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1. 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基本要求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基本要求①按需生产: 首 先应满足城市与水环境对污水厂运行的基本要求, 保证干处理量 使处理后污水达标。②经济生产:以最低的成本处理好污水,使 其“达标”。 ③文明生产: 要求具有全新素质的操作管理人员, 以先进的技术文明的方式, 安全的搞好生产运行。 ④具有完备的

设施建设资料、 设备操作手册、 设备维护修理手册和日常运行记 录资料;具有完备的防火、 防爆、防突发事件等措施及应急预案; 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⑤按照各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 管理手册要求完成污水处理, 保证全年安全稳定运行, 出水达标 排放;按照工艺运行管理手册完成污泥处理, 有明确的污泥去向; 设施运行操作、 检测和维修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 考核合格后持 证上岗;

2. 运行人员和运行制度管理

2.1 运行人员管理 污水处理厂操作管理人员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各种处理方法 的优点,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科学的管理, 在水质条件和环境条件 发生变化时, 充分利用各种工艺的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 及时发 现并解决异常问题,使处理系统高效低耗地完成净化处理作用, 以达到理想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遵守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污水处理厂稳定的运行除了操作管理人员应具备 业务知识和能力外,还应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共同遵守。包括:

岗位责任制度、岗位操作规程、人员培训考试合格上岗制度、设 备维护保养制度、设施运行记录制度、运行档案管理制度、安全 生产管理制度、设施巡视制、交接班制等。

3. 污水处理经济技术指标

3.1 经济指标

①电耗:包括污水厂全天消耗的电量、每处理 1T污水的电

耗,个处理单元的电耗。②药材消耗指标:包括各种药品、水和 其他消耗裁量的总用量、单位用量指标。③处理成本指标:污水 处理厂处理污水污泥发生的各种费用, 为污水处理成本, 并计算 单位污水处理成本。 ④维修费用指标: 各种机电设备检查、 养护、 维修费用指标。

3.2 技术指标

①出水水质达标率: 出水水质达标率是全年出水水质达标天 数与全年总运行天数之比。 一般要求出水水质达标率在 95%以上。 ②设备完好率和设备使用率: 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完好率是设备实 际完好台数与应当完好台数之比。 设备使用率是设备使用台数与 设备应当完成台数之比。

管理良好的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完好率应 在 95%以上,设备使用率则取决于设计、建设时采购安装的容余 程度和其后管理改造等因素。

3. 运行管理体系

3.1 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体系是污水处理厂运 行管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从污水处理厂管理制度建设、 运行管理 须达到的要求和运行管理需检查的内容三个方面, 对城镇污水处 理厂自身运行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

3.11 运行管理制度: 规定应建立健全岗位操作规程、岗位 责任制度、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运行记 录制度、运行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七项管理制度,并 对各项制度提出了应包含的内容。

3.12 运行管理须达到的要求: 从保证污水达标排放、明确 污泥处理处置去向、 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安全环保等几方面对污 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提出要求。

3.13 运行管理检查: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现场检查 或书面检查的主要内容。

3.2 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检查

3.21 进水检查

包括水量检查、 水质检查和进水口在线监测检查三部分。 a) 水量检查: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是污水处理厂运行检查的主要内 容之一。 b)

水质检查:规定了污水处理厂必须每天进行水质检 查并定期将结果报告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 c ) 进水口在线 监测检查: 污水处理厂宜在进水口安装在线监测设备, 在线监测 设备日常运行记录、日常维护记录等进行定期检查。

3.22 污水处理工艺主要单元运行状态检查 规范从一般要求、 生物反应池运行参数、 运行中主要控制的 指标、需每日自行检测的指标四个方面做出规定; 其中生物反应 池运行参数一节, 规范选择了目前在城镇污水处理中常用的七种 工艺:传统活性污泥法、合建式完全混合曝气法、厌氧 / 好氧法

(A/0法)、厌氧/缺氧/好氧法(A/A/O法)、倒置 A/A/O法、 AB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法)。

3.3 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运行检查 污水厂污泥二次污染问题日渐突出, 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厂污 泥成为城市污染控制。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 往往带有很多 有毒有害成分,是污水处理过程形成的最主要的潜在二次污染 源。

3.31 对污泥系统监管的基本要求。环保部门的职责、污水 处理厂排放污泥应符合的标准、 应具备的污泥处理设施、 对污泥 贮存、外运的要求等。 特别是要求污水处理厂应定期对排放污泥 的成分进行检测,为污泥安全处置提供科学依据。

3.32 对污泥减量化的要求。规范规定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 化处理工艺和处理能力应满足全部进行浓缩脱水处理的要求, 污 泥处理系统应满负荷地正常运行, 外排脱水污泥应符合国家标准

3.33 污泥系统的核查内容和办法。为指导污泥系统检查,

规范按污泥产生、 处理、 贮存与外运流程中的三个阶段分别列出 了检查内容和方法。 产生阶段, 可按照经验公式计算剩余污泥的 理论产生量,

理论产生量与实际处理能力应相匹配; 运行处理阶 段,主要依靠检查脱水机、浓缩池和加药装置的运行记录,核查 脱水污泥的处理量和处理效果, 检查是否停机或超负荷运行; 贮 存与外运阶段,通过贮存时间、防护措施、外运最终场所等方面 检查,掌握污泥的处置情况。

3.4 设备检查 污水处理设备的完好和使用率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的效果, 对设备运行的检查应是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检查的重要内容。 规范

从建立设备台帐、 建立设备运行记录、 主要设备完好率三个方面 对污水处理厂设备的维护、 使用做出了规定。 目的就是通过对设 备运行情况的检查,来核查污水处理厂是否满负荷正常运转。

3.5 排放检查 污水处理厂排放检查包括污水厂排放口检查和臭气、

噪声排 放检查两个方面。 对排放口检查是和对进水的检查相对应的, 两方面一起构成了进水、 出水检查的系统。 检查污水处理厂运行 是否正常,出水是否达标,排放口检查是一个重要环节。检查的 重点是污水排放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检查内容包括排放口环境保 护设施、 排放口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 排放口在线监测设备三 个方面。规范规定了污水处理厂对排放口日常自检的内容以及环 境行政主管部门对污水处理厂排放口检查的内容和重点。

5. 污水经过处理后排放

①排入水体;②灌溉田地;③重复使用。排入水体是污水处 理后最常见的出路, 是通过水体的自净机理使污水得到一定的稀 释与净化, 但是这也是水体被普遍污染的原因。 污水用于灌溉田 地也叫污水的土地处理法。重复使用是最为合理的污水处理法。 重复使用的方法有污水直接复用或间接复用。 污染物质的分类水 是污染物质的载体,污水的性质实际上是污染物质的性质

6.结束语

总上所述, 为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工艺管理、 设备管理和水质 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厂安全运行,达到污水处理厂净化水质、处 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