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地图文化 第二讲 地图科学发展历程
地图文化 第二讲 地图科学发展历程
清代的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
由清康熙帝主持,中西方测绘人员合作,历经十 年测制的中国第一部实测全国地图,采用经纬差各一 度的梯形经纬网格,详细地表示了地形、水系、居民 地间相对集团及其汉字名称,并在边疆地区加注满文。 该图具有较高的精度,公元1717年成图(康熙五 十六年),公元1719年制成铜版(康熙五十八年), 52.5×77cm 共41幅,比例尺 1:1 400 000,现藏于 北京图书馆。
真正能够称得上地图的,应该是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三幅帛地图和公元2 世纪时古希腊地理和地图学家托勒密 在《地理学导言》一书中所绘的地图, 后者在时间上比马王堆出土的《帛地 图》和平山县出土的《兆域图》晚三 至五百年。
1973年冬天,中国考古学工作者在湖南长沙马王堆 进行古墓发掘,其中在马王堆的三号汉墓中发掘出 三幅绘在帛上的地图, 这三幅地图各是一幅地形 图、驻军图与城邑图。 这三幅地图的出现,给中国的地图史提供了最早的 宝贵实物资料。 由于三幅地图出于西汉文帝12年 (公元168年)下葬的马王堆三号墓中,因此其制 作年代距今已有2100多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 最早制作的地图,也是三幅当今世界上无比珍贵的 中国古地图。
填补了先秦战国时代实物地图的空白
中西方古代地图科学先驱 及其在地图学史上的贡献
古代杰出的地图学者为地图制图理论和制 图方法的创立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为 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早期地图科学的先驱—托勒密和裴秀 · 16世纪地图学两位巨匠—墨卡托和罗洪先
裴秀的《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序》
地图的起源
4000年前,中国《左传》上记载有夏代的《九 鼎图》。 夏禹时代所铸的“九鼎”是在九个鼎上铭 刻九州的山川、草木、禽兽的图像,后人称为 “九鼎图”。根据《左传》记载其内容和作用, “九鼎图”春秋战国时期尚存,后来因秦攻周 而下落不明。 “九鼎图”虽失传,由“九鼎图”图像派 生出来的《山海经》图则流传下来,后来也经 存图亡。
地图文化
第二讲 地图科学发展历程
地图学的历史发展 当代地图学的发展
一. 地图学的历史发展
地图,既是人类认识自然、对环 境空间认知的结果,又是人类认识自 然、改造自然、从事各种活动的有力 工具。 “人类在信息传播方面有三项重大 发明,即语言、音乐和地图,而其中 最古老的是地图”。
古地图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 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阶段。
地
图
地图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一直寻找描述和分析地球表面 空间事物的工具,从交通运输、农田水利、市 政建设管理、疆土区域的划分以及行军打仗, 都离不开空间信息,长期以来最普通的工具就 是地图。
在中国,地图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广泛应 用,在内容选取和表示方法上都积累了不少经 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地图的需求量进一 步加大。
郑和航海图
1. 从方便使用出发,从起点开始至终点,图幅呈一字排列展开的连续 拼接。 2. 采用“对景图”的画法,绘制山形形象与有方位意义的地物,可把 图与实地一一对景,尽快判断出自己所处的位置。 3. 绘出平潮时的浅沙、礁石和港口、海岛等航海用的地物要素与居民 地、山地等。
西方大航海时期
15世纪后期,东方贸易被土耳其人所垄断, 从红海以外其它航线走进印度洋,成为非常 诱人的愿望。 1538年,荷兰制图学家墨卡托绘制的世界 地图中特地用拉丁文标出“未知南方大陆”。 墨卡托地图堪称地理大发现初期人类认识世 界的出色总结,确切说是麦哲伦首次环球航 行世界以后不久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古地图-汉代古地图
驻军图上绘制出相当于现代东经 111度至112度30分, 北纬23度 至26度之间,1度30分经差与3度 纬差的广大区域,跨越了当今湖 南、广西与广东的一部分。 驻军图
地形图
西方现存古代实物地图——托勒密地图
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土。甘肃省博物馆藏。 此地图用纸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纸 面平整、光滑、结构紧密,表面有细纤维渣, 可见造纸技术比较原始。其原料为大麻,是 西汉早期麻纸。纸上用墨线绘有山、川、崖, 路,是一幅世界最早的纸绘地图。
魏晋时期裴秀的著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 序》,标志着我国古代地图学的辉煌成就,奠定 了我国地图学的最初基石,裴秀因此被后人称为 中国地图学之父。 裴秀担任过司空、地官,专管国家的户籍、 土地、税收和地图,后任宰相。他以当时的《禹 贡》为依据,进行了核查,绘制了18幅《禹贡地 域图》。
裴秀与制图六体
中世纪西方地图学的倒退 中世纪是指从希腊、罗马古文化衰落至文艺复兴前 这一段时期,这是地图学史上的一个漫长而黑暗的年代。 中世纪初期在西方世界叫做蒙昧时代,由于宗教占 支配地位,地球是球形的概念遭到排斥,地图不再是反 映地球的地理知识的表现形式,而成为神学著作中的插 图。这类地图几乎千篇一律地把世界画成一个圆盘,既 无经纬网格,又无比例尺,完全失去了科学和实用价值。 这个时代一直持续到公元1000年,启蒙思想才开始 在地图学和地理学领域表现出来。
《泰晤士世界地图集》[The Times Atlas of the World] 英国伦敦泰晤士图 书公司出版的世界普通地 图集。 1895 — 1985(7th Ed.)
