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统计学 )学科

一、培养目标、学制、培养方式与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 应用统计学硕士研究生,要求系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与挖掘的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具有较扎实的经济学及管理学基础理论,较好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学科的外文资料;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现实经济与管理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具备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系统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并运用现代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后能够在各级机关团体、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期货、房地产产业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分析、预测、咨询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制与学习年限: 本学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研究生可依据自身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最多不超过5年。

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个人指导为主,辅以导师组指导制。 导师根据所指导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及培养方案的要求,与研究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研究方案,旨在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科研训练和指导,充分挖掘其学术潜力。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培养过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理论教学与参加科学研究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使研究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教学方式注重采取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任课教师要指定阅读书目和参考文献,并做好导读工作,组织开展讨论,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研究生到省外或国外高校进行短期学习,并承认学分。

应修学分: 课程学习学分为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2学分)

二、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1 计算机统计与应用

侧重于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与资源管理的应用,结合经济学、管理

学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借助计算机与软件技术分析、开发和利用数据,在统计数据可视化、统计数据模拟对比分析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应用。

2 企业经济统计与控制

针对企业经济和技术管理服务的问题,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我国

企业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翔实的分析与实证研究,为企业管理提供数量分析依据。

3 金融统计学 运用统计方法对我国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进行翔实的分析与实证研究。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统计、有价证券的价值分析、通货膨胀统计、外债监测统计指标体系等热点问题研究。 4 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 强调统计调查研究与数据挖掘相结合,进行广泛的、科学的统计调查,获取统计数据,有效控制调查数据误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结合统计学理论分析处理调查数据,为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环境统计学 融合有关数理统计的思想、基本方法对于环境统计调查、数据整理、分析并对研究总体进行科学的推断;掌握包括环境统计工作的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等几大环节中的具体知识、方法。为生态环境

保护进行数量化研究,分析和解释环境科学中的各种现象和变化规律及提供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

三、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 注

必修 课

公 共 基 础 课

0020005 英语(上) 64 3 秋 考试 所有方向必修

0020006 英语(下) 64 3 春 考试 所有方向必修

00200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考试 所有方向必修

002001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6 1 2 考试 所有方向必修

0020013 学术规范与科学道德 16 1 1 考查 所有方向必修

专 业 核 心 课

高级微观经济学I 48 3 1 考试 全部方向必修 5425016 调查方法与技术 48 3 1 考试 全部方向必修

高级计量经济学I 48 3 1 考试 全部方向必修 5425003 应用统计学 48 3 1 考试 全部方向必修

选修 课 专 业 方 向 课

统计预测与决策 48 3 2 考试 全部方向必修 5426107 国民经济统计学 48 3 2 考试 全部方向必修

5426108 时间序列分析 32 2 3 考查 选修

5426109 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32 2 3 考查 选修

5426110 多元统计分析 32 2 3 考查 选修 5426111 统计应用研究前沿 32 2 3 考查 选修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前沿 32 2 3 考查 选修 管理经济学 32 2 3 考查 选修

5426112 管理运筹学 32 2 3 考查 选修 5426038 管理研究方法 48 3 3 考查 选修

5426078 金融工程学 32 2 3 考查 选修

5426097 地理信息系统 32 2 3 考查 选修

空间统计学 32 2 3 考查 选修

必修 环节

开题报告 中期考核 学术活动 实践环节 60 专业外语能力培训

四、必修环节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的研究生应完成课程学习、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已通过公开论证,并向学院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自我评估表。研究生及其指导教师根据考核要求向考核小组提交证明该生入学以来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选题、查阅文献、开题报告及论文进展情况的相关材料。中期考核小组由3-5人组成,由负责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教师代表等组成,一级学科带头人担任组长。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学术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求参加不少于15次学术活动,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为参加国际性、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填写《南昌大学研究生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并存入研究生业务档案(具体要求见《南昌大学关于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的暂行》)。硕士研究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算1次学术活动。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实践环节: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或企事业、科研单位进行1~2个月的实习,院、系及学位点予以指导和帮助。实习内容为参加企事业、科研单位的生产、设计、科研和管理等活动。实践考核以实习单位出具的证明为准。实践环节工作量为60学时,经考核合格,给予学分。具体参照《南昌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暂行规定》执行。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1门本科以上课程的教学者或定向和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可以免去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专业外语能力培训: 答辩前提交一篇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与本学科相关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1、发表论文要求:(在申请学位之前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①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但必须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或《南昌大学学报》)发表(含录用)与本学科相关论文至少1篇; ②以共同作者在SCI、EI、SSCI、CSSCI源刊、CSCD核心库上发表(含录用)与本学科相关论文至少1篇文章(限前三作者同导师中的2名研究生,其中前三作者中必须有导师); ③ 以共同作者在SSCI或SCI二区源刊以上发表(含录用)与本学科相关论文至少1篇文章(限前四作者中同导师的3名研究生,其中前四作者中必须有导师)。

2、学术素养: 统计学学科研究生应具备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置身于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以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勤于积累知识,提高创新意识,探求真知,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积极了解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保护知识产权,遵守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和科学伦理。

3、学术道德: 统计学学科研究生应树立法制观念,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严于律己,依照学术规范,按照有关规定引用和应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不在未参加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不以任何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在数据资料采集、记录、分析和解释,成果公开、传播,成果审核、评价等过程中,均应做到实事求是、客观诚实,杜绝编造篡改数据或资料,随意对原始数据进行删减取舍等不正当学术行为。

4、基本学术能力: 一、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专业研究生应具备通过查阅文献、课程学习、学术交流、观察、调查、研讨等途径,获取本专业领域有关知识的能力,了解当前本专业发展的动向和学术前沿动态;具备自主学习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获取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二、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研究生应对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具备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对研究方法的使用、研究结果与研究主题的清晰度、研究设计与假说检验程度、科学伦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文字表达、行文规范等具有一定学术鉴别能力,具备一定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 三、学术交流能力 本专业研究生应具备运用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较为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基本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开展科学研究,能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等学术研究平台上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表达学术思想和展示学术成果。

5、论文基本要求: (一)规范性要求 (1)学位论文应是研究生本人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而取得的成果,或是具有新发现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并以此为内容,在导师指导下撰写成的学术论文或调查研究报告。学位论文题目应尽量跟随导师的研究方向或学术兴趣。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统计学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或政策指导意义,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选题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应用性和较强的现实背景。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论文的论点、结论和建议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实践价值。 (2)一篇规范的统计学硕士学位论文应由封面、扉页(论文题目和作者)、版权页(独创性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说明)、论文摘要、目录、图表索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封底等部分组成。具体应包括以下内容。 (a)题目、作者、导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