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简史PPT精选文档
《国语 ·楚语下》:“ ( 神明降 ) 在男曰觋,在女曰巫。”
.
10
《仪礼 ·聘礼》:“十斗曰斛, 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周礼 ·冬官 ·画缋》:“青与 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 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 五采备谓之繡。”
.
11
《礼记 ·曲礼上》:“修身践言 谓之善行。”
《礼记 ·礼运》:“争夺相杀谓 之人患。”
.
16
义训如“解者,缓也”(《周
易·序卦》)、“同官为
寮”(《左传·文公七年》)、
“晦,冥也”(《榖梁传·僖公十
五年》)、“东方曰夷,南方曰
蛮,西方曰戎,北方曰
狄”(《礼记·王制》)之类。
.
17
训诂的基本术语如“也”、 “言”、“曰”、“谓”、 “犹”、“为”等,在先秦典 籍中也有用例。
.
18
二、出现於秦汉之际的《尔雅》 一书,是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 专著
献服务时期
六、元、明两代训诂学趋向衰落
七、清代训诂学发展到新的高峰, 成为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 代
.
4
.
5
一、先秦典籍中已出现 萌芽状态的训诂
.
6
训诂的起源,应该上溯到 先秦,因为先秦典籍中有大量 的训诂材料,足以证明这一观 点。
.
7
《周易 ·辞上》“一阴一阳谓之道”, “一阖一闢谓之变”。
清·胡承珙有《小尔雅义证》、宋翔
凤有《小尔雅训纂》、葛其仁有
《小尔雅疏证》)。《广雅》(三国
魏·张揖著)、《埤雅》(宋·陆佃著)、
.
14
形训如“夫文,止戈为 武”、“於文,皿虫为蛊”之 类。 《左传昭公元年》
.
15
音训如“政者,正也”(《论
语·颜渊》、《礼记·哀公问》)、
“仁者,人也”(《礼记·表
记》)、“乾,健也”(《周
易·说卦》)、“履者,礼
也”(《周易·序卦》)、“德者,
得也”(《礼记·乐记》)、“义
者,宜也”(《礼记·中庸》)之
.
30
其实不仅说经之家多资以证古 义,今天我们研究训诂学,研 究汉语词汇史,注释先秦两汉 的古代典籍,也必须以《尔雅》 为重要参考。我们说《尔雅》 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第一部成系 统的训诂专著,是不为过分的。
.
31
继《尔雅》之後,历代又出了不少
雅学之类的书,足见《尔雅》影响
之久远。举其要者,如《小尔雅》、
.
26
《释丘》是关於丘的训诂(丘是自然 形成而非人为的高地),分为丘与崖 岸两类。《释山》是关於山的训诂。 《释水》是关於水的训诂,包括水 泉、水中、河曲、九河四类。《释 草》是关於草本植物的训诂。《释 木》是关於木本植物的训诂。
.
27
《释虫》是关於虫类的训诂。《释 鱼》是关於鱼类的训诂,其中包括 爬行动物。《释鸟》是关於鸟类的 训诂。《释兽》是关於兽类的训诂, 其中分为寓属、鼠属、齸属、须属 四类。《释畜》是关於家畜的训诂, 又分为马属、牛属、羊属、狗属、 鸡属、六畜六类。
训诂源流述略
.
1
目的:
1、了解传统训诂学的起源和 发展
2、熟悉分期及各阶段的特点
3、熟悉各个时期训诂大师、 及其成就贡献
.
2
分期概述
一、先秦典籍中已出现萌芽状态的训 诂
二、出现於秦汉之际的《尔雅》一书, 是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专著
三、两汉时期,训诂学大兴
四、魏晋南北朝以迄隋唐,训诂学摆
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为一切古文
.
24
首三篇《释诂》、《释言》、《释 训》所收为一般词语,将古书中同 义词分别归并为各条,每条用一个 通行词作解释。《释亲》是关於亲 属的训诂,分为宗族、母党、妻党、 婚姻四目。《释宫》是关於宫室的 训诂。
.
25
《释器》是关於器用的训诂。《释 乐》是关於乐器的训诂。《释天》 是关於天文的训诂,又分为四时、 祥、灾、岁阳、岁名、月阳、月名、 风雨、星名、祭名、讲武、旌旗等 十二类。《释地》是关於地理的训 诂,包括九州、十薮、八陵、九府、 五方、野、四极七类。
.
28
总的来说,《释诂》以下三篇 是解释古代一般词语的。
(据郝懿行说,《释诂》所收多 为同义词,《释言》所收多为 常用词,《释训》所收多为形 容写貌之词),《释亲》以下各 篇是关於各种古代名物的解释。
.
29
在训诂学史上,《尔雅》有着
崇高的地位。它总结了经生们 口口相传的先秦故训,是後人 解释先秦作品的语言时必不可 少的工具书。《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在评论《尔雅》时指出 “说经之家多资以证古义”,
.
19
先秦典籍中虽有了一些训诂的材料, 但从整体上看,这些材料还是散在 的,训诂的方式方法也都带着初级 的形态,不够完密,也不成系统, 这时还没有出现一部自觉的系统的 训诂专书。而《尔雅》,则是我国
.
20
第一部成系统的训诂专著,《尔雅》 的出现,标志着传统训诂学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
21
对于其作者现在大多数人都赞成宋 人欧阳修在《诗本义》中的说法, 即认为《尔雅》非圣人之书,乃秦 汉之间学者所为。欧阳修的说法是 有道理的,《尔雅》实际上是秦汉 间人对先秦以及西汉故训加以总结 汇编而成的一部训诂专著。
.
22
《尔雅》之制作时代,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认为应该在 汉武帝时代以前,因为汉武帝 时代已经有犍为文学的《尔雅 注》。
.
23
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尔雅》 凡三卷二十篇,今所传只有十九篇, 论者谓古有序篇而早佚。现存十九 篇的目次是:释诂、释言、释训、 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 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 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 释畜。
《左传 ·宣公十六年》:“凡火,人 火曰火,天火曰灾。”
《公羊传 ·昭公元年》:“上平曰原, 下平曰隰。”
《榖梁传 ·僖公二十八年》:“水北 为阳,山南为阳。”
.
8
《论语 ·季氏》:“邦君之妻, 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 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 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 曰君夫人。”
.
9
《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 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 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
12
先秦典籍中不仅有解释单个词
义的训诂,还可以找到解释句意和 全篇大意的训诂。例如《国语·周语 下》记春秋时人叔向聘於周时解释 《诗·周颂·昊天有成命》这首诗, “是道成王之德也。” 见郭在贻《训
诂学》119页
.
13
训诂学中所谓形训、音训、 义训的训诂条例以及一些基本 术语,在先秦典籍中也已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