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至六朝文学
叶文举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第一节 汉代散文概述
一、汉代散文繁荣的原因
一)统治者重视总结历史教训,解决现实社会政 治问题,以巩固其统治; 二)社会政治空气的改变,鼓励了士人的论政风 气; 三)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学之士在政治生活中地位 的提高,使他们有精力去从事创作 ; 四)博采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之长 ,在传承中创新。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二、汉代散文的分类
一)叙事散文
史传散文:《史记》、《汉书》、《吴越春秋》、 《越绝书》 书录:《战国策书录》、《管子书录》、《孙卿书 录》(刘向)
碑文: 《郭有道碑》、《陈太丘碑》(蔡邕) 游记:《封禅仪记》(马第伯)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二、汉代散文的分类
二)抒情散文
纯粹的抒情散文,是从私人书信这一体中开始形 成的,《报任安书》可以说直接启发了这一传统。 杨恽《报孙会宗书》也非常出色。 三)政论散文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二、西汉中叶至东汉初年政论散文
直抒已见、无所顾忌的议政风气逐渐衰微,散文 由“雄奇”变为“醇厚”、“浑朴”,由文情并茂 变为重质轻文。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桓宽的《盐铁论》 ;王 充《论衡》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三、东汉中叶以后的政论散文
汉中叶以后,政治黑暗,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外戚交换专权,残杀不绝。 汉末名士、太学生和上层正直的官员联合起来,对 朝政持批判态度。形成清议势力。因此,当时的政 论散文对社会有不少的深刻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王符的《潜夫论》;仲长统《昌言》 ;崔寔 《政论》 这一时期,散文的发展,又由醇厚转向激切。 文体受辞赋影响,讲究对偶、排比,文辞由简朴变 为典丽,显示出向魏晋骈文演变的趋势。
参考书目
萧 统 《文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版 汪耀明 《贾谊和西汉文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章 秦汉政论散文
第二节 汉代政论散文的发展阶段 一、汉初政论散文
陆贾《新语》;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 《治安策》(《新书》);晁错《言兵事疏》、 《论贵粟疏》 “皆为西汉鸿文 ,沾溉后世,其泽甚远。” (鲁 迅《汉文学史纲要》) 从风格上看,汉初政论散文带有战国纵横家的遗 风,内容“疏直急切,尽所欲言”。文章排比铺陈, 感情强烈,文采斐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