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成性考试册参考答案

形成性考试册参考答案

电子电工技术作业1――直流电路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为(A )。

A. -1A B. 1A C. 2A提示: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可。

注意参考方向。

2、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B )。

A. 5A B. -15A C. -5A提示:基尔霍夫定律应用于如图所示的封闭曲 面即可。

可如下理解:封闭曲面中没有储存电 荷的元件,所以流入多少电荷,就应流出多少 电荷。

电流就是电荷的定向流动。

本题中共流+、” -”号标出。

今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 示数10A , 有关电流、电压方向也表示在图中,则(C )正确。

A. I i =10A ,U=-6VB. I i =-10A ,U=6VC. 1=10A , U=12V 提示: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说明I i 的真实流动方向是从“ +接线端到接线端,结合图中所标的参考 方向,得l i =lOA 。

3Q 电阻上电压的计算要先求出该 电阻上的电流,对 A 节点,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来 求。

6 Q 和10Q 电阻上的电流分别为 4A 和2A ,且都 为流出,所以3Q 电阻上的电流为4A ,且从节点A 流出。

再根据欧姆定律,即可得 U=12V 。

4、图4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B )。

A. -3V B. 5A C. 2A提示:该题反映了理想电压源的特点, 即理想 电压源两端的电压是由该电压源决定的。

从而 可知本题中6 Q 电阻上的电压一定为入15A 电流,所以最下端引脚上应该流出 15A 电流,再考虑参考方向,即得答案。

3、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表正负接线端用 图230V ,所以电流I 为5A 。

当然还要考虑参考方向。

5、图5所示电路中U为(A )。

A. 30VB. -10VC. -40V提示:该题反映了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即理想电流源所处支路的电流是由该电流源决定的。

从而可知本题中15Q电阻的电流一定为2A,所以电压U为30V。

6、图6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R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 A )。

A. 1A, 2WB. 2A, 4WC. 2A, 2W提示:与第4小题同理,可知R中的电流为1A。

由功率计算公式P = UI,即知R中消耗的功率为2W。

CD R n u 圈 d ----------------- 1--------------7、图7所示电路中,判断电阻R中流通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为( B )。

A. 0A, 2WB. 1A, 2WC. 1A, 4W提示:与第5小题同理,可知R中的电流为1A。

电阻上的电压为2V,所以其上消耗的功率为2W。

8、图8所示电路中,电位器R PI的滑动端向下移动及变化趋势是(B )。

A. |1减小,|2增大B. |1增大,|2减小C. 1不变,提示:由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可知R P2的滑动端移动时,对1l、12无影响。

本题中R P1的滑动端向下移动,相当于该支路的电阻变大,所以I2将减小,|2减小|1将增大。

9、图9所示电路中,电压U ab的数值是(A. 0VB. 2VC. 10V提示: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图中所示的回路电流I为0,所以得U ab的数值为10V。

10、图10所示电路的I、U表达式为(B )。

A. I i=l-l s, U= —-B. I i=-l-l s, U= —-C. 1=I-I S, U=__-1、恒压源的性质是什么答:恒压源即理想电压源,它的性质或特点有两点:( 1 )它的输出电压是恒定的,不受输出电流的影响;(2)通过它的电流不由它自身决定,由与之相连的负载电阻决定。

2、恒流源的性质是什么答:恒流源即理想电流源,它的性质或特点有两点:( 1 )它的输出电流是恒定的,不受输出电压的影响;(2)恒流源两端的电压不由它自身决定,由与之相连的负载电阻决定。

3、负载增加的涵义是什么在近似恒压源供电或近似恒流源供电系统中,负载增加相当于负载电阻增大还是减小答:负载增加意指电路的输出功率增加。

在近似恒压源的供电系统中,负载获得的功率(即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为P=UI=U,由于U基本不变,所以负载增加即负载电流1增大,即相R当于负载电阻减小。

同理,在近似恒流源的供电系统中,负载获得的功率为P=UI=2R,负载增加即负载电压U增大,相当于负载电阻增大。

4、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答:如果电压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与电流源模型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对应相等,即对同一外部电路而言,二者的伏安特性相同,那么这两种模型可以等效互换。

(注,这实际为等效变换的含义。

)5、基尔霍夫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适用范围如何答:KCL定律:任意时刻,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或简单表示为I =0。

KVL定律:任意时刻,沿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

或简单表示为U =0。

36、 作为线性电路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定理,简述叠加定理的基本内容和适用范围答:对于包含有多个电源的线性电路, 电路某元件上的电流或电压等于每个电源单独作用在该 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的代数和。

叠加定理只能分析计算线性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不能用来计算功率。

7、 在电路分析与计算中,戴维南定理最适宜应用于哪种情况答:如果只需计算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此时最适宜采用戴维南定理三、综合题1图11所示电路可用来测量电源的数值及其内阻,图中标出的已知R I =Q, R 2=Q,当开关K i 闭合,K 2打开时,电流表读数为 2A ;打开K i ,闭合K 2后,读数 为1A ,试求U 和^。