第十一版地图集于2003年出版,对于这部有百多年历史、 但只曾改版11次的地图集而言,相隔4年后的2007就要 发行新版,显示地球面貌正急剧改变。 地图需要修改的地方包括: 中国因天气日益干旱以及人口增长导致用水过量,令黄河河 口地形改变; 海平面上升令孟加拉国更多土地被海水淹没,海岸线需重画; 中东名胜死海的水位下降了25米; 非洲乍得湖不断萎缩,比1963年时缩小了95%; 中亚洲的咸海较40年前缩小了四分之三。 除了地貌变化,地图集也记录了人类的人文活动和变化。 地图集指出,人类城市化的速度令人忧虑,估计今年内城 市人数目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到2030年每5个人就有3个 住在城市。阿什沃斯说,超级城市主要是在亚洲出现,若 趋势进一步加剧,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物流问题,包括水源 和环境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裴秀总结了前人和自己的制 图经验,创立了新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 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 制图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 ,就是比例尺、 方位和距离,以及因地形起伏、偏斜和曲折 而带来的距离误差如何加以改正的方法。
托勒密与《地理学导言》
在《地理学导言》中托勒密阐述了应如何编制 地图的问题,并对将地球曲面表示为平面的问 题提出了一些处理的方法;他承认在此过程中 产生误差的不可避免性,并且用许多其它方法 阐述当时已经掌握的地图学知识。托勒密还进 一步考虑了地图投影的问题,提出了两种世界 地图投影方法:简单的圆锥投影和球面投影 。 公元90~168年托勒密《地理学指南》27幅地图 并沿用至16世纪。
——
清代的实测地图《皇舆全览图》
这是我国第一部实测的地图。全图按省分幅,共计41幅。 其特点: 1. 采用了伪圆柱投影,以经纬度制图法绘制。 2. 以汉、满文共注地名,其中满文用以边疆,汉文用以内 地。 3. 第一次实测了台湾省地图。
(4)专题地图的兴起与发展 从19世纪开始,由于自然科学的进步与深化,普 通地图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产生了地质、气候、水 文、地貌、土壤、植被等各种专题地图。 我国专题地图的编制主要表现在历史地图方面。 杨守敬(公元1839~1915年)集前人之大成,经过15年 的努力,编制了《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70幅,是我 国历史沿革地图史上旷世绝学的一部历史沿革地图集。 该图为后代研究郡县变化、水道迁移等方面的科学问 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资料。
郑和下西洋
1405-1431年间,中国著名的航海 家郑和,先后7次航行在南洋和印 度洋上,揭开了15世纪海上探险的序幕。 郑和航海图具有两方面的特征:山水画地图 的特征和航海图的特征。该图所包含的内容 要素及其绘法亦受到上述两方面特征的影响。 这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古海图,也是15世纪以 前最详的亚洲地图。
欧洲的“T-O地 图”
古代欧洲人绘制的地图
洛阳元父墓星象图(公元 386-534年)北魏
本图突出表示了银河和恒星 等天体系统,银河贯穿南北, 恒星表示有三百多颗,并均 用朱色绘出,还以不同的符 号区分恒星大小。
它是我国已发现最早的星图 之一 。
洱海图 →(899年)唐
系根据神话传说绘制,用颜色形象逼真的绘出了双蛇,其内又绘有 一鱼一螺,在洱海周围还注出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以及江河 的名称。现藏于大理市博物馆。
墨卡托世界地图
—— 探险时代最著名的 地图学家荷兰的墨卡托 (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于1538年绘 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这 是从北极的角度俯视绘制 而成。贴在他拥有的托勒 密地图集内。
(3)17世纪后大规模三角测量与地形图测 绘,奠定了近代地图测绘的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航海、贸易、军事及工程 建设越来越需要精确、详细的更大比例尺地图。 加之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新 的、高精度的测绘仪器相继发明,如平板仪及其它 测量仪器,使测绘精度大为提高,三角测量成为大 地测量的基本方法,很多国家进行了大规模全国性 三角测量,为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奠定了基础。
敦煌星图 (618-907年) 唐
是用红、黑两色绘 出,并用符号以圆 圈和实点两种形式 共绘出1350多颗恒 星。现藏于伦敦大 英博物馆。
近代地图测绘与传统地图学的形成
近代地图学的发展是14世纪以后欧洲新兴 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这个时期地图学发展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1)地理大发现奠定了世界地图的地理轮廓 地理大发现为地图制图学家提供的资料 和数据,被迅速吸收和反映在地图集和地球 仪上。从我国郑和揭开15世纪海上探险的序 幕,到哥伦布、达· 伽马和麦哲伦等的地理大 发现,基本上奠定了世界地图的地理轮廓。
地图的起源
《山海经》中绘有山、水、动植物及矿物的原始 地图等,都是当时史料中众多关于地图的记述 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