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考试题及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个5分,共20分)
1、生命必需元素及其合格条件:。

生物赖以生存的化学元素称为生命元素,又称生物的必需元素。

合格条件:
①.该元素的参与生命过程中的某一环节(一个或一组反应),直接影响生物功能。

②.生物体具有主动摄入并调节其体内分布和水平的机构;
③.在体内存在有发挥正常生物功能的、含该元素的生物活性化合物;作用不能被其它元素所取代;
④.缺乏时引起生化生理变化或发生病变,补充后可以恢复。

2、调查性研究:宏观研究——调查性研究
主要是通过医学流行病学或卫生调查的方法,有目的的采集样本,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环境、食品和人体内微量元素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探索微量元素环境客观指标对人体微量元素的的含量及健康的影响规律。

其中有现状调查、回顾调查、对比调查、前瞻调查。

3、微量元素及种类:
微量元素:其含量占人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下,其包括:铁、锌、铜、碘、氟、锰、钼、钴、铬、硒、锡、硅、镍、钒、砷15种,共占人体体重的0.05 %,除此外,有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已基本明确,但是否为人体所必需尚在探讨中,如锂、钡等。

另有一些微量元素被公认对人体有害,如铅、镉、铍,但却为某些动物所必需。

微量元素的分类(按其生物学作用)
①.必须微量元素:这类微量元素每日需要量很少,但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如:铁、锌、铜、
锰、铬、钼、钴、硒、镍、钒、锡、氟、碘、锶等。

②.可能必须微量元素:铷、砷、硼
③.可能必须而且无害的微量元素:铝、钡、钛、铌、锆。

④.非必须微量元素:铋、锑、铍、镉、
⑤. 微量元素的其不同存在形式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如三价铬是必需的,而六价铬则有相当大的毒性和致
癌作用。

⑥.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族的元素常常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作用,如ⅡA族元素(钙、镁、锶)对
骨骼常有较大的亲和有力,ⅡB族元素(锌、镉、汞)对肝肾有则有特殊的亲和力,卤族元素对甲状腺的亲和力较大,同族元素间也常可呈现竞争和拮抗现象
4、地方病:
某些在特定地域内经常发生并相对稳定,与地理环境中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为什么说必需微量元素比维生素更重要?
2、简述铁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影响人体铁吸收的因素?
铁的功能:○1.铁参加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触酶的合成。

○2.缺铁或铁的利用不良时,上述成分失常,导致氧的运输、贮存、二氧化碳的运输及释放、电子的传递、氧化还原等代谢过程紊乱,产生病理变化,最后产生各种疾病。

○3.缺铁时,肝脏的发育速度减慢,肝内合成DNA受到抑制,发生贫血,抑制生长发育。

对感染的应激能
力降低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1.食物因素:动物食品的铁的吸收率大于植物食品。

动物食品与植物食品混合,有利于植物食品铁的吸
收。

无机铁与动物食品和还原性物质(Vc)混合食用,可提高吸收率。

○2。

铁的性质及制剂:二价铁易于吸收,其中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乳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卟啉铁较好。

个体对铁的需要量影响着铁的吸收率。

铁的剂量适当吸收率高。

○3.胃肠的因素:胃内酸度和分泌成分,对铁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胃酸缺乏往往引起铁的吸收障碍,胃
切除的病人吸收铁的能力降低。

小肠本身具有控制铁的吸收机能。

当人需要铁时,肠粘膜加速提高铁的吸收;当不需要铁时,肠粘膜阻碍铁的吸收。

○4.机体的状态:不贫血的献血者或孕妇的铁吸收量显著增加,高于正常2——10倍。

妇女每天吸收0.5mg
就可满足需要,但月经后每日吸收量竟达11mg。

患急慢性传染病的人,铁的吸收明显减少。

而且不论用任何治疗,都不能增加铁的吸收。

消化道酸度偏低及缺铜都将影响铁的吸收。

体内贮存铁的数量、红细胞生成率、骨髓功能状态、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含量、运铁球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清除率、铁蛋白合成的数量等影响铁的吸收。

