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加浙江安吉安米吉儿游戏研究中心“游戏课程化”成
果展示暨研讨活动有感
(2019年11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珍视幼儿游戏活动的独特价值,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定,“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游戏应该成为3—6岁幼儿在园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为深入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打造园本化的游戏特色和游戏课程,让幼儿终身发展,10月29—31日,我中心一行8人参加了浙江安吉安米吉儿游戏研究中心“游戏课程化”成果展示暨研讨活动,现就活动的所见所感所思综述如下。
一、学习所见
第一站:台州玉环市金色童年幼儿园。
浙江省一级幼儿园,“安吉游戏”实践园,民办,24个班级,收费标准为每月2000—2200元。
教学全盘采用“安吉游戏”模式,户外分区20
多个,教室区角分类明显,游戏活动丰富,幼儿每天户外活动在2小时候以上,运动能力强,活泼欢乐。
第二站:温州乐清市机关幼儿园。
浙江省一级幼儿园、绿色幼儿园,公办,3个园区共29个班级,收费标准为每期4130元,教职员工138人。
办学条件优越,游戏设施多而齐,区角活动内容丰富,开展有序。
第三站:温州乐清市虹桥镇妇联幼儿园。
浙江省一级幼儿园、绿色幼儿园,村级集体所有,17个班级,另设“蒙氏教育”园1所、业务合作园8所。
收费标准为每期8180元。
教学全盘采用“Yue”游戏模式(悦、跃、越),室外设施多且丰富,幼儿游戏参与度高,积极活泼。
同时,我们还现场观摩了课堂,聆听了《游戏教育实践分享》《安吉·安米吉儿游戏—游戏的课程意义》《户外自主游戏和STEM游戏教育的实践》等专题讲座。
二、学习所感
通过实地观摩和现场学习,我认为不管是安吉游戏、STEM(S科学、T技术、E工程、M数学四个学科的融合)教育理念下开展的幼儿园游戏、“Yue”游戏(悦、跃、越),还是安吉·安米吉儿游戏,它的本质都是坚持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化”教学让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授课时将幼儿自主游戏作为主线,使教育教学活动与游戏充分结合,形成以游戏自主化的主题教学活动,通过开展自主游戏达到主题内的教育教学目标,使幼儿在愉悦的自主游戏中自我成长、自
我反思。
“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对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感受之一:通过实地观察和系列专题讲座,我深刻感受到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魅力。
所参观的3所幼儿园都是以自主游戏为主体开展幼儿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充分利用本土现有的自然资源制成各类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材料,幼儿通过自主选择、自由探索,同伴交流、合作、互助,教师通过在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和引导,适时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开放、自主的学习氛围,能够吸引孩子更加专注地投入游戏活动,激发和提升兴趣,满足个人需求,使活动更加有效,使幼儿获得更多经验,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感受之二:目前,不少幼儿园小学化还依旧存在,家长对此认识不足,教师也没有正确认识,幼儿园更是以此为招生手段,幼儿的游戏活动越来越少,儿童游戏的权利被严重剥夺。
随着党和国家对学期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新一轮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即将来临,课程游戏化已成为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
未来,还会将由“课程游戏化”向“游戏课程化”发展,最终达到“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的结合循环,
感受之三:3所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无拘无束,天真童趣。
爬树、掏鸟窝、捉鱼......正是这些看似随意的游戏,让我们一生难以忘怀。
而这里的幼儿园,
孩子们是快乐的、自由的、活泼的、矫健的、有爱的,孩子们积极参与游戏,勇于面对困难,合作解决问题,播种收获快乐。
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就要在这样的幼儿园里面长大,孩子在游戏中一定能完美成长。
感受之四:3所幼儿园的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观察和记录,他们不需要教孩子如何玩,或者直接介入孩子之间,他们只需要站在边上,观察孩子,分析幼儿的行为以及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教育契机,从而适时调整教师的指导策略。
“安吉游戏”的精神就是幼儿教师——请管住你的手和嘴,睁开你的眼睛,竖起你的耳朵,用心去观察孩子。
教师从以往重复单一的教学主导者,转身一变,变成了幼儿游戏的有效观察者、引导者,在游戏中真正的“读懂”孩子。
感受之五:一是教师一定要让出游戏的主导地位,放手孩子和信任孩子,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二是要改变游戏形式,创新传统游戏,扩大游戏范围,不局限游戏场地、不局限游戏材料、不局限游戏形式。
三是教师要从一个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一名“旁观者”,要跳出机械的执教模式,更多地观察思考,科学地分析引导,在游戏中“读懂”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三、学习所思
对比我中心目前的教育教学实际,虽然坚决杜绝“小学化”,但在“游戏化”教育教学上做的还很不够,我们还处在“课程游戏化”的探索和实践阶段(实际上可能还处在初级阶段),
