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与信用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与信用

带来了商业发展以及商人势力的壮大,社会贫富 差距扩大。大夫晁错再给西汉文帝关于重农抑商 的建议书中就说:“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 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P12) ◆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促进了秦汉时期信用事业的发 展。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货币与信用
一、 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把握秦汉时期中国币制的特点、沿革及其 原因、影响。
★了解秦汉时期中国货币种类、形制的变化 及货币流通状况。
★了解秦始皇统一币制、西汉武帝及王莽改 革币制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了解秦汉时期信用的形式及特点。 ★秦汉时期的金融理论(略)
二、秦汉时期的货币(P63)
◆规定货币种类分为黄金和半两钱两 种。
◆规定货币形制和单位:黄金为称量 货币,沿用金钣、饼金的旧形制; 单位为镒,1镒为20两。铜钱为圆 形方孔的铸币,单位是半两。从此 确定了中国钱币外圆内方的基本形 制。
◆规定铜钱的金属重量为“半两”, 并以该金属重量命名铜钱,叫“半 两”钱,后人称之为秦半两钱。这 是中国量名钱的开端。半两钱不是 秦统一后创造的新铸币,而是将统 一前秦国的半两铜钱推广到全国。
★两汉的货币与货币制度变迁:P63-69
◆西汉沿袭秦朝的货币制度,实行金钱 本位制,但黄金的单位和钱制有变化、 发展。
▼西汉仍以黄金和铜为币材,货币分为 黄金和铜钱。大额交易用黄金,小额 交易用铜钱。但因为黄金短缺,所以 实际流通的货币以铜钱为主。
汉代“马蹄金”
汉代“柿子金”
西汉金饼
西汉金饼
汉高祖和汉文帝
汉景帝
☆上述政策造成西汉“半两”钱的重 量名称与实际金属重量脱节,铜钱 的名目价值与实际价值脱节,劣币 膨胀,以至于“钱益多而轻,物益 少而贵”。可见,在金属货币制度 下,铸造不足值的劣币也会造成通 货膨胀。
☆上述政策还造成地方诸侯的财力和军 力膨胀,出现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 乱”。可见,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必 须将货币铸造、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 府。
东汉董卓
四出五铢钱,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时铸造,青铜制品。 钱背面有四道斜文,由穿孔的四角直达外郭。由于政府腐败 无能,民愤日深, 当时民间有传言道: 当此钱铸成时,人民便 会四道而逃离东汉。钱币直径: 25mm
下图是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铸造的一种劣质无 文无郭的小钱 (董卓五铢) 。东汉末期,社会架构陷于破产,币 值低贬,铸造的币钱既偷工减料,而且工艺极为苟且。
☆虽然西汉时期白银和铁曾经充当过币材, 但是此时的货币材料仍以黄金和铜为主。
☆西汉末年王莽违反货币流通规律, 四度改革币制,废除五铢钱,改铸 新钱,以小换大,以轻换重,以铜 换金,朝令夕改,以至币制混乱, 货币经济的正常运行受到破坏,社 会矛盾激化(见下图)。
王莽
左图为天凤元年(公元14年)铸造的王莽货泉,货泉径一寸, 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贷布二品并 行。钱币直径: 23~24mm。右图为天凤元年(公元14年)铸 造的王莽货布, 青铜制品。为王莽实行最后一次(第四次)改革 的产物。货布重25铢, 质货泉并行,对换率为1:25。
★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货 币制度:
◆秦统一前,在秦国境内已经实现了 币制的统一。公元前210年秦始皇 统一六国后,颁布货币改革令,要 “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 下之币”。
秦始皇
◆规定黄金和铜为货币本位(币材), 禁止其它财物作为币材,确立金铜 (钱)本位制,这是货币复本位制 的一种。这样,秦朝的币制就从秦 国的钱布本位制演进为金钱本位制, 排斥了布等实物货币。
☆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 信用货币,是各国货币发展的 共同趋向,但历史上的货币金 属在各国货币发展史上不尽相 同.
