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基础知识培训资料-----------------------作者:-----------------------日期:电子知识培训资料一、常用元器件的识别1、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
常用电阻的种类有碳膜电阻、金膜电阻、水泥电阻、陶瓷电阻、贴片电阻等。
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
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
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阻,数标法一般为三位数,前两位代表有效数,后一位代表倍率。
如上图所示的贴片电阻102表示1 KΩ。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
有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色环标注法的前两条色环(四色环电阻)或前三条色环(五色环电阻)代表有效数字,倒数第二条代表倍率,最后一条代表误差。
如:上图所示的色环电阻,它的前三条色环棕、绿、黑表示有效数字150,倒数第二条金色表示倍率X0.1,它的阻值为150 X0.1=15Ω,最后一条棕色表示误差为±1%。
2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X0.01 ±10金色X0.1 ±5黑色0 +0棕色 1 X10 ±1红色 2 X100 ±2橙色 3 X1000黄色 4 X10000绿色 5 X100000 ±0.5蓝色 6 X1000000 ±0.2紫色7 X10000000 ±0.1灰色8 X100000000白色9 X10000000003)不同功率的电阻对应的相关尺寸:功率尺寸ФD±0.5mm L±1.0mm1/8W 1.5 3.21/4W 2.3 61/2W 3 91W 4 112W 5 153W 6 175W 8 244)贴片电阻各类参数封装尺寸对应功率L(mm)±0.2 W(mm)±0.2H(mm)±0.10402 1.0 0.5 0.35 1/32W0603 1.6 0.8 0.5 1/16W、1/10W0805 2.0 1.25 0.55 1/10W、1/8W1206 3.2 1.6 0.6 1/8W、1/4W 2、电容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
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
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c(f表示交流以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常用的电容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独石电容、聚脂薄膜电容、聚苯烯薄膜电容、贴片电容等。
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
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
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
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上图所示的电解电容:10μF/250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如上图所示的聚苯烯薄膜电容:6n8=6.8n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如上图所示的聚脂薄膜电容:102表示10×102PF=1000PF。
3)电容容量误差表如上图所示的聚脂薄膜电容102J:表示1000PF,误差为±5%。
4)注意事项:A、电解电容有正负极之分,使用时注意不能插反。
电解电容的正负极一般可从引脚的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一般电容本身也会标明,“-”号指向的即是负极。
B、电容上一般都有耐压值的标明,使用时注意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值。
如上图所示的聚苯烯薄膜电容的耐压为1600V。
3、晶体二极管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
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晶体二极管按作用可分为:整流二极管(如1N4004)、隔离二极管(如1N4148)、肖特基二极管(如BAT85)、发光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快速二极管(如FR107)等。
2)识别方法:二极管的识别很简单,小功率二极管的N极(负极),在二极管外表大多采用一种色圈标出来,有些二极管也用二极管专用符号来表示P极(正极)或N极(负极),也有采用符号标志为“P”、“N”来确定二极管极性的。
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可从引脚长短来识别,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3)测试注意事项:用数字式万用表去测二极管时,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此时测得的阻值才是二极管的正向导通阻值,指针式万用表的表笔接法刚好相反。