老年人铁的吸收量减少。

3、锌缺乏会造成哪些疾病?怎样补锌更科学?
临床表现
①味觉减退:食欲下降
②免疫功能下降:反复患病
③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生长缓慢、智能落后、性器官和功能低下、生育能力下降
④毛发枯黄、稀少、易脱
⑤复发性口腔炎、口腔溃疡、伤口难痊愈、夜盲
预防和治疗
预防:
①定期检测发锌或血锌
②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③不具备微量元素检测的地区,凡准备怀孕的妇女应口服锌制剂1~2个月,每日5~7mg
④纠正酗酒习惯
⑤适当吃含锌食物、注意食物的搭配
⑥根据需要补给
治疗:
①补锌:剂量以元素锌计算:儿童治疗量为0.5mg/kg/d.
制剂:葡萄糖酸锌、硫酸锌,可根据儿童的口感选择片剂或冲剂
②给予含锌高的食物:花生、芝麻、瘦肉
4、硒抗癌的可能机理有哪些?
①降低致癌因子的诱变性。

硒能降低某些能激活致癌原的羟化酶如芳基羟化酶〔A H H 〕的活性和提高
解毒酶系统如葡萄糖醛基转移酶的活性。

②选择性抑制癌细胞。

硒的水平可以明显影响癌基因与抗癌基因的表达。

(3)保护机体遗传物质,动物实验中补硒动物组由黄曲霉毒素AFBl所致的染色体异常率明显低于单用
AFBl的对照组。

④调节谷臃廿肤过氧化酶、谷胧甘肤磷脂氢过氧化物酶3 (PHGPx)的活性、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生物膜
不受损害,防止突变。

澎周节机体免疫系统,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癌能力。

⑥拮抗肿瘤细胞内。

GMP的增加、抑制DT}A .f}NA及蛋白质的合成等。

5、缺钙会造成哪些疾病?影响消化吸收的因素是什么?
缺乏钙的影响
(1)儿童生长时期如缺乏钙,不仅发育缓慢,且骨骼发育不健全,可使身体矮小,牙齿不整齐,并可患软
骨症。

在软骨症中,骨质松软,以致有腿骨弯曲、胸骨下凹等畸形现象出现。

(2)孕妇和乳母的膳食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钙质,胎儿和婴儿自母体中摄取的钙质得不到补充,会使母亲在
产后骨质软化、奶汁减少。

这种骨质软化,在我国西、北部常有发现。

(3)成人如长期缺少钙质,可产生手足抽筋的痉挛症。

影响钙消化吸收的因素:
(1)膳食中的磷酸盐含量过多时,能在肠道中与钙结合成难溶于水的正磷酸钙,从而可降低钙的吸收。


般而言,成人膳食中钙、磷比例以1:1.5为适宜;婴儿幼儿则以1:1较好。

肠道的pH低,有利于钙的吸收,这可能是由于容易形成溶解度较高的酸性磷酸钙的缘故。

婴儿吃奶,奶中乳糖可被肠道微生物发酵产酸,使局部肠道pH下降,有利于钙的吸收。

(2)膳食中植酸含量过高,可以和钙结合成不溶性植酸钙,影响钙的吸收。

谷类含植酸较多,故以谷类为
主的膳食,应当供给更多的钙。

钙与草酸结合也可形成不溶性草酸钙。

故当食物中草酸过高时,不但其本身的钙不易吸收,而且还影响一同食人的其他食物中钙的吸收。

有的食物,如菠菜,虽然含钙相当丰富,如上海菠菜,含钙103毫克%,但由于含草酸更多,因此会影响钙的吸收。

(3)膳食中脂肪的含量亦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有人做实验证明,膳食中含脂肪20%时效果最好;如含量
达40%及60%,则可降低钙和磷的吸收率以及两者在骨中的储存量。

蛋白质的含量影响钙的吸收。

⑷口腔炎性腹泻、脂肪痢、胆瘘及其他脂肪消化不良等,常观察到钙的吸收下降。

其原因可能是钙与未吸
收的脂肪酸形成了钙皂而排出所致。

(5)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骨骼的钙化。

乳糖、蛋白质都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三、论述题(30分)
谈谈你对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认识和对该门选修课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