☆我国的货币金属长期以铜银为主,西汉是 中国白银货币的肇始,唐宋时期白银作为 货币使用的情况逐渐增多,明代确立白银 的货币地位,明清两朝实行银(铜)钱本 位制,清末确立银本位制,民国初期确立 银元本位制,直至1935年中国才废除银本 位制。白银在中国货币经济发展史中有重 要的地位和影响。
东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章帝一度废钱不用。汉桓帝想铸造大钱没有 成功。汉灵帝时候又铸造四出五铢钱(见下图)。
☆东汉末年董卓改铸劣质的无文小钱(董卓五铢, 见下图),导致恶性通货膨胀,钱币难以流通, 交换退化为物物交换,实物经济盛行,中国货币 经济的发展出现大倒退。可见,东汉是中国币制 从金钱本位制向钱帛(谷)平行制过渡的时期, 而钱制仍属于五铢钱体制。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国的货币 制度从混乱走向统一。公元前206年秦王朝 被农民起义推翻,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 (公元前206—公元前202年),公元前 202年,刘邦在长安建立起统一的西汉王朝。 公元8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社会矛盾 激化,绿林、赤眉起义推翻新朝后,各地 豪强并起、军阀混战。刘秀消灭各地军阀 后,于公元25年在洛阳重新建立统一的东 汉王朝。
☆可见,历代王朝在政治腐败、经济 凋敝、财政困难的时候,都会铸造 不足值的劣币来搜刮物质财富,导 致通货膨胀和社会动乱。货币制度 的优劣以及币制改革成功与否,关 系到社会经济能否稳定发展。
三、秦汉时期的信用发展(P71)
★两汉时期以私人信用为主的放款活动盛行。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币制统一、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
☆货币材料的历史演进既与商品交换 的发展内生出来的货币需要有关, 又与货币材料自身的优点及其供给 有关。白银作为币材,原因也是如 此。
▼西汉金钱本位制下的黄金单位从 “镒”和“金”改为“斤”。
▼西汉初期铸币权的分散导致量名 钱(名符其实的半两钱)退出流通, 劣币膨胀,物价上涨:P64
☆西汉初期,经济破败,财政困难。 统治者认为货币就是财富,国穷民 贫原因是没有钱币。故而推行铸币 减重以及允许民间采矿、冶金和自 由铸造钱币的政策以增加钱币的数 量。
☆西汉初期的钱币经过九次峰回路转的 曲折演变,最后通过汉武帝的币制改 革,从半两钱体制演变为五铢钱体制。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 的皇帝之一,景帝刘 启第三子,母王美人, 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 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 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 汉景帝后三年(前141 年),16岁的刘彻登上 皇帝位。第二年,首 创年号为"建元"。从 此,我国历史开始用 年号纪年。
秦半两钱,出现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 中国的时代
◆规定金钱具有同样的法偿能力:黄金 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大数用金,小 数用钱。
◆秦二世执政后继续推行统一货币的政 策,他“复行钱”,目的是实现“货 币王室专铸”,将货币铸造权和发行 权统一于中央集权的专制政府手中。
秦二世嬴胡亥(前230 年—前207年,在位时 间前209年—前207 年),也称二世皇帝。 是秦始皇第二十六子 (最小的儿子)、太 子嬴扶苏的弟弟。秦 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 中时,在赵高与李斯 的帮助下,杀害哥哥 扶苏当上秦朝的二世 皇帝.
◆汉武帝币制改改革的内容
☆公元前115年汉武帝令铸造五铢钱。 新钱币重5铢(1两=24株),钱面铸 有“五铢”字样。新钱因为大小重量 适中,受商民欢迎而流通开来。
左图为西汉武帝时铸造的有郭五铢钱,钱币直径: 26mm,重 3.33克,故以为名。五铢钱,流通达七百多年之久(至隋代 仍仿此制)。右图为西汉的磨郭五铢钱。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P65
☆创造出了五铢钱这种适合社会经济 发展的新铸币及其体制。五铢钱成 为汉武帝至唐朝初年700多年间中 国货币的主要形式。
▼西汉初期还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铁钱。
☆据《梅福传》张晏注说:“(西汉成帝) 河平二年,沛郡铁官铸钱”,说明西汉成 帝时期实际上铸有铁五铢钱。
☆长沙、衡阳西汉古墓中也发掘出了铁半两 钱。
☆秦王朝的“货币王室专铸” 的思想和制度为历代王朝所 奉行。
☆统一货币单位,确立铢两货币, 为西汉至隋朝的五铢钱体制的 建立准备了条件,直接影响到 其后两千多年中国货币经济的 发展。
☆改革并定型了中国货币的形制,圆形方孔 的铜钱形制由此固定下来并流行了两千多 年。环钱的使用,减少了钱币在流通中的 磨损,贯穿使用也比其他形制的货币便利 得多。
◆东汉的货币制度基本上沿袭了西汉
的五铢钱体制:P69
☆东汉成立初期,以谷帛、货泉(王 莽新币之一)、西汉五铢钱为货币。 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杂用,币制混 乱。
☆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铸造五铢钱 以后,东汉恢复了五铢钱体制,但 所铸造的五铢钱大小、重量与过去 有不同之处。黄金继续作为货币使 用,但已经大为减少。
汉无郭半两钱,汉代半两钱种类较多,最早 出现的钱形薄小而且质量粗劣。
▼白银开始成为币材,虽然存在的时间 不长,但很有意义:
☆秦规定珠玉银锡不为币,只能作器饰 宝藏用。汉初,白银仍不作货币使用。
☆西汉武帝时期曾经用银锡合金铸造过 白金币这类严重不足值的铸币,由于 铸造该货币的利益巨大,以至民间盗 铸犯罪严重,所以该货币铸行时间不 长就被废止了(P65)。
◆秦统一币制有三个历史意义:
▼统一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可以 抑制诸侯残余势力的财力增长,防 止诸侯割据势力死灰复燃,有利于 维护国家统一。
▼统一货币有助于加深各地的 经济联系,形成全国统一的 大市场,有利于经济发展, 巩固中央集权专制政府的财 经基础。
▼统一币制对后来中国的钱币 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整顿和统一币制:
◇取缔各郡国的铸币权,提高五铢钱的铸造 技术含量,遏制盗铸。
◇销毁地方铸币,设立上林三官(钟官、辨 铜、均输)作为中央政府主管钱币的铸造、 成色鉴别、运输的机关,集中各地的铜材, 垄断货币的铸造权。
◇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 钱,禁止非三官钱流通。
☆黄金开始执行完整意义的货币职能,金属 货币基本上取代了实物货币,不仅货币的 价值更加稳定,而且也更有利于交换的发 展。
▼秦朝币制改革存在不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