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教案鸦片战争的烽烟 第 1 页 共 5 页 历史教育普专班教育实习教案
一、授课班级:八年级X班 二、授课人: 三、授课题目:鸦片战争的烽烟 四、授课类型:综合课(新授多媒体)
第一课《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本课的编排充分展示了这样的线索。 本课的重点是虎门销烟的有关史实、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难点是认识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本课地位: 就世界史的范围来说,鸦片战争是当时已经完成产业革命的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对一个正处于封建主义迟暮中步履蹒跚的古老国家中所发动的侵略战争;就中国史范围来说,它引起了中国社会一系列的变化,在历史上形成了一个从来不曾出现过的局面。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和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起点,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课程标准及本课三维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魏源的主要思想。 知识与能力: 了解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知道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作用。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编写虎门销烟的故事讲稿,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包括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史实的了解,认识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学习其在禁烟中表现出来的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学习,认识英国发动战争是无耻的、非正义的;受到战败求和的刺激,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主张,这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挑战; 实习教案鸦片战争的烽烟 第 2 页 共 5 页 通过学习,认识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通过学习,培养适应社会变化,与时俱进,面向世界的人生态度。 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学生尚未学习世界史,理解造纸术的影响有一定难度;学生具有好表现、思维活跃等特点;学生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要求独立自主,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 对于历史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学年,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定认识,对如何学习历史也有所了解。对本节课,学生大都看过电影《鸦片战争》、《林则徐》或有关通俗读物,对鸦片战争中的人物及主要故事情节有一定熟悉,很容易进入历史情境。
教学及学习方法:
由于刚刚开始实习,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确定采取情境教学策略和问题启发式教学策略。 教师以启发、引导为主,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以情景想象、历史短剧表演、视频展示、讨论等方法,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培养个性并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板书设计:
导入新课: 由于本节课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在导入语的设计上要体现本节课兼有全书导入课功能的特点,而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导入语:中国,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封
建社会中,她昂首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当中国历史步及近代后,中国社会遭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外部冲击,经受了一个多世纪的蹂躏,最后远远地落在世界的后面。中国在步入近代的门槛时,重重的摔了一跤,之后又跌跌爬爬。中国,这个古代巨人到底怎么了?中国人在这百年多的时间里,都在做什么?我们只有很好地去学习中国近代史,才能形成完整而准确的认识。
毒品有什么危害?老师展示图片让同学认识毒品(多媒体) 实习教案鸦片战争的烽烟 第 3 页 共 5 页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并解决少数学生缺乏资料来源的问题)
学生根据资料介绍: 1.常见的毒品有哪些? 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2.毒品有什么危害?1.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强制性地使吸食者连续使用该药,并且不择手段地去获得它;2.连续使用有加大剂量的趋势;3.对该药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产生戒断症状;4.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危害性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的思想教育) ㈠虎门销烟 师:鸦片等毒品严重损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可是,150多年前,英国却向中国输入
鸦片。这是为什么?
生: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学生代表发言: 英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需要掠夺廉价的原料,还需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而清朝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英国工业品在中国的销售。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设计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二)讲授新课: 师:同学们看看课本第3页虎门销烟池的遗址。 设问:看了以上的图片,请同学们想一想:剪辑中说明了一个什么历史事件? 在学生回答后,再设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这样可以与导入紧密相连,并能让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允许多种不同的想法。然后指导学生从书中得到答案。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英国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主要是为了牟得暴利。 实习教案鸦片战争的烽烟 第 4 页 共 5 页 2.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个材料: 1800年~1838年英国鸦片输入数量: 年 代 1800年 1821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鸦片走私数量 4570箱 5959箱 19956箱 30202箱 40200箱 并请学生们思考: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达到训练学生运用历史材料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设问:面对严重的鸦片走私,一些具有民族自尊心和改革倾向的清朝官员,主张严厉禁烟,你们知道代表人物是谁吗? 放映影片剪辑(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的片段),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当时的历史史实。 4.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很快就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他宣布: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大家知道林则徐是怎样禁烟的吗?(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林则徐禁烟的故事并给予简要评价。) 5.虎门销烟的意义应该在学生们给林则徐的评价后,自然地引导学生回答出来: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6.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设问:有人说,因为林则徐禁烟,鸦片战争才爆发。你们赞同这一观点吗? 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最后得出鸦片战争是英国政府为了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而蓄谋发动侵华战争的结论,从而达到正确认识历史史实的目的。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应该要求学生记忆,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性时间。爆发的标志要求学生知道即可。 7.鸦片战争的过程,可以要求学生自己通过看地图,形成一个初步的印象。特别是对于战争中英军进攻的路线(主要在沿海地区)应该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印象,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战争结果,要善于运用“想一想”(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为什么会失败?)指导学生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等等。(只要学生答出其中的一点,或者拥有不同的观点,均应该给予表扬。因为讨论此问的目的主要在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8.《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简述。可以引导学生从四个方面阅读、记忆:开放通商口岸、赔款、割地、税款。并着重指出:《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影响,可以结合“每课一得”(即什么是国家主权)、“自我测评”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9.鸦片战争失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魏源是杰出代表人物。因此,要让学生知道魏源和其编著的《海国图志》。可以给学生展示魏源的一些小资料,如魏源的简历、编著《海国图志》的背景、内容、主张及意义。再利用书本上的照片和文字材料对学生进行迁移训练,即实习教案鸦片战争的烽烟 第 5 页 共 5 页 “想一想”: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让学生理清本课的线索并巩固所学内容。 结束语: 同学们,19世纪上半期,英国商人为了牟得暴利,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林则徐受命到广州查禁鸦片,并在虎门滩头销毁鸦片110多万公斤。英国政府却以此为借口,于1840年6月,蓄谋发动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清朝的战败求和促使了以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救国的方法。从此,中国人民面对西方列强的一次次侵略,走上了不断抗争和探索的道路。
练一练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赔偿巨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活动与探究 小讨论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师与生交流讨论、自由发言。提出为什么英国只出动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能轻而易举地打败庞大的清王朝呢?
总结: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一直处于萌芽状态。相反,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发展。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功,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了号称“世界工厂”的资本主义第一强国。这样拥有先进生产力和近代战争武器的英国在同清王朝的较量中就明显处于优势,这也就决定了社会制度和生产力落后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必然失败的结局。“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实习人: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