4、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ZD”加数字表示,如:ZD5表示编号为5的稳压管。
1)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原理:稳压二极管的特点就是击穿后,其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
这样,当把稳压管接入电路以后,若由于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电路中各点电压变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将基本保持不变。
2)故障特点:稳压二极管的故障主要表现在开路、短路和稳压值不稳定。
在这3种故障中,前一种故障表现出电源电压升高;后2种故障表现为电源电压变低到零伏或输出不稳定。
5、电感电感在电路中常用“L”加数字表示,如:L6表示编号为6的电感。
电感线圈是将绝缘的导线(漆包线)在绝缘的骨架上绕一定的圈数,再套上磁芯制成。
在线制电感线圈时需注意:漆包线的圈数须和BOM单相符;漆包线绕在骨架引脚的位置要与线路板的图示相符;绕好的线圈测试其电感量要符合BOM规定。
直流可通过线圈,直流电阻就是导线本身的电阻,压降很小;当交流信号通过线圈时,线圈两端将会产生自感电动势。
自感电动势的方向与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阻碍交流的通过,所以电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
电感在电路中可与电容组成振荡电路。
电感一般有直标法和色标法,色标法与电阻类似。
如:棕、黑、金表示1μH(误差5%)的电感。
电感的基本单位为:亨(H)。
换算单位有:1H=103mH=106μH。
6、晶体三极管晶体三极管在电路中常用“Q”加数字表示,如:Q17表示编号为17的三极管。
1)特点: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是内部含有2个PN结,并且具有放大能力的特殊器件。
它分NPN型和PNP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三极管从工作特性上可互相弥补,所谓OTL电路中的对管就是由PNP型和NPN型配对使用。
2)晶体三极管主要有放大和开关两种作用。
在我司的线路中,主要是使用三极管的开关作用。
我司使用的三极管主要有三种封装,220和126封装的管脚识别:正对三极管的标识面,左边为基极(b),右边为发射极(e),中间为集电极(c)。
92封装的管脚识别:正对三极管的标识面,左边为发射极(e),右边为基极(b),中间为集电极(c)。
如图所示:7、触发管触发管在电路中一般用“DB3”表示,主要有塑封和玻璃封装两种。
触发管的触发电压一般在28V-36V。
二、生产工艺1、插件1)常用元器件对应线路板上的图示:2)插件应遵守从小到大,由里往外的原则。
平插的元件应紧贴线路板,元件本体高出线路面应小于2 mm;竖插的元件本体端应紧贴线路板,元件本体高出线路面应小于2 mm。
注意元器件的引脚不能相碰,元件不超出板边。
元器件插在线路板上符合下表要求:元器件类别插件方式图示尺寸要求注意事项贴片元件沾贴A〈1mm 1、贴片元件不能反贴;②PCB贴片时,可参照SMT表面粘着工艺标准,主要应避免以下几种不良情况:A、SMT缺件:应有零件而没有零件者;B、SMT多件:PCB上多出不应该有的零件;C、SMT错件:不符合BOM或样品或错放位置;D、SMT极性反;E、SMT浮件:不得≥1mm;F、SMT站立:应正面平放而侧面平放者;G、墓碑:应正面平放而正面竖放者;H、零件垂直偏移:吃锡面必须有≥0.15mm; I、SMT零件水平偏移:超出锡垫(PAD)部分不得超过零件脚宽度的1/2;J:零件歪斜:零件歪斜不可超过15度。
③PCB在插件投料时,要检查PCB外观有无明显破损、变形,文字印刷是否清晰,有无明显印错或印反现象。
④PCB插件时,主要应避免以下几种不良情况:DIP缺件:应有零件的位置而没有零件者;DIP多件:PCB多出不应该有的零件;DIP错件:不符合BOM或样品值不符或错放位置;DIP板性反:正负板极性反,如二极管、电解电容等;DIP损件:伤及到零件本体者,或者虽不影响功能,但影响产品的品质;DIP浮件:常规元件必须<2mm;DIP脚未出:焊锡表面看不到零件脚端;零件脚没入孔:零件脚没插入孔中;零件歪斜:零件歪斜不可超过15度。
2、前加工工序前加工工序主要有二极管和电阻成形、绕磁环、自制线圈、自制保险管、开线。
1)二极管和电阻成形:①根据线路板上元件的实际脚距调整成形机,使元件成形后脚距正好合适,元件成形后引脚不能有刮破皮露铜现象。
②成形前要对应BOM检查元件规格是否正确,每成形几百个,须在线路板试几个,检查元件是否有变形现象。
2)绕磁环:磁环在加工之前,应检查其型号、规格是否与BOM或样品一致(φ10×6×5,表示外径×内径×高)。
磁环在加工时,应根据不同产品型号使用磁环线或漆包线;绕线时,注意不得损坏磁环线和漆包线的绝缘层。
绕磁环时,要对应BOM和线路板,注意每组线的圈数和位置要正确。
3)自制线圈:自制线圈的步骤:绕线圈——线头上锡——包线圈——测试电感量——浸绝缘油绕线圈前,要检查漆包线和骨架的规格是否正确,还要对绕线机进行参数调整,每绕完一个线圈,要检查绕线机显示的圈数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要对绕线机参数重新设定;注意线圈的漆包线最好能绕得平整,不能超出骨架边,以防影响上磁芯;电感引线脚方向照PCB上要求进行绕绕制; 在绕制QZ漆包线时,电感引线脚应留30mm-40mm长度以利于刮漆; 漆包线和丝包线在绕制时,注意不得损坏其绝缘层。
线头上锡时,应注意:A、锡炉温度控制在300℃-350℃之间;B、过锡时间不得超过5S,且上锡良好;C、骨架本体(即漆包线主体)不可触及焊锡;D、若是绕制的漆包线,应先刮去外面的缘层。
包线圈时,应先检查磁芯的外观有无破裂,有无磨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