要做到“游戏课程化”,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为此,我们亟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强对“游戏化”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真正做到让游戏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要做到“课程游戏化”和“游戏课程化”的结合循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一定要去探索、去尝试、去实践。
要将“游戏化”教育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建构,要将游戏的精神贯穿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始终,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发展幼儿关键能力为目标,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依托,促进课程更贴近幼儿生活,让教学更生动,更有趣,让活动形式更多样化,真正用游戏来推动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二是要尽快行动起来,全员思考自己需要干什么?自己要怎样干?行管和教研组要对照本地本园实际情况和现有课程体系,以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阅读习惯和“五育”全面发展为目的,提升保教质量,继续深入探索和稳步推进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课程游戏化”,让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一点,更有趣一点,活动形式更多样化一点。
三是要做好“游戏化”教育教学,幼儿园管理者层面要有认识和勇气,要有思路和规划,要有行动和落实,要科学制定“游戏化”教育教学的规划图、任务书和推进表,要用行政的手段来全面推动这项工作。
要充分发挥年级组和教研组的力量,通过实施、反馈、调整、再推行层层递进的研讨模式,推动教师积极参与和逐步完善“游戏化”教育教学。
要千方百
计改变教师观念,通过多层面的培训、交流、研讨,全方位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放手,真正有效指导幼儿游戏,让幼儿玩起来、乐起来。
四是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尝试深化当前的“游戏化”教育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内涵,拓展外延,率先利用汇报课、公开课、交流课等形式,向全体教师介绍、展示“放手游戏”教育教学的魅力,用实际行动和成效去转变教师观念,让老师在游戏中重新认识幼儿,用游戏的精神重塑自己的教育观,让幼儿享受游戏,促进全面发展。
五是要加强诊断和评价,园长、业务园长和教研人员要对游戏和课程进行评价,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让教师能根据幼儿情况调整游戏和课程内容。
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某个游戏或教学活动;二是对整个课程游戏化体系的评价。
评价的方式采用结果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来进行。
六是要加强家校合作,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整合家长资源,发挥家长作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体系建构中来。
要在家长助教、社会公益助教、幼儿社团等方面做出更有益有效的探索。
七是要充分挖掘平江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以此开发、充实、丰富幼儿园的课程。
要将本土的一些有特色的游戏引进课程,运用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来,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培养幼儿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良好品质。
四、附:什么是“安吉游戏”
“安吉游戏”是浙江省安吉县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游戏教学活动的简称。
安吉游戏是一场以“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为信念的游戏革命,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则、不断挑战,从而达到自身最大的潜能。
2014年,《基于“安吉游戏”模式探索与实践》被评为“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建立了103所“安吉游戏”实践园,教育部两次在安吉举办全国性培训和推广活动,“安吉游戏”教育模式在贵州、黔东南、山东临沂的教育部儿基会项目中取得良好成效,教育部——联合国儿基会还将“安吉游戏”列入学前儿童质量提升项目,多次在欧美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与传播。
“安吉游戏”以爱、冒险、投入、喜悦、反思这5个关键词为准则,不断为儿童的真游戏和真学习创造条件,把真游戏还给儿童。
“安吉游戏”课程的特征和最终目标是放手让幼儿游戏,细致观察幼儿游戏,在深入解读幼儿游戏行为、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发现幼儿兴趣倾向的基础上,实施对幼儿的有效支持,最大限度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由游戏生成教学活动是教师实施有效支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安吉游戏”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游戏生成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在观察、记录、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基
础上,从幼儿的想法、需求、经验出发,构建有教学意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