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习题 第一篇 学校体育总论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 2.学校体育思想 二、 填空题 1. 自然主义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有 、 、 。 2. 1923年,北洋政府颁布了 ,正式将学校“ ”改为“体育课”。 3.“新体育”学说是在 教育学说和 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由 国学者托马斯·伍德和赫塞林顿提出的体育理论,它也被称之为自然体育学说。 4. 年,清政府颁布了 ,它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体育的历史。 5.在西周作为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的“六艺”,其中具有体育性质的有 、 和 。 6.1917年 在《新青年》上发表的 一文,对体育的意义、功能和锻炼的原则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 7.1922年,《壬戍学制》的出台标志着 在我国的没落。 8.1952年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中正式规定,从 到 均开设 课,每周 学时。 三、 判断改错题 1. 我国西周时期,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教育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六艺”中只有射和御具有体育的性质。( ) 2. 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体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它把“体育课”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 ) 3. 我国的《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和《劳卫制》,是为改善我国学生健康严重不良状况,在锻炼身体、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热潮推动下,借鉴日本《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的经验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 四、 简答题 1. 简述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特征及其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意义。 2. 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与前苏联社会主义体育思想之间的异同? 五、 论述题 1. 试分析我国体育思想的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体育 2. 社区体育 3. 竞技体育 4. 竞技运动教材化 5. 终身体育 6. 大众传播媒介 7. 大众传播 二、填空题 1. 竞技运动教材化的改造工作可以概括为 — — — 。 2.竞技运动教材化要遵循的原则有 、 、 和 。 3.终身教育思想是 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 在 中提出的。 4.媒介教育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三、判断改错题 1.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具有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 2.学校体育与大众传播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 3.竞技体育是不能进入学校的。( ) 4.实施素质教育后,体育教学应取消体育测试。( ) 四、简答题 1.社区体育呈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2.竞技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 3.简述素质教育的特征? 4.大众传媒对学校体育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试述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2.为什么应对“竞技运动教材化”? 3. 结合你的体育实践,谈谈竞技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看法。 4.终身教育思想给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什么深刻影响? 第三章 学校体育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一、名词解释 1.学校体育功能 2.学校体育目标 二、填空题 1.按时间序列,学校体育系统的结构可以划分为 、 、 和 四个部分。 2.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有: 、 、 。 3. 学校体育的其它功能有: 、 、 。 4.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有 、 。 三、判断改错题 1.学校体育结构和学校体育功能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 ) 2.我国学校体育目标和体育教学目标基本一致。( ) 3.体育课和课余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二者是可以独立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 ) 四、简答题 1.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任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总目标和效果目标是什么? 3.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注意些什么? 五、论述题 1.举例说明如何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 第二篇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 第一章 体育课程 一、名词解释 1. 课程 2. 体育与健康课程 3. 学科课程 4. 活动课程 5. 分科课程 6. 综合课程 7. 直线式课程 8. 螺旋式课程 9. 隐性课程 10.显性课程 11.体育课程资源 12.运动参与 13.领域目标 14.水平目标 15.学习领域 16.身体健康 17.心理健康 二、填空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学习内容的做法,将学习内容划分为 、 、 、 和 。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主要有 、 、 和 。 3.体育课程评价对象包括 、 和 等方面。 三、判断改错题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就等于体育教学大纲。( ) 2. 1-12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发展目标水平六,针对的对象是指大学生。( ) 3. 教材等于素材。 ( ) 四、简答题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意义是什么? 3.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是什么? 4.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别是什么? 五、论述题 1.如何选择和组织体育课程内容? 2.试述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体育教学目标 一、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二、填空题 1.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有 、 、 和 。 2.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 和 。 3.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构成由 、 、 和 组成。 4. 美国海德洛特把体育教学目标分为 、 、 、 。 5.一个规范、明确的教学目标表述应包含四个要素: 、 、 、 。 三、判断改错题 1. 制定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是体现教师的教学假设和期望,不用确切表达学生应有的学习结果。 ( ) 2.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只需明确指出学生技能、技术的学习情况就可以了。( ) 3.由于体育教学每次课学生人数较多,个体差异大,在教学中难以做到针对学生个体,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的设立只面向全体学生,不考虑不同学生存在的差异。( ) 四、简答题 1. 在设计体育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设计体育教学目标应遵循的哪些原则? 3.在贯彻实施学段教学目标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 1. 我国体育教学目标的改革出现哪些新趋势? 第三章 体育教学过程与原则
一、 名词解释 1. 体育教学过程 2. 体育教学中的交往 3. 体育教学原则 4. 学生主体性原则 5. 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6. 技能教学为主原则 7. 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 8.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 9. 全面效益原则 二、 填空题 1. 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构是由 、 和 所组成。 2.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 、 、 、 和 。 3.体育教学系统的过程性要素包括 、 、 、 、 和 。 4.构成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要素有 、 、 和 。 5.从体育教学中互动行为主体构成来看,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类型可分为 、 。 三、判断改错题 1. 所有体育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都是由体育教师、学生和体育教材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 ) 2.一节体育课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体育教学过程。( ) 3.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交往是借助于语言形式作为中介来实现的。( ) 4. 体育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教学中教师则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满足学生的所有需要。( ) 四、简答题 1.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特点是什么? 2.体育教学中交往的作用是什么? 3.体育教学过程包含哪些基本要素? 4.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 1.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2. 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谈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身心全面发展原则? 3. 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谈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技能教学为主原则? 4. 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谈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兴趣先导,实践强化原则? 5. 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谈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为终身体育打基础原则? 6. 结合体育教学实际,谈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全面效益原则? 第四章 体育教学方法
一、 名词解释 1.体育教学方法 2.讲解法 3.动作示范 4.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 5.问答法 6. 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 7.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 8.限制练习法 9.诱导练习法 10.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方法 11.循环练习法 12.运动游戏法 13. 运动比赛法 14.情景教学法 15.发现法 16.小群体教学法 二、 填空题 1.体育教学方法是由 、 、 、 组成。 2. 体育教学方法按“以„„为主”为分类依据,可把分为 、 、 、 、 。 三、判断改错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