症状:也称热衰竭,表现为:皮肤凉;过度出汗 ;恶心、呕吐;瞳孔扩大;腹部或肢体痉挛;脉搏快;常伴有昏厥, 昏迷,高热甚至意识丧失。 发生重度中暑时,应尽速送医院急救,以免引起休克及肾脏衰竭 等并发症。但在送往医院之前,仍需作一些急救处理。
事件回放及原因分析
一天小周随检查团进行露天安全检查,当天 太阳很大,小刘由于走得急,忘了带遮阳用具, 刚开始小刘还感觉良好,但过一段时间后就感到 头痛、头晕、眼花、恶心、呕吐,最后竟晕倒在 地。 导致小周昏倒的主要原因是天气炎热,无任 何防护措施,导致人员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 乱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障碍为主要 表现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温、烈日曝晒外,工作 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 为常见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