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是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D. 成文宪法。
3、我国的制宪机关是A. 全国人大。
4、除中国共产党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地位的政治党派总共有D.8个。
5、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最高领导机构是A.中央委员会。
6、宪法规定的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每届任期是D.5年。
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年龄上的要求是B.18岁以上。
9、我国目前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B.单一制。
10、中国共产党目前有党员大约C.6700万。
二、多项选择题1.政治制度具有如下一些特征ABCDE2.在我国现阶段,直接民主制度主要体现在如下基层群众组织当中ABF3.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主张以下哪些权力的分立ACE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有:ABEF5.终止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的条件是:ABCDEF三、辨析题1.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政治制度。
错。
阶级社会才有。
2.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宪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权威性。
错。
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我们常说的政治体制和政治制度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对。
政治体制只是政治制度的中、外层。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对。
我国宪法虽突出了中国特色,但也是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
5.全国人大代表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因此没有任何特权。
错。
代表在执行代表职责时,有一定特权。
四、简答题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答:中国当代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简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P77)答:⑴组织和领导国家的立法和执法活动;⑵加强对人民军队的领导;⑶领导和管理干部工作;⑷组织和动员社会;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五、论述题联系实际说明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权力制约原则和法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
人民主权原则指的是国家中的绝大多数人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或者说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社会主义国家确立了人民主权的原则,在宪法中予以确认,并且规定了人民行使主权的方式。
人权保障原则:人权是指人依据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应平等享有的权利。
社会主义国家在本质上由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在国家生活中处于主导的支配地位,而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首要前提和直接表现,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来确保公民能够享受各种权利和自由。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理所应当地在宪法中确认了人权保障原则。
权力制约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牵制、彼此约束、互相监督,以保障国家权力正常运行并进而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
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认同三权分立的原则,但也主张国家机关的职能分工和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首先,社会主义国家设立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此基础上一般将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分别由三个不同的机关独立行使(其中立法权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其次,作为权力机关的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其他国家机关如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等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再次,各级行政机关和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在执行国家法律的时候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法治原则:法治也称“法的统治”,是指统治阶级按照民主原则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治理的一种思想理念、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
我国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是民主制度,人民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允许有任何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侵犯公民权利的专制权力。
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这些都是法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六、课堂讨论联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谈它的地位和作用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所谓根本政治制度意味着: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的国家性质。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运用和行使国家政权的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整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具有“根本性”的权力渊源地位。
其他的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其权力、合法性均来自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宪法和法律上,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制度和机构相比,是本源性的、根本性的。
⑶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统治和管理国家政权权力的。
具有相对低成本和较高可接近性的机构。
相比较而言,在现有的国家政治制度中,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距离最近、“人民”最容易进入和产生影响,人民代表大会最具有直接代表和反映“人民”意愿和要求的能力。
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丰富内涵也决定了它具有一种“根本性”。
所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构建的国家政权体系,它主要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同产生它的人民的关系,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同它产生的“一府两院”等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
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
这三个“关系”、一个“基础”、一个“原则”,概括地反映了我国政治生活的全貌,集中地体现了国家的性质。
一句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⑸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性”还在于它与西方议会民主制具有根本的区别。
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西方国家实行多党竞争制度。
一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与多党地位平等的多党竞争制度需要不同的政党生存和竞争的制度空间。
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人民代表大会,而与西方多党竞争相适应的政党活动空间是议会民主制。
在目前阶段,在中国实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根本的重要政治意义,因此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所必然要求的政党活动空间的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就具有了根本性的地位和意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B.国家主席。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的年龄要求是A.年满45周岁。
3、中国的中央行政机关是D.国务院。
4、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是D.国家主席。
5、国务院常务会议一般B.每月召开一次。
6、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的是C.国务院。
7、目前国务院对企业的管理主要通过A.行业协会进行。
8、目前地方政府的层级设置最多有D.五级。
9、我国农村基层行政单位一般是B.乡。
10、从城市功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目前我国城市的主体是C.地级市二、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要件包括ABC2.国务院对全国的行政领导权包括ABDE3.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主要体现为地方政府行政首长对地方政府的工作享有BCDF4.国务院组成部门是国务院机构的主体,它包括ABCD5.我国地方政府的类型主要有ABC三、辨析题1.我国法律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即能生效。
错。
法律未经国家主席公布,不能生效。
2.我国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不是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
对。
在实践上,需要冠以国务院名义的重大决策通常都是中共中央的既定决策,而并非国务院的独立行政行为。
3.我国的地方政府都是具有独立的政治和行政地位的实体。
错。
地方政府不具有独立的政治和行政地位,基本上是中央政府设置在地方的分治机构4.行政法规的等级和效力与一般法律相同。
错。
行政法规的法律等级和效力仅次于法律。
5.民族乡集中居住了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是我国最基层的民族自治地方。
错。
民族乡不具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地位,只是具有少数民族特点的农村一般行政地方。
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国家主席的基本职权。
(P166)答:我国国家主席的基本职权有对内职权和对外职权。
⑴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
公布法律;任免权;发布命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⑵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2、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体现在哪些方面?(P171)答: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⑴总理全面领导国务院工作。
国务院的工作由总理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
总理是国务院的惟一法定责任人和最高领导人;⑵在国务院内部,实行总理负责制。
只有总理才是国务院的负责人,国务院组成人员只是总理的助手,并只对总理承担责任;⑶总理享有国务院职责范围内的决策权;⑷总理享有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及其他国务院工作人员的提名权;⑸总理享有决定、命令、行政法规和议案的签署权。
五、论述题1、目前国务院主要使用的行政方式有哪些内容?(P179)答:宪法和法律没有明确、具体规定国务院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在领导全国行政时可以采取的行政方式和手段。
由于国务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在理论上享有广泛、全面的行政权力,因此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任何适当的方式和行政手段。
国务院的主要行政方式是:参与立法;行政立法;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直接命令;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审计和行政监察;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专项拨款;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垂直管理。
六、课堂讨论主题:你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地方政府的类型会发生什么变化要求:每人必须有发言提纲;有一定见解;有一定根据。
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地方政府的类型发生如下变化:⑴一般地方政府:一般地方政府是指设置在普通地方的、兼具农村地区和城镇地区的政府。
由于中国大部分地方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种类型的行政区域在设立之初,其实主要是管辖农村地区的(当然也包括发展程度较低、数量较少的城镇),但由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相应地一些地方政府的功能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使不同性质的地方政府同质化倾向(即所有的地方政府基本都兼具管理城市和农村的功能)越来越明显。
一般行政地方主要有省、地区、县、乡、民族乡。
其中省是中国的一级政区,基本成形于元代。
地区是一种特殊类型,它是省级行政区域内由省级行政机关派出的地方分治单位,本身并不是一级行政区划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