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CIK/DCCIK临床治疗手册肿瘤的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应用的报道已近10年,2009年6月,国家卫生部正式批准CIK细胞治疗作为第三类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卫办医政发 [2009] 84号)。
结合我公司治疗数千病例的经验,总结制定本治疗规范,以方便临床使用。
一、产品知识肿瘤生物治疗简述长期以来,肿瘤治疗最常见的方法是手术、放疗和化疗。
但这三种传统的常规模式均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及肿瘤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迅速发展,成为肿瘤治疗的第四种治疗模式。
生物治疗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特异性、有效性,对正常造血及免疫系统、主要器官无负面影响和明显毒性,被认为是本世纪肿瘤综合治疗模式中最活跃、最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生物治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现代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联合应用,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不但具有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的作用,而且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又能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作用。
目前,肿瘤生物治疗主要有5 类:细胞因子治疗、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物技术、基因治疗、过继细胞治疗和肿瘤疫苗治疗。
其中,CIK 细胞治疗是最具有发展应用价值的过继细胞治疗方法,而DC 细胞治疗是最具有发展应用价值的肿瘤疫苗治疗方法。
CIK细胞1、CIK基本信息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
由于该细胞同时表达 CD3 +和 CD56+ 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称为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样 T 淋巴细胞,兼具有 T 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 NK 细胞的非 MHC 限制性杀瘤优点。
该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很强,如同“细胞导弹”,能精确“点射”肿瘤细胞,但不会伤及“无辜”的正常细胞。
尤其对手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效果显著,能消除残留微小的转移病灶,防止癌细胞扩散和复发,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 CIK 细胞被认为是新一代的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2、CIK细胞抗肿瘤机制a)CIK 细胞能以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通过直接的细胞质颗粒穿透封闭的肿瘤细胞膜进行胞吐,释放穿孔素、颗粒酶,实现对肿瘤细胞的裂解;b)CIK 细胞能分泌IFN-γ、TNF-α、IL-2、IL-6 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对肿瘤也有直接抑制作用;c)CIK 细胞可以通过配体-受体(Fas:FasL)介导的方式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因此CIK 尤其适用于FasL 阳性肿瘤的治疗;d)CIK 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 细胞增殖,有效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使之趋于正常,提高病人自身抗肿瘤的能力。
目前,肿瘤的发生机制尚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理论。
研究者普遍认可肿瘤的发生、发展与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即在正常情况下,肿瘤与机体的防御机能之间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一旦这种平衡被破坏,就可能发生肿瘤。
身体各组织细胞受到外界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刺激或自身细胞衰老变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体内某些细胞发生突变,成为癌前细胞;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由于免疫异常,无法及时识别、杀伤、清除这些异常细胞,突变细胞在组织内复制生长,达到一定数量后破坏器官功能,肿瘤即发生。
肿瘤患者,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往往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因而疾病呈进展、活动、预后差。
因此,提高机体免疫力,建立有效的免疫应答是治疗肿瘤最有希望的途径。
CIK 细胞治疗即将大量杀伤性高、功能强、数量多的免疫活性细胞回输患者体内,直接发挥杀死肿瘤细胞的作用,并通过调节、激活患者的免疫体系,调动、提高患者自身的抗肿瘤能力。
3、CIK细胞的特点a)增殖能力强,主要效用细胞CD3+CD56+ 可增殖1000倍;b)杀伤活力强,远优于传统的LAK细胞和细胞因r-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c)杀瘤谱广,不受MHC限制,具有广谱杀肿瘤和病毒的作用,d)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仍敏感,杀瘤活性不受环孢素A(CsA)和FK506等免疫抑制剂的影响,能抵抗肿瘤细胞引发的效应细胞Fas-FasL凋亡。
e)对多重耐药肿瘤细胞同样敏感。
CIK 细胞对放、化疗敏感的亲本细胞和不敏感的转化细胞均具有强大的杀伤活性。
f)CIK 细胞具有识别肿瘤的机制,特异性强,对正常的细胞无毒性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g)安全性好。
CIK 细胞是活化的患者自体细胞,应用安全,不会产生排斥等反应,患者副反应小。