解:当K i 闭合,K 2打开,有l i (R o +Ri)=U ,这里I i 为 2A 。

当K i 打开,K 2闭合,有l 2(R o +F 2)=U 这里I 2为iA 。

联立上两式,即可求得 U=, R o =QoU i = U 2= U 3=2V , R i = F 2= F 3=3 Q,求 U AB 、U BC U CA 各为多少 解:设流过ACB 回路的电流为I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2有(R i + R 2+R 3)I = U 3-U 2+U i ,求出 匸—A 。

94所以有U AB =U I -IR I = V ,注意参考方向,下同理;32U BC =-U 2-IR 2=-2 V ;U 和F 0组成某实际电压源。

2、在图i2所示电路中,已知数和恒为零。

或简单表示为U =0。

334U CA =-U AB _U BC =U 3-IR 3= — V 。

3、用戴维南定理求图13电路中R5所在支路的电流。

已知R I=F2=F4=R5=5 Q, R3=10 Q, U=。

解:断开R5,求开路电压U O和入端电阻R o:U BD=U 亠R1 R3R4壬U CD=U ------------ =,R2 R4U BC=U BD+U DC=U BD-U CD=,此即为开路电压U o o-flJR0 ,路,即可R o= Il —mU。

R o R5U BC R0 R5364 (6 // 3)'6I 36 3I1 I15.83 51I c3I 363246211丨1 -61.086 3I 2I 2 I 2d I;2 2246 (6〃3)□血图14I1 I1 I1 1.5 1.5 5 I3 I3 I3 4.5 ( 1) 3.5U B. I=-L C. I=-L提示:电感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它的伏安关系为I m sin t,代入得LI m COS t LI m Sin( t 90 ),从而得U m LI m,由幅值与有效值的关系即得答案。

2、通常所说的交流电压220V是指它的(A )oA. 有效值B.平均值C.最大值3、F图所示是某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u和电流的波形,据此可以判断该支路是(A)。

JU/;1k i$武Of"0iA.电阻电感串联电路B.电阻电容串联电路C.纯电感电路提示:图中显示电压超前电流不到90°纯电感,电压超前电流90°纯电容,电流超前电压90 °4、 已知电路某元件的电压 u 和电流i 分别为u=141cos (314t+60°) V , i=7sin (314t-120°) A , 则该元件的性质是( A )。

A.电容B.电感C.电阻提示:注意要转换到同一种三角函数。

i 7sin (314t 120)7 cos (90 314t120) 7cos (314t 210) 7cos (314t 150),从这里可看出电流超前电压 90°所以元件是电容。

当然也可以直接从波形上看出。

5、 在三相电路中,三相对称负载为星形连接,三个线电流均为 4A ,则中线电流为( C )。

A. 4AC. 0A提示:注意前提条件是对称负载且星形连接。

6、 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在磁力作用下,( A )极所指的方向。

A. N 极B. S 极C. N 极或S 极7、 ( B )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变换交流电压的一种器件。

A.电动机B.变压器C.整流器8、 常见的变压器(用于变换低频率的交流电)铁心一般是由相互绝缘的( A )叠成。

A.硅钢片B.生铁片C.铸铁片9、 下图所示变压器,原方N 1=300 匝,副方N 2=100 匝, R=8Q,则从原方看入的电阻 R i 是(B )。

NiC. 24 Q方绕组N 2为(C)。

A. 8 QN 1N 2, U 12R iU 22RR i 哦 U 2 10、下图所示变压器,已知原方 N 1=300 匝,2N 1-R 9R 72 N 2=8Q,从原方看入的电阻 R 是72 Q,则变压器副N1A. 200 匝B. 300 匝C. 100 匝提示:上题的变换。

二、简答题1、简述RLC串联电路产生串联谐振的特点答: (1)电路的阻抗最小并呈电阻性。

(2)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3)X L=X C,串联谐振可在电容和电感两端产生高电压。

2、简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答:电源能够传送多少有功功率给负载,与功率因数cos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cos =1,说明输出的功率全部是有功功率,电源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cos的大小说明了电源设备的容量被利用的程度,低功率因数将造成电源设备的浪费。

3、三相交流电路中,对称负载三角形连接时,相电流与线电流,相电压与线电压有何关系答:相电压与线电压的关系为U p U L,相电流与线电流的关系为I L 3I p。

提示:用相量图容易得结论。

4、异步电动机起动的要求是什么说明原因。

答: (1)有足够大的起动转矩,使电动机能克服负载转矩迅速旋转起来。

(2)起动电流不要太大,否则会对供电电网产生比较大的电压降,从而影响电网上其它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