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台 施工方案

桥台 施工方案

普洱旅游环线K线
K41+525.54大桥桥台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该大桥平面位于直线、缓和曲线及 R=100m 的圆曲线上,立面位于2.2%的纵坡上;桥梁中心里程为 K41+525.54。

该桥第一联及第二联上部结构均采用 3 孔 30m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横向主梁片数为 3片,预制梁高为 2m;第三联上部结构采用 3 孔 20m 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梁,单箱双室,梁高为1.6m,桥墩采用空心墩的结构形式,当墩高<28m 时,采用空心墩,墩身截面尺寸为4×2.4m(横桥向×纵桥向),承台尺寸为 6.5×6.5×2.5m(长×宽×高),桩基采用 4 根桩径为 1.4m 的灌注桩;当墩高>28m 时,采用空心墩,墩顶截面尺寸为4×2.4m(横桥向×纵桥向),从墩顶沿墩身向下放坡,坡度为 125:1,承台尺寸为 6.7×6.7×2.5m(长×宽×高),桩基采用 4 根桩径为 1.6m的灌注桩;桥台为重力式 U 型桥台配扩大基础, 0 号台及 9 号台后分别设置 6m 搭板。

全桥总计1.4m桩基12根,1.6m桩基20根。

二、桥台的施工方法
1、施工部署
本工程桥台0号桥台为一字式桥台,9号桥台为座板式桥台,均按常规方法施工。

2、施工作业区部署
1)根据本标段工程项目的特点、工期要求及难点项目,充分考虑现场施工条件,桥台施工安排10人搭建模板,2台7m3泵车输送混凝土。

2)测量放样
施工测量人员3人。

开工前,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均与相邻标段联测闭合。

全标段沿线路纵方向设置导线,进行平面放样。

高程从设计水准点直接引用。

构造物和桥梁施工地段均设置导线点和水准点,便于施工放样。

具体放样方法均按常规测量作业操作和校核。

3、施工方法
台身模板主要采用组合模板。

模板采用对拉螺杆和内、外支撑固定,确保台身的设计尺寸。

台身混凝土一次施工完毕。

台帽顶部支座垫石钢筋的预埋位置要准确,不得错埋、漏埋。

支座垫石混凝土施工时,由测量精确控制其位置和标高。

搭板必须在台背回填夯实沉降稳定后施工,防止搭板施工后沉降。

台帽、侧墙、背墙的钢筋加工及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绑扎,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

桥台的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在现场加工和安装,先沿面板的水平方向压一排木枋,面板的顶面和底面各压一条木枋以保证施工缝处和底面的线条直顺,中间按照木枋的中距不超过30厘米增加木枋。

在横向木枋的后面按照不超过60厘米的间距钉上竖向木枋,竖向木枋的底面平面板底面,顶面应高出面板顶面至少15厘米,使顶面拉杆设置在施工缝顶面,并留出内外模支撑5×5木枋的位置。

横向木枋的接缝和面板的接缝应错开,横向木枋
的接缝处应设置一根竖向木枋,面板的接缝处应夹一层双面胶使接缝处不漏浆,双面胶应平面板外表面,不得外凸或内陷,以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施工时台帽和背墙可以分两次浇筑混凝土,水平施工缝留在台帽和背墙的交界处,背墙的牛腿和背墙不得分开施工,耳墙可以留水平施工缝分两次施工,施工缝留在台帽和背墙的交界处,下面和台帽一起施工,上面和背墙一起施工。

台背填料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台背与路基之间的遗留部分,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砾石分层回填,分层厚度一般为15~20cm。

用符合要求的小型设备压实,每层的压实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整个回填压实过程中,应保持桥台的完好无。

桥台施工工艺流程图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