4、CIK细胞治疗技术的优势a)可有清除手术、放化疗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b)可与放、化疗联合使用,能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的感染率,提高放化疗的疗效;c)可用于放、化疗无效的患者,或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患者的治疗;d)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已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能迅速缓解其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大部分患者出现瘤体减小甚至消失或长期带瘤生存的治疗效果;e)由于CIK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和体细胞修复作用,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大部分患者尤其是放化疗后的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减轻或消失,皮肤有光泽,黑斑淡化,静脉曲张消失,脱发停止甚至头发生长或白发变黑等“年轻化”表现,及精神状态或体力明显恢复等现象,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DC细胞1、DC细胞基本信息DC 细胞,即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强大的抗原提呈功能的一类特殊的细胞,被喻为机体的“天然佐剂”。
2011年10月3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以及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以表彰他们在免疫学领域取得的革命性研究成果。
其中,斯坦曼(RalphM。
Steinman) 教授,因其在免疫系统领域以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简称DC)等一系列研究发现,独享奖金的一半,另外一半由其他两位科学家分享。
被誉为“DC细胞之父”的斯坦曼教授在2006年就查出胰腺癌晚期。
在医学上,晚期胰腺癌的恶化程度高,生存期不会超过6个月。
然而,斯坦曼教授正是在接受了以他自己的研究成果“树突细胞”(DC细胞)为依据的细胞免疫治疗后,成功地将生命延长。
2、DC细胞抗肿瘤机制a)DC可以高表达MHC-Ⅰ类和MHC-Ⅱ类分子,MHC分子与其捕获加工的肿瘤抗原结合,形成肽-MHC分子复合物,并递呈给T细胞,从而启动MHC-I类限制性CTL反应和MHC-Ⅱ类限制性的CD4+ Thl反应。
同时,DC还通过其高表达的共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CD40等)提供T细胞活化所必须的第二信号,启动了免疫应答。
b)DC与T细胞结合可大量分泌IL-12、IL-18激活T细胞增殖,诱导CTL生成,主导Th1型免疫应答,利于肿瘤清除;激活穿孔素P颗粒酶B和FasL/Fas介导的途径增强NK细胞毒作用;c)DC分泌趋化因子(Chemotactic Cytokines, CCK)专一趋化初始型T细胞促进T细胞聚集,增强了T细胞的激发。
保持效应T细胞在肿瘤部位长期存在,可能通过释放某些抗血管生成物质(如IL-12、IFN-γ)及前血管生成因子而影响肿瘤血管的形成。
上述CCK进一步以正反馈旁分泌的方式活化DC,上调IL-12及CD80、CD86的表达;同时DC 也直接向CD8+T细胞呈递抗原肽,在活化的CD4+ T细胞辅助下使CD8+ T细胞活化,CD4+ 和CD8+T细胞还可以进一步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杀伤,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3、DC 细胞治疗的特点a)树突状细胞(DC)是人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DC 相当于信使,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 细胞,并具有活化T 细胞的功能,很少量就可以激发强大的T 细胞反应。
b)可致敏辅助T 细胞的多种细胞因子,显著刺激初始型T 细胞增殖,以激活体内静止状态的初始型T 细胞(而巨噬细胞、B 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 细胞)。
c)帮助重建肿瘤患者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
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完备的监视功能,但肿瘤细胞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抵抗和抑制作用,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在DC 疫苗培养中用肿瘤抗原诱导DC使其致敏后,可将其抗原信息传递给T 细胞,使T 细胞重新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
DC-CIK细胞1、DC-CIK基本信息DC-CIK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即DC-CIK自体细胞治疗技术,是癌症治疗领域的科学家们从高速发展的细胞学和免疫学中发现的研究突破。
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体免疫系统内,有两种专门对付癌细胞的专项功能细胞(DC细胞和CIK细胞),但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仅占1%左右,肿瘤患者体内的含量更少。
科学家们经过刻苦攻关,成功从人体外周血中分离出这两种细胞,通过专项实验室培养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能系统杀灭癌细胞,防止转移和扩散。
临床证明,DC-CIK 细胞免疫治疗能克服手术、放疗、化疗三大传统治疗方式的“不彻底、易转移、副作用大”等弊端,部分患者可提高三到五年生存率近一倍,是国际公认的有望消灭癌细胞的肿瘤治疗第四大新技术。
DC-CIK细胞免疫治疗主要是利用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两种细胞联合治疗肿瘤。
DC-CIK细胞不仅能激发、增强肿瘤患者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有效清除体内残留病灶,且在患者体内诱发免疫记忆,从而获得长期的抗瘤效应,因而能够防治常规治疗(手术、化疗和放疗)后肿瘤残留病灶导致的复发,是一种全新、特异、有效的治疗手段。
2、DC-CIK细胞抗肿瘤特点a)精准杀肿瘤无毒副作用,DC细胞就像“雷达”,能识别抗原,激活免疫应答;CIK细胞就像“导弹”,能通过发挥自身细胞毒性,分泌细胞因子,精确杀伤肿瘤细胞。
DC和CIK细胞都是来源于患者自身,属自体细胞,不存在排异反应,没有明显的毒副反应和风险,在国际临床应用中已经非常成熟。
b)系统杀瘤防转移,“雷达+导弹”产生了一个高效和谐的免疫体系,经专项实验室诱导、增值、活化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显著抵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帮助机体恢复同肿瘤细胞作斗争的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免疫功能,全方位防止复发和转移,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生存期。
二、细胞制备流程血液运输1、采血采血前要进行常规的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抗凝血项以及乙肝、艾滋、霉毒、丙肝病毒等传染病。
a)确保采到足量外周血约50-80ml,如血量不足及时通知实验室;b)要保证无菌,采血完毕要用采血针原套管套住针头并用胶布缠牢,为保险起见,可再给采血管打结;c)保证血液治疗,无溶血、无血凝块(导致细胞数量减少);d)采血时间安排:上午,在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前或化疗和放疗之后患者身体状况恢复,特别是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恢复正常;e)患者如为乙肝患者,提前通知实验室,以便安排专用实验室;2、血液运输血液使用低温药品保存箱运输,并在6个小时内送至实验室,运输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剧烈